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的修身養心之慧!

生活中, 焦慮產生的原因往往由於人的慾望、需求與現實有落差;而在追求慾望、需要的過程中, 人與人之間又難免發生衝突、爭奪,有了隨之而來的得失勝敗,就更容易產生焦慮等不良情緒。這時我們不妨回過頭來,向我們的祖先,向老子、莊子、抱朴子葛洪等道家人士學習生活智慧,幫助我們走出心靈的困境,調治情緒的焦慮和失衡的身心狀態。

老 庄 的 生 命 智 慧

老子認為,事物處在不斷發展變化的過程中,在「道」的支配下,對立的雙方往往會向相反的方面轉化,《老子》第五十八章中就告訴人們「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在人生道路上,人們所遇到的困境其實都有它存在的正麵價值,故要學會多向思考,以平和的心態理智地對待生活中的禍福成敗。

莊子繼承了老子的思想,提出了「安時處順」的主張,將死生、存亡、窮達、貧富等各種狀況皆視為「事之變,命之行也」(《莊子·德充符》) ,人們要從悅生惡死的情緒中超脫出來,「不樂壽,不哀夭」(《莊子·天地》),主張「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入也」(《莊子·養生主》)。意思是說,萬物有其內在的發展變化規律,因此,無論是迎接生還是面臨死,都要有一種隨順平靜的心態,不要讓喜怒哀樂擾亂平靜的心靈,這就是古人所稱道的洒脫態度。莊子不僅提出了安時處順的主張,更是在遭到人生變故時踐行著安時處順的超脫;他在艱苦的環境中安然自得,「與天地之精神相往來」,在精神世界中「逍遙遊」,不因外界的環境或個人的境遇擾亂心靈的安靜與自由。

我們雖然達不到像莊子那樣高明的境界,但仍然能夠從莊子那種安時處順的生活態度中吸取智慧,豁達地直面人生。

自由不在高處而在身處

安時處順、精神逍遙的人生態度還體現出人所特有的「選擇的自由」。「選擇的自由」是奧地利著名猶太籍心理學家弗蘭克身處納粹集中營的困境中領悟出的,他稱之為「人類的終極自由」,大意是說,在任何艱難的處境下,人們對於外來的刺激具有選擇如何反應的自由與能力,可以選擇合適的、理性的心態去應對生活的挑戰。持守安時處順的人生態度,才能勇敢直面、坦然承擔人生歷程中的生老病死、窮達貧富等生活事件,保持平和的心態。

晉代道教學者、醫學家葛洪(號抱朴子)亦是一位實踐道家上述人生態度的代表。在政治腐敗、家道中落、仕途坎坷的逆遇之中,他不尚權貴、安貧樂道,將立德立言視為君子之本,以歸隱著書作為自己的人生目標, 在他的人生道路上, 道家道教既是他的終身事業,亦成為他貧賤不移、安身立命的精神支柱。

對於道家道教這種心理保健功能, 葛洪有著明確的認識, 他在他的《抱朴子》一書中就提醒人們,不要因為外在的得失而影響情緒, 損害身心健康。如他《廣譬》一文中說「:好榮,故樂譽之欲多;畏辱,則憎毀之情急。」針對「好榮欲多」「畏辱情急」等心理失衡的問題,葛洪提出了自我心理調節方法,主張以一種順應自然的平靜心態來對待人生的成敗窮達:「窮之與達,不能求也。……通塞有命,道貴正直,否泰(編者註:指人生的逆境與順境)付之自然……」他認識到,人生的窮與達往往並非個人的主觀意志所能強求或左右,也往往並非與個人的才華或品格成正比,甚至越是才智過眾、品行超群的傑出人才,反而越難為世俗之人所識別和認可,正所謂「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面對這一無奈的現實,葛洪在《廣譬》中提出的「否泰付之自然」「樂天任命,何怨何尤」等應對智慧無疑具有特殊的意義。

別讓你的心被外物役使

安時處順、隨遇而安的平和心態,又是與不為物役、知止知足的人生態度密切相聯的。

唐代著名道家學者司馬承禎在《坐忘論》中告誡人們說,衣食住行方面的生活用品好比渡海時所必需的船舫,渡海完畢則不須滯留,一個理智的人不應被這些身外之物所牽所累,「雖有營求,但不可生得失之心。有事無事,心常安泰。與物同求而不同貪,與物同得而不同積。不貪故無憂,不積故無失。」這些話語啟示人們,雖然人生在世需要營求衣食住行,但它們只是為人的生存和健康服務的工具,如果為了謀求這些身外之物而損害自己的身心健康,是反客為主、得不償失了。人享受物質財富的能力也是有限的,人獲得物質財富的空間是有限的,物質財富對人的價值更是有限的。

俗話說:良田萬頃, 日食三鍾;廣廈千間,夜眠七尺。但人類在追求精神升華的道路上卻有著無限的空間,而獲得精神愉悅的方式亦是豐富多彩,山水之樂、閱讀之樂、藝術之樂、助人之樂等多種方式皆能帶來提升境界、充實內心的精神愉悅,這種精神層面的愉悅不僅是促進身心健康的營養素,更是增強人際和諧的潤滑劑。在人生的道路上,順應自然、安時處順,知止知足、量力而行,方能更為理性地認識和發揮自己特有的條件和周圍環境,促進身心的和諧、人際的和諧。

對於道家順應自然、安時處順、寵辱不驚等主張,後世有識之士多有繼承和發揮,如清代名醫尤乘在他的《養心說》中,就從保持心理健康的角度闡發了道家的這一信條,文中說:「未事不可先迎,遇事不可過擾,既事不可留住,聽其自來,應以自然,任其自去,忿怒恐懼,好樂憂患,皆德其正,此養生之法也。」這就告訴我們,不必為一些還沒有發生的事情而心神不定、坐立不安;而一旦事情發生了,則不必過於擔心和自擾;已經過去了的事情不可挽回,不必為之耿耿於懷。如果整天沉溺於後悔或悲痛之中,憂鬱傷感,反而會喪失自己前進的信心和勇氣。不如面對現實,順其自然,順應客觀外界的規律和社會的要求,盡量以理性的態度調整自己的情緒,使情緒保持適度。在這個人心浮躁、焦慮的世界中,上述充滿道家意蘊的養生健心智慧給予人們太多啟迪。

道家安時處順的生命智慧, 能夠幫助我們更明智地對待個人利益,保持心態的平和與人際關係的和諧。這也與中醫學天人合一、陰陽平衡的指導思想不謀而合。一個人的心志平和、陰平陽秘,有助於身體形成健全的免疫機制,所謂「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面對人生的順境與逆境皆能泰然處之,不焦不躁;以這種心態與他人相處,亦能坦蕩謙和,有益身心健康。

來源:《中醫健康養生》雜誌2016年9月刊

運營人員: 馮玉鵬 MZ014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