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山石窟:不知道唐代造像和元代的區別?看這裡告訴你

太原國寶:龍山石窟傳奇之(七)唐窟之問

文/韓靜

唐朝與元朝,雖說開創者都有著游牧民族的基因,但是畢竟漢化程度不同,兩者之間的審美取向可說「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是完全風馬牛不相及的,而由此展開的、圍繞開鑿年代的龍山石窟之爭,也塵囂甚上。

這爭論的焦點,更多集中在第四窟和第五窟上。

一 擴張:力度的強弱

先說工匠的造像水準。雕塑學家王子云先生曾經對龍山石窟的元代造型有過評價,在他老人家看來,這些石像若單純從技法、神韻上來剖析,基本上談不上是佳品:

雕刻手法上顯得鬆軟無力,衣褶也顯得厚重,隨處流露出沉滯而缺乏生氣

元代雕塑手法比較寫實,笨重樸實,看起來很真實,但是要尤其注意的是這種寫實是外表的寫實,不是精神的寫實;

Advertisements

也就是說外表看起來簡樸細膩,但是看多了總免不了有一種無力感湧起,就是感覺造像乾巴巴的,缺乏一種由內而外的激情和力度,這是元代造像的普遍缺點;

而元代泥塑的真正高峰,則是山西澤州的玉皇廟二十八星宿,作為當時雕塑藝術大師劉鑾的代表作之一,一掃陰霾,透露出全新的境界和神韻,以後我們會專門發文解讀。

唐代造像,作為中國雕塑史上的高峰之一,藝術風格飽滿健碩,外表輪廓簡練準確,看久了便會發現極有張力,是一種由內而外的擴張和自信,和元代顯然不是一個層次。

如果說,唐朝的造像是豐碩明快的,元代造像則只能是沉滯、笨重的;

龍山石窟第四、五窟的主尊頭像在這一點上和其他的造像有著根本不同,前者橢圓,脖子較短;而後者則臉型較長,脖子也長,這是明眼人可以立馬鑒賞出的。

Advertisements

二 外形:傳神與真實

唐朝造像和元朝造像的另一個區別在外形上。

龍山石窟一般洞窟的主尊、脅侍真人造像,都呈現出正面直立的樣子,在身形上基本沒有什麼變化,比較死板僵硬,人像無一例外都是雙手平放在胸前的,顯得虔誠有餘,但是生氣不足;

再看第四、五窟,造像有著長挺而飽滿的外形輪廓,身姿上且有收分的粗細變化,人物的兩肘部間最寬,到腳踝處最窄,有某種角度的扭曲,十分類似唐朝菩薩造像「細腰斜軀」的特點。

如果概況來講,唐朝的造像更注重神似,外形簡單但是富於變化,傳神性更強些;

而元代造像則是注重細節,視覺上有真實性,但是細細一品味則落入俗套,顯得過於呆板了。

三 比例:等級與原真

具體來說,到雕塑史上的比例概念,則更多指代等級。

龍山石窟第四窟是一個尚未完工的窟龕,裡面的人物臉部等細節尚未來得及雕琢,但是大致的比例已經確定。

從整體來看,主尊和脅侍的真人大小差距很大,後面還有兩弟子則更小些,這就形成了三個等級的次序安排;同樣的案例,在四川安岳的圓覺洞第十七窟也是如此,這是唐朝石刻造像的一個較為明顯的特點。

再看龍山石窟的其他窟龕,則顯得不是那麼清晰,甚至可以說有不少造像在主尊和真人、弟子間已經沒有什麼比例差別了,都是真人的尺寸大小;

這怎麼解釋呢?

往好聽了解讀是屬於元代以來宗教世俗化的表現,追求平民化、平等化;往實質方面剖析就會覺得,這其實是藝術審美向普通民眾的妥協,是造像工匠迫於無奈的藝術追低,它背後折射出的便是石窟造像的創新乏力和思維懶惰。

四 窟龕的形制

除了以上的幾點之外,證明第四、五窟絕非元代石窟的直接證據還體現在開龕的形制上。

第四窟是個沒有完工的龕,但是主要的造像關係和數量已經比較清晰了,它平面呈正方形,左右兩壁還同時開鑿有石像,這邊是一處奇怪的地方,須知,龍山石窟中再也沒有與之類似的開鑿形式了,其他各龕都無此特點。

這實際上是一種三壁三龕的手法,流行的年代是北朝末期至於唐朝,附近的鄰居天龍山石窟便是此類手法。

因為北朝的石窟往往開鑿三主佛,於是一脈流傳下來;等到了宋元時期,基本就不流行此類造像了,當然也有例外,比如偏遠地區還延續了一個時段,這和當地的地域封閉環境有關。

再者說,不同的時代造像題材也差異很大。比如宋代之後,道教的主尊漸漸變成了道教三清祖師,他們都是一字排開的,不會分列在三壁上。

但是,是不是說唐朝的三清祖師像就是這樣分列的呢?還真不是,目前現存的唐代道教石窟造像中,基本上都沒有三壁三龕的形式,從初唐到盛唐都沒有出現,是不是晚唐時期正式開始出現,而龍山石窟正是一個縮影的?

這很不好說,也是一些學者斷然否認此系唐窟的理由之一。

第五窟呢?

這是一個早已完成的石窟,它要比第四窟早;但是從規格上來說,它要簡單的多,就是正面的單獨一個龕;

它是處簡單的北朝至唐時期的早期方形石窟,與龍山石窟中的第一、二、三、六、七窟都不同;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主尊背後的尖拱形龕,則是唐朝非常流行的開龕樣式,在天龍山中曾經海量出現,也未見於其他的朝代,則成為一處較為直接的證據了(韓靜)。【輕鬆訂閱深扒文物山西】。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