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太醫懸絲切脈,真的有這麼神奇

太醫,古代醫生的職稱。指封建社會專門為帝王和宮廷官員等上層統治階級服務的醫生。「太醫」一職最早誕生於何代?據秦有太醫令一職而推斷,既有太醫令一種管理職務的設置,就應該有被太醫令管理的太醫的存在,但因缺乏可靠的資料證實,尚難確認秦時就有太醫一職的設置。據《史記·扁鵲倉公列傳》記載,西漢時已有太醫的設置。

當今電視劇里,常常看見皇帝有恙,於是大太監趕緊吼一聲「快去請御醫」,這請可不是跑到太醫院去請,那樣就耽誤時辰了。御醫每隨駕當值,不僅在宮中有辦公地點,就是太后皇帝等到承德避暑,到圓明園遊玩,太醫院都要在園子里專門設有太醫值班室。以後,光緒皇帝被軟禁,也都有太醫輪流值班。北京人講話:哪能現上轎子,現扎耳朵眼兒。那還不耽誤大事了!

Advertisements

都說太醫看病難,此言一點不假。清朝末年,有一次慈禧太後患病卧床,讓一名陳姓御醫為其診治。於是,陳御醫牽線切脈,診病開方。他叫宮女將一根彩色絲線的一端拴在太后的手腕上,陳御醫牽著另一端隔著帷帳為慈禧太后切脈開藥方。慈禧太后連續服了幾劑,沒想到藥到病除,不禁大喜,親賜「妙手回春」金字匾額給陳御醫。原來,牽線切脈是假,事先買通了宮女和太監是真。神醫再神,還不至於神到牽線切脈的地步。是陳御醫事先用重金賄賂了宮女和太監,切脈之前得知太后三天前因貪食田螺肉而引起消化不良的內情,經一番假戲真做,騙得慈禧太后的信任。處方施以消導利食、健脾和胃的藥物,使慈禧太后服藥即愈。這個故事雖然有些傳奇的意味,但從中不難看出,古代御醫為皇帝和嬪妃看病的窘境和自身生存的艱難。

Advertisements

御醫和太醫,雖然都是早期國家體制下的醫生職務的稱謂,但是御醫和太醫還是有所區別的。御醫在清代叫太醫,所以當時的御醫也被人們尊稱為「太醫」,但是被尊為「太醫」的絕大多數都不是御醫。真正的御醫是極少極少的。正如為古代做官的常被下屬稱為「老爺」,而被稱為「老爺」者不一定是做官的。《清史稿·職官志》中就有關於太醫和太醫院的記載:太醫院的醫生分四個級別,第一等叫「御醫」,只有十三人。雍正乾隆時期為七品,和縣令一個級別。第二等稱為「吏目」,只有二十六人,八品與九品各十三人。第三等叫醫士,共二十人,「給從九品冠帶」。第四等叫「醫生」,有三十人,無品,相當於現在醫院裡的助理醫師。而這些醫生都被人稱為「太醫」。

其實, 中醫診察斷病, 古往今來皆須望、聞、問、切"四管齊下"—四診合參、脈症合參, 才能準確地辨證施治.過去, 有人把切脈的診病效力吹捧得神奇無比、玄妙至極, 甚至稱診病時對患者不必觀顏察色、詢問病況, 只需切脈之舉就能斷百病等等, 真可謂誇大其詞、言過其實了!任何一位老中醫, 看病生涯中總有可能碰到患者的脈象與病症不相符、不相應的特殊情況.此時, 醫者惟有細細四診合參, 全面檢查, 綜合分析、判斷, 必要時採取"舍脈從證"或"舍證從脈"的診治方法, 才能使病人轉危為安.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