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覆咳嗽咳痰伴胸悶發熱,還可能是地霉病,你聽說過嗎?

患者沈某某,60歲,男性

【主訴】:

反覆咳嗽咳痰伴胸悶發熱2月余

【現病史】

患者2月余前無明顯誘因下出現咳嗽咳痰,不劇,咳黃色粘痰,伴胸悶氣急、畏寒發熱,體溫最高達39.8度,下午明顯,伴頭暈乏力、視物模糊,無皮膚鞏膜黃染,無腹痛腹脹等不適。予當地醫院住院治療,查血常規WBC5.9*10E9/L,N%77.4%,CRP 200mg/L,ESR140mm/h,

血氣分析PO2 69.6mmHg,PCO2 45.1mmHg抗O、腫瘤標誌物、類風濕、肝腎脂糖等未見明顯異常。

2009年8月11日肺部CT

治療后癥狀無明顯好轉,轉市中心醫院治療。2009.8.21肺部CT平掃示兩肺感染灶,以右肺為著,較前有所進展,局部胸膜增厚,右側少量胸腔積液

痰培養6次均提示頭狀地霉++~++++。肺功能示輕度限制性通氣功能障礙,彌散功能輕度降低,殘氣量正常。纖支鏡檢查右上葉各段粘膜分泌物較多,右中葉內側支見珊瑚樣白苔狀物,該管腔基本阻塞。病理示右中肺支氣管粘膜慢性炎。痰及纖支鏡毛刷找抗酸桿菌、脫落細胞陰性。先後予以齊佩能、穩可信、阿奇黴素、可倍、頭孢美唑針等抗菌治療。2009.8.29起予卡鉑芬凈抗真菌治療2周。2009.9.12起改伊曲康唑口服抗真菌治療。複查肺部CT示兩肺感染性病變對照前片吸收,患者病情好轉,體溫恢復正常,咳嗽咳痰、胸悶氣急不明顯

2009年9月5日CT

2009年9月15日CT

出院后口服伊曲康唑治療。2009.9.18複查肝功能:TB 38.8umol/l,DB 8.3umol/l,IB30.5umol/l。2009年10月2日左右患者出現反覆噁心、呃逆,伴皮膚鞏膜黃染,無明顯腹痛腹脹,無反酸噯氣。2009年10月8日至當地醫院就診查血生化:TB 79.1umol/l,DB 17.4umol/l,IB 61.7umol/l,予停伊曲康唑治療。複查肺部CT示病灶較前進展,PAP不能排除,右側胸膜增厚,為進一步診治,來我院急診。

2009年10月8日CT

【提示】

幾次CT對比:8月21比8月11明顯進展,經過治療后9月15比8月21明顯吸收,但20月8日比9月15日出現左肺新發病灶

【入院查體】

T 35.6度 P 52次/分 R 20次/分 BP 89/51mmHg

神志清,精神軟,皮膚鞏膜黃染,鎖骨上淋巴結未及腫大,兩肺呼吸音低,未及明顯乾濕性羅音,心律齊,未聞及病理性雜音,腹軟,肝脾肋下未及,雙下肢無浮腫,神經系統檢查陰性。

【初步診斷】

兩肺多發病變:真菌感染?

結締組織性疾病?

PAP?

【入院后輔助檢查】

氣管鏡檢查:右中葉支氣管內側段開口狹窄,周圍粘膜光滑。灌洗液非牛奶樣。 毛刷找抗酸陰性。

兩次痰培養頭狀地霉

肺功能檢查:中度混合性通氣功能障礙,一氧化碳彌散功能重度降低

2009年10月19日肺部CT:1、兩肺多發感染灶2、右肺門及縱隔多發淋巴結鈣化

再次氣管鏡檢查:右中葉支氣管內側支開口閉塞。毛刷培養頭狀地霉。病理示:粘膜慢性炎伴無定型物。

複查肺部CT(2009年10月27)

兩肺多發感染,對照09-10-19CT片,左肺下葉病灶有進展。

再次對比CT

最後診斷: 地霉病

【文獻複習】地霉病

地霉是一種腐生寄生性真菌,在自然界中廣泛存在,可自蔬菜、青草、土壤中分離出來,也可以在正常人的皮膚、粘膜、消化道、痰及糞便中分離出來,但不一定致病,只有當抵抗力下降時才能感染

地霉病是一種條件致病性感染疾病,常伴發於結核、糖尿病、白血病等消耗性疾病或伴發於化療后、骨髓移植、艾滋病或長期使用糖皮質激素者。一般由白地霉引起

地霉病包括:口腔粘膜受損;

支氣管地霉病:較常見,如慢性細菌性支氣管炎,有持久的咳嗽,咳粘液樣或膠凍樣痰,可帶血絲,伴低熱。肺底可聞及粗羅音。X線表現為瀰漫性支氣管周圍增厚,有時肺中部、底部有輕度浸潤斑點;

肺地霉病:也較常見。類似肺結核,慢性咳嗽,咳帶血絲的膿性粘痰,伴發熱。X線表現為肺部光滑緻密的浸潤斑,可伴薄壁空洞;

腸道地霉病

皮膚地霉病

地霉敗血症

治療:肺、支氣管地霉病:可口服碘化鉀或酮康唑溶液吸入療法。也可試用氟康唑、伊曲康唑等三唑類抗真菌藥物。國外有報道聯合使用伏立康唑和卡泊芬凈。

【本例患者後續治療】

大扶康 0.2 qd po。

2009年11月17日複查CT:兩肺多發感染,對照09-10-27CT片有好轉。

【提示】:地霉病是一種相對少見的真菌疾病。確診需要反覆多次的痰及下氣道分泌物的培養。地霉病的治療並不複雜,但治療過程中病情容易反覆。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