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強、更快、更持久:Anker 能量棒の深度測評

一直以來,眾多的電子產品圍繞在我的身邊,充電就成了困擾我的重大問題。過去解決這種辦法是靠小米家的多USB口插線板。可是,插線板這隻能滿足辦公室的不移動的充電需求。為了通勤,我又購入了小米家的兩代充電電源。

所以除了便攜需求外,我還需要一個用於持久續航的硬通貨,畢竟寒暑假成都往返武漢9個小時的動車可不是蓋的。

此外我還對於移動電源上的MircoUSB口深惡痛絕,因為得帶兩條線(Type-C+MircoUSB),同時大容量的移動電源給自己充電也是一個非常煎熬的過程。

簡而言之,我的需求就是:1.容量夠大;2.支持Type-C口輸入;3.支持雙向快充;4,還是要求顏值要高,最好是金屬的。

限定了電池容量20000mAh及以上,支持Type-C輸入和雙向快充、金屬外殼、京東自營。這樣一篩選就剩下了8個產品,其實拋開換了顏色只有三個款型:半島鐵盒、Anker以及SOLOVE。結果繞來繞去還是回到了Anker的「魔爪」。

加之對於Anker家的好感,也就有了本文試水的Anker USB-C 雙向快充 移動電源 。(為了便於閱讀,後文統一改稱Anker 能量棒)

◇【產品地址:https://item.jd.com/3279213.html?jd_pop=b785b370-745b-4c53-85a5-6248c6594cde&abt=3

產品簡介:

Anker安克 USB-C 20000+毫安 移動電源/充電寶 Type-C雙向快充大容量移動電源手機平板通用任天堂switch快充 黑色488元京東去購買

作為Anker家最貴的一款移動電源,至少在規格上是重量級的,雖然容量超過了2萬mAh,但是按照民航的規定,Anker 能量棒並沒有超過100Wh,可以隨身攜帶。

Anker 能量棒這款產品的賣點就是雙向快充,最大6A的輸出甚至可以為Type-C口的大型電子設備如筆記本提供充電服務。這對於帶有多款Type-C口設備的消費者而言,就是非常貼心的功能了。

這個智速充其實就是移動電源與充電設備相連時的協議配對,通過最佳的效率為設備充電。

最後,Anker 能量棒也延續了Anker家18個月以換代修的服務,這個必須好評。特別是還有京東家的售後,這方面還是不用擔心,畢竟我的小米移動電源都走京東售後換過兩次了。

Anker 能量棒的包裝盒和超極充的蠻像,類似於是等比的擴大。藍白搭配的外包裝較為素雅。正面印有Logo,背面介紹了Type-C介面的可用之處,算是對於賣點的闡釋。

外包裝的開啟中規中矩,開啟之後的內部構造便一覽無遺。

因為Anker 能量棒長條的造型,使得內部結構分成了上下部分。主體位於下部,配件居於上部。

最後,放上一張「全家福」:除了移動電源主體外,Anker還誠意滿滿的附贈了3條數據線,使用說明和保修卡同之前的超極充類似。

Anker提供的三條數據線分別為:Type-C單口線、Type-C雙口線以及MicroUSB單口線,每一根線上都有Anker的logo,不易錯拿。值得表揚的是雖然Anker 能量棒沒有MicroUSB口,但依舊提供了線材支持。相較於其他僅提供一根線材移動電源而言,的確非常良心。

在完成了簡易的開箱之後,我們來看下Anker 能量棒的外觀設計。移動電源整體設計為長條形,外部是黑色的鋁合金外殼,質地堅硬。除了正面印有Logo,其它側面部分都是均是黑色。

Anker 能量棒修長的身軀讓其顯得更加便於握持,因為是陽極氧化工藝,手感緻密。同時邊緣處有著CNC高光倒角,做工甚是精細。

Anker 能量棒的頂部共有2個USB充電口支持PowerIQ技術,最右側的Type-C介面則是用於電流和電壓的輸入、輸出。

因為Anker能量棒為了兼顧輕薄的體形,所以在三個插口之間的間距只能相對縮減。不過好在線材同樣纖細,三孔同時使用時,也不至於太過打擠。

Anker 能量棒的上方的按鍵負責開關移動電源,10顆指示燈圍繞按鍵組成一個環形。每一顆代表10%的當前電量,依次疊加。

開機和充電時,Anker 能量棒的指示燈都會依次點亮,類似於一種呼吸燈模式,雖然好看大於實用,但個人比較喜歡。

Anker 能量棒的底部印有產品的相關信息,不過似乎耐磨性不佳,容易在使用過程中磨損。

性能測試方面主要是來看一下Anker 能量棒在充電效率方面的能力,以及不同介面不同使用模式下的效率變化情況。

4.1 三口區別

因為Anker 能量棒3個介面均可以用於充電,所以需要對這三者的充電效率進行明確。

◇【單口對比】:

從實測數據來看,兩個USB口之間的差距較小,Type-C和USB的差距稍大,不過也在可接受的差距範圍內。

◇【多口使用效率對比】:

因為USB電流電壓表過大的原因,無法同時插入兩個USB口加以監測,所以USB口只能看單口對比雙口了。從下方的實測數據來看,增加Type-C介面的使用后,效率存在衰減,但是同樣在可接受的範圍內。

使用Type-C口測試時,因為線材比較長,所以可以對比到3口狀態。實測數據顯示,效率最高的反而是使用兩個口的情況下,形成了兩邊矮中間高的分佈狀況。

◇【單口快充協議支持對比】:

因為Anker 能量棒最大支持5V的功率輸出,對於那些需要高壓快充的手機而言,就無法支持其充電協議。從USB電流電壓表的自動檢測情況來看,5V以下的快充協議兩個USB口都能支持。

在對Type-C口進行測試時,QC2.0協議無法支持,不過增加了Type-C介面的輸出支持,這也就是對於雙向快充的支持,常規的移動電源這個口往往僅能作為輸入。

4.2 實際充電測試

◇【iPhone SE】:在進行iPhone SE測試時,從實測數據可以看出,Anker 能量棒的效率更高,但高得比例優先,具體數值高出0.1441V、0.0837A、0.5694W。

iPhone SE的整體充電效率來看,Anker 能量棒前期的充電效率要高於原裝充電頭,後半程略微放緩,最終同原裝充電一樣,在130分鐘將iPhone SE的電池充滿。相比於Anker 超極充 移動電源模式的140分鐘還是有小幅的進步。

iPhone SE的單位充電效率方面,Anker 能量棒整體不如原裝充電器過渡那麼平滑,不過也能沿著既定的軌跡完成充電。

◇【iPad Mini 2】:相比與iPhone SE的小打小鬧,iPad Mini 2才是重頭戲。實測數據可以看出,在使用Anker 能量棒之後,充電效率有所提升,且提升的程度要高於iPhone SE。

iPad Mini 2的整體充電效率來看,儘管Anker 能量棒的電流電壓功率數據好看,但整體效率依舊不如原裝充電器,不過相比於Anker 超極充的移動電源模式有了明顯的提升。首先是能夠充滿,而非一半。其次是在充電時間上減少了80分鐘,這對於iPad Mini 2 日常的使用大有幫助。

iPad Mini 2的單位充電效率來看,Anker 能量棒在前期比較澎湃,後期稍顯乏力。不過在iPad Mini 2塊充滿時又High了一把,著實讓人有些意外。

◇【一加3】:為了考察Anker 能量棒的快充兼容性,此次加入了一加3進行測試。從實測數據來看,這個節點的Anker 能量棒要優於原裝的充電器。

一加3的整體充電效率方面,因為一加3搭載了OPPO的閃充技術,在整個安卓手機圈充電速度都排得上前五。雖然不及新機70分鐘的神速,現在也要80分鐘才能充滿。換成Anker 能量棒之後,無論是Type-C口還是USB口,均需要110分鐘。雖然沒能發揮其快充的優勢,不過在同類手機的充電速率中也算是中規中矩了。

一加3的單位充電效率方面,一加3沿襲了OPPO「充電5分鐘通話兩小時」的閃充效果,前期速度近乎超過Anker 能量棒的一倍。不過後者整體更加平穩,充電穩定有序,適合電池的保護。

◇【榮耀V9】:這次使用榮耀V9進行測試,實測數據環節原裝頭與Anker 能量棒的USB口差距蠻大。

榮耀 V9的整體充電效率方面,除了原裝充電器外,表現最佳的是Anker 能量棒的Type-C模式,僅比原裝充電器慢了10分鐘。而換成USB口後效率驟減,竟然比Anker超極充移動電源模式還要慢了10分鐘,令人詫異。

榮耀 V9的單位充電效率方面,Anker 能量棒的波動稍大,在最後充電的過程中還會提升充電速率。

4.3 Anker 能量棒的實際輸出容量

◇【充電情況】:

第一階段:在為Anker 能量棒滿電的情況下(10個指示燈全亮),我同時給榮耀V9(手機)、iPad Mini 2(平板)、先鋒XDP-300R(播放器)三個電子設備充電。將三個設備的電池充滿之後,當前剩餘電量2個指示燈。

第二階段:此時再換成空電的iPhone SE進行充電,從零衝到滿電,花費了一個指示燈。

第三階段:最後將榮耀 V9從75%的電量充到94%。

◇【輸出容量計算】:根據前文輸出階段計算,Anker 能量棒的實際最大輸出容量為14502mAh。

4.4 Anker 能量棒的反向充電

前面測試了使用Anker 能量棒進行充電的基本數據,那麼接下來要看一看充滿這款產品需要多久。

◇【Type-C反向充電教程】:

因為Anker 能量棒支持雙向充電,所以為其充電時,需要使用Type-C介面。除了常規的單口Type-C線充電外,還可以通過雙口Type-C線用同樣Type-C口的設備為Anker 能量棒進行反向充電。例如榮耀 V9、Macbook均可以為Anker 能量棒充電。

◇【Type-C口反向充電速率】:

目前支持雙向快充的移動電源往往會遇到一個非常普遍的問題——就是找不到合適的充電器與之適配。平時各家常用的手機快充電源也難以將Anker能量棒的反向充電速率發揮到最大。我測試的過程中使用了一加3的原裝充電頭。

實際的充電時間為510min,等於8.5小時,耗時較長,不過這也是目前大容量移動電源的普遍現狀。日後我購入了高功率的充電器后,就可以使用反向快充功能,到時的速率應該會有質的變化。

◇【產品優勢】:

①Anker能量棒的外觀簡約大方,長條形的設計也便於握持和收納。配件上也較為豐富,附贈了3條充電線材。

②Anker能量棒在功能上相對簡單, 一個按鍵即可實現充電狀態的開關,十個指示燈可以有效判斷當前的電量。

③Anker能量棒支持雙向Type-C口的快充功能,能夠比USB口充電具有更高的效率,同時也能夠快速的為移動電源充滿電。

④Anker能量棒在單口間的充電效率差距很小,使用多口時的充電效率衰減情況非常小。

⑤Anker能量棒的實測結果表現要優於Anker 超極充的移動電源模式,說明不僅僅是容量的提升也帶來了技術的改進。

◇【產品不足】:

①儘管Anker能量棒的Type-C口充電速率比Anker 超極充移動電源模式有所提升,但是其快充協議支持仍不夠完善,對於5V以上快充方式不夠友好。

②Anker能量棒對於蘋果設備的充電速率支持情況明顯好於安卓設備。

③Anker能量棒的實際輸出容量稍低,實際轉化率約為72.5%。

④Anker能量棒的方向快充功能需要搭配高功率的充電器,沒有此類充電器進行反向充電時,效率會比較低。

⑤Anker能量棒相比於同類產品定價稍高,不符合國內的消費水準。

◇【測評總結】:

Anker USB-C 雙向快充移動電源作為Anker家充電品類最昂貴的一款產品,精細的外觀設計和優質的握持感和便攜性都是對得起旗艦的稱號。同時這款產品巨大的電池容量和相對高效的傳輸速率能夠滿足消費者多設備,長續航的充電需求。

但是,通過測評也應該看到Anker USB-C 雙向快充移動電源5V的最高輸出電壓,決定了其在快充的支持上過於保守,同時蘋果設備的充電效率提升會優於安卓陣營。雖然Type-C口的雙向快充已經相較於USB口充電效率有了較大的提升,但作為旗艦產品我們理應對其有著更高的要求:在對於前沿快充技術的不懈追求。

畢竟越來越多的電子設備加入了快充的行列,作為北美銷量第一的Anker也應該緊跟形勢,推出適配最新快充技術的優質產品。

本次測評到此結束,我是Geek研究僧,一枚愛好測評的研究生。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