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文明的掌上明珠,現在卻皈依了伊斯蘭,印度很無奈

對孟加拉國有印象的朋友會知道,早期,孟加拉只是印度的一個省,1947年印巴分治后,歸屬巴基斯坦,就有我們所熟悉的東巴。1971年,東巴脫離巴基斯坦獨立而建立了孟加拉國。1975年,孟加拉國便與中國建立了良好的外交關係。

大家知道,印度主要信奉的是印度教,在南亞,印度文明的影響力甚大。不過,作為印度曾經的領土,孟加拉國卻是屬於伊斯蘭文明體系。

從地緣上看,位於南亞次大陸東端的孟加拉與伊斯蘭世界看上去很遙遠,其東、北、西三面均被印度包圍,人種、語言,亦與印度一脈相承,受印度文明輻射的可能性遠高於伊斯蘭文明。

可現實卻打了印度文明一個耳光。孟加拉國為什麼會捨近求遠臣服於伊斯蘭文明?

雲石君將做簡要分析。

首先來看,孟加拉國位於恆河與布拉馬普特拉河(即雅魯藏布江的南亞部分)入海口的三角洲地區,面積14.75萬平方公里(交換前),人口高達1.58億,人口密度達每平方公里1100多人,是世界上人口在5000萬以上國中人口密度最高國家。

作為南亞兩大河的入海口三角洲,孟加拉國的農耕條件自然是不錯的。再加上其直面孟加拉灣,海上貿易也很便利。在農耕時代,這裡便是南亞最富庶的地區。

原本,孟加拉也是印度文明的一部分。不過,那是在伊斯蘭文明東進之前的事。自伊斯蘭文明興起后,中亞游牧民族基本被伊斯蘭化。憑藉強大的軍事實力,突厥游牧文明屢次翻閱興都庫什山脈,進入南亞次大陸,並擊敗土著勢力,建立起了諸如德里蘇丹國、莫卧兒王朝等一系列伊斯蘭政權。

在取得統治權后,伊斯蘭文明需藉助政治優勢來擴大其在印度的影響。

印度文明的歷史悠久,體量也大,突厥人的伊斯蘭文明要完全取代,難度自然不小。不過,化整為零,各個突破還是有可能。而印度河流域(巴基斯坦)和恆河三角洲(孟加拉)是南亞次大陸中除恆河平原含金量最高的兩大地緣板塊。

大家知道,在印度河流域的巴基斯坦,與中西亞伊斯蘭板塊直接毗鄰,加上塔爾沙漠在印度河流域與恆河平原之間形成地緣屏障,這就使在該地區伊斯蘭文明的影響超越了印度文明。

而三面被印度包圍的孟加拉,遠離了中西亞的伊斯蘭核心區。再加上恆河為孟加拉與印度文明核心提供了天然的聯繫通道。也被伊斯蘭化似乎讓人剖為不理解。

為什麼會這樣?

第一、孟加拉相對獨立的地緣格局

來看看孟加拉的地緣格局。孟加拉處於南亞次大陸的東北邊緣地帶。僅西部與印度本部核心區——恆河平原相毗鄰,至於北、東兩面雖與印度接壤,但相鄰的看上去,孟加拉在南亞的位置似乎很邊緣,但有印度三面環繞,印度文明在南亞的整體優勢扭轉這裡的局面大有可能。

不過深究下去,就有不同的答案。

孟加拉雖被印度三面包圍,但與印度接壤的東北部卻是最邊緣的內陸地區,一方面貧窮落後,另一方面印度主體部分距離遙遠。再加上與東亞毗鄰的印度東北部,深受漢藏文明的影響,這就嚴重削弱了印度文明在當地的影響,至今也是印度分裂主義傾向最強的地區。換句話說,這裡根本就沒能力影響孟加拉。

雖然孟加拉國西部有大片領土與印度毗鄰,但承接印度文明輻射的天然通道依然狹窄。

與孟加拉國西南邊界接壤的,是印屬西孟加拉邦的主體部分——以加爾各答為核心的東恆河三角洲,三角洲以西則是德干高原。

在恆河北有高矗的喜馬拉雅山脈壓的制,南便又有德干高原的阻擋,東西走向下,德干高原在西孟加拉邦已消失,恆河於是轉而向南,流入孟加拉灣。

德干高原阻擋了恆河平原有效的向西孟加拉邦地區投射地緣影響力,恆河流經至此,河道自西向南發生大轉折,使恆河三角洲脫離恆河平原的東西向地緣主軸,成為獨立的地緣板塊。而事實上,西孟加拉邦與孟加拉國的主體民族都是孟加拉族人。

如此一來,作為恆河三角洲主體部分孟加拉被伊斯蘭化后,西孟加拉也同樣會面臨伊斯蘭文明的侵襲。

雖然在世界範圍內伊斯蘭文明實力比印度文明強,但具體到南亞,以恆河下游三角洲為核心的伊斯蘭文明,卻無法與以恆河中游平原為核心的印度文明相匹敵。雖然西孟加拉邦被伊斯蘭化,但印度本文明的核心區恆河本部憑藉體量和地緣關係的優勢,阻擋了伊斯蘭文明進一步由東向西的大範圍擴散。

在將東恆河三角洲排除后,以恆河平原為本部的印度文明,再向東進,便剩下喜馬拉雅與恆河平原間的狹長地帶。這種的狹長地帶,也嚴重影響到恆河平原本部對東北地區的控制,更不足以支持其掌控佔據恆河三角洲主體部分的孟加拉。

這就有了在地緣格局上相對獨立且有不錯地緣實力的孟加拉,削弱印度文明的影響力。

第二、阿拉伯文明的影響

阿拉伯文明的影響,也增強了孟加拉抗拒印度文明的本錢。

伊斯蘭文明對印度的影響有兩種途徑:一是陸路由突厥系游牧勢力從西北帶入,二是阿拉伯商人從海上施加影響。

中世紀時,中國——阿拉伯海上絲綢之路興起,阿拉伯商人大舉東進,控制了北印度洋航線,並將文明傳播到東方。

在中世紀,阿拉伯文明是人類海洋文明的代表,其體量和發達程度都遠超印度文明。另外,一直以來印度文明在政治上都有嚴重的分裂屬性,很難將阿拉伯文明完全拒之門外。

阿拉伯半島雖與印度的距離遠,使阿拉伯勢力難以統治印度,但在印度半島沿海低地,阿拉伯商人成功建立了一系列據點。而恆河是進入南亞次大陸內部的天然通道,孟加拉的地緣經濟價值對阿拉伯商人而言太有誘惑力。

雖然,阿拉伯商人控制不了孟加拉,但掌控海上貿易的阿拉伯商人在經濟上優勢顯著,他們便可以經濟來反哺其文化的影響力,如此,加大了孟加拉伊斯蘭化的籌碼。

第三,英國人對伊斯蘭文明的助推作用

英國對印度的征服,是建立在文明發展水平的高度領先之上。不過,在地緣上,英國與南亞次大陸可不是一般的遙遠。再加上印度文明的體量龐大,英國人要憑作為入侵者,英國人要想不被反噬,肯定不能扶持印度教這個主體文明體系。於是,他們將目標鎖定在伊斯蘭教、錫克教這些南亞次大陸的少數派。

獲得英國的支持,南亞次大陸的伊斯蘭勢力在英殖時代依然保持了對印度文明的政治經濟優勢,而反映到孟加拉,就是該地區的伊斯蘭勢力更加強大,徹底壓倒了當地的印度文明。

孟加拉本就是僅次於恆河平原、印度河流域的南亞第三大次級地緣板塊,且地緣結構相對獨立,再加上突厥、阿拉伯、英國,三大外來勢力長期有意扶植,最終使伊斯蘭文明殺出了一條血路,使孟加拉在被印度文明包圍的環境中成為了另類。

而伊斯蘭化的結果,便是英國在二戰後實行印巴分治時,孟加拉成為巴基斯坦的一部分,即東巴基斯坦。英國人此種行徑,印度當然不滿。第二次印巴戰爭后,印度佔領了東巴,並使其成為獨立的孟加拉國。

既然孟加拉曾是印度的領土,印度通過第二次印巴戰又佔領了孟加拉,為什麼將孟加拉送上了獨立之路呢?關注微信公眾號:雲石君,雲石君將為你解讀更多的地緣政治與國際關係。

本文為雲石地緣政治系列141章。解讀大國博弈內幕,剖析政治深度邏輯,請用微信搜索公眾號:雲石君,收看全部雲石君地緣政治系列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