民豐篇·認識馬鈴薯需肥規律,實現最佳養分管理

限制馬鈴薯產量的一個關鍵因素就是馬鈴薯的養分管理,而養分管理的核心就是精準施肥。對馬鈴薯而言,其需求最多的養分就是氮磷鉀。弄清馬鈴薯對氮磷鉀的需求規律、合理施肥是實現馬鈴薯高產的前提。

在馬鈴薯的施肥過程中,氮肥始終是一把雙刃劍。內蒙古農業大學博士陳楊說,施氮合理的話,既可以提高馬鈴薯的產量,也可以提高品質;反之,則會造成很多環境問題,嚴重時將對產量造成威脅。在合理的施肥範圍內,氮肥可以促進馬鈴薯的莖葉生長、提高葉面積指數和光合勢,增加塊莖數量從而增加馬鈴薯的產量,使生長中心和營養中心的轉移適當推遲,防治莖葉早衰。當然,氮肥施用量並不是越多越好。如果施用氮肥過多,馬鈴薯後期仍然保持綠色,會延遲塊莖形成,進而影響馬鈴薯的品質和產量。

那麼,馬鈴薯到底是怎樣吸收和利用氮素的呢?據研究發現,馬鈴薯從苗期一直到收穫以後,它對氮素的吸收呈單峰曲線變化。在苗期、塊莖形成期,馬鈴薯吸收氮素占整個生育期吸收總氮的9%、19%,塊莖膨大期佔52%,之後下降。所以應根據馬鈴薯對氮的吸收規律以及生長特點來有效的對氮素進行管理。並遵循總量控制、分期調控的原則。

通過公式確定所需總氮量以後,應根據馬鈴薯不同生育期分期調控,這就需要進行營養診斷,進而來確定精準的施肥時間以及施肥量。陳楊博士提供了三種手段進行營養診斷,第一種是硝酸鹽反射儀器,通過測定馬鈴薯葉柄的硝酸鹽含量,確定施肥量。第二種是葉綠素儀,它是通過測定馬鈴薯葉片的葉綠素含量,來確定施肥量。第三種是手持作物感測器,通過在田間進行掃描,得到相應的施肥方案。

陳楊博士告訴大家,對磷的管理提倡的是恆量監控。這需要確定土壤的速效磷含量,一般每三到五年測定一次。如果測定的磷的含量屬於極高或高的水平應採取控制措施,既不施磷或者只施馬鈴薯帶走磷的含量的50%-70%;如果測的磷的含量屬於中等水平,那麼馬鈴薯帶走多少磷就要施多少磷;如果土壤速效磷含量比較低,我們應採取提高措施,施磷量應為馬鈴薯帶走磷的2倍或者1.5倍。一般來說,每生產1000千克塊莖需要1.5-2.3千克P2O5。

馬鈴薯一生對鉀的需求跟磷類似,同樣遵循恆量監控的原則。根據土壤本身的供鉀能力,把土壤分為高、中、低三級,再根據馬鈴薯所帶走的鉀量來確定施肥量。一般來說每生產1000千克馬鈴薯需鉀為6.5-10.5千克,但馬鈴薯對鉀元素的利用可稱得上是「奢侈」吸收,將多餘的鉀不用來增加產量而僅僅是保留在馬鈴薯的植株體內。

在養分管理的具體方式上,全國農業推廣服務中心節水處處長高祥照建議應採取水肥一體化。他給出了兩大理由,首先是馬鈴薯施肥不當很容易燒苗,而水肥一體化不僅能節水,更重要的是能讓馬鈴薯更好地吸收養分;其次是在生育中後期,馬鈴薯行密葉茂,追肥困難,這就只能靠水肥一體化實現養分管理。

總之,掌握馬鈴薯對各養分的吸收規律,並通過對水肥一體化的管理方式實施水肥管理是馬鈴薯提質增產的關鍵。

文/民豐種業 郝春光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