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離「跑步膝」 ,全靠小竅門

跑步,在當下成了一種健康的時尚。它不僅能鍛煉心肺功能,而且能夠增強肌肉力量,持續有效的慢跑還可以起到減肥的作用,朋友圈經常被喜歡跑步的小夥伴刷屏。然而,網上流傳「跑步百利,唯傷膝」的說法,身邊很多跑步的人也認為跑步會傷膝蓋,這讓很多想通過跑步鍛煉的人望而卻步,弄的八卦君也是一臉懵B,整個人都不好了。

什麼是「跑步膝」?

「跑步膝」是因為不合理的運動量、運動姿勢以及膝關節自然磨損、退化共同作用而出現的。膝關節是人體運動鏈的關鍵環節之一,同時也是人體內最複雜的關節。奔跑時,膝關節除了要承擔體重的重壓,還要緩衝來自地面的衝擊,因此奔跑所引起的膝關節損傷多為慢性過度使用損傷,這就是通常所說的「跑步膝」。

「跑步膝」一般容易在兩個部位出現疼痛,一個是或髕周處疼痛,一個是膝關節外側疼痛。體重偏重,著地方式不科學,跑步前不熱身拉伸的,都容易出現「跑步膝」。通常「跑步膝」大概包括這幾種疾病:半月板損傷、脂肪墊勞損、膝關節創傷性滑膜炎、膝關節骨性關節炎、膝關節韌帶損傷等。

Advertisements

「跑步膝」是怎麼形成的呢?

「跑步膝」主要是由於跑步時,大腿肌肉反覆收縮,使膝關節重複做屈曲、伸直動作,髕腱承受的壓力過大,從而引起它的細微損傷。長此以往,容易產生局部的無菌性炎症,造成髕腱變形,甚至發生撕裂的情況。

「跑步膝」會有哪些癥狀?

(1)膝蓋骨周圍疼痛。特別是膝蓋骨和股骨內外側髁接觸的部位疼痛明顯。

(2)屈膝時疼痛加重。長時間保持膝蓋彎曲,如下樓梯或走下坡路時,膝蓋疼痛更明顯。

(3)膝關節腫脹。跑步太猛或跑步姿勢不對、路面不平、運動量過大等都容易導致此情況。

(4)膝關節有聲響。原因是沒有熱身就直接加速跑步,多發生於不常跑步的人身上。

哪些人容易患上「跑步膝」?

一般情況下,年輕、業餘跑步愛好者更容易患上「跑步膝」。首先,年輕、業餘的跑步愛好者經常會陷於一些誤區,自恃身強體健,過度跑步,運動量過大;其次,因為業餘,對專業的運動保護知識不了解;再次,不注意跑步前的熱身運動,這些讓年輕、業餘跑步愛好者成為「跑步膝」患者的常客。

Advertisements

跑步膝更偏愛女性。女性跑友的發病率是男性的2倍之多。這是由於女性的骨盆更寬闊,使得運動時髕骨在膝關節運動時受到的壓力更大導致的結果。

得了「跑步膝」,該如何恢復與治療?

(1)應立即減少運動量。跑者一旦出現膝關節疼痛,特別是髕腱韌帶處出現疼痛,先休跑1—2周;疼痛比較嚴重時,應暫停跑步2-4周。

(2)局部冷敷。疼痛明顯時,可用小冰塊或浸過冷水的毛巾,敷在痛處,每天2-3次,每次5-15分鐘。

(3)口服抗炎藥物,如布洛芬、阿司匹林等。注意要在飯後服用,不要在跑前服用。

(4)跑者可進行自我康復措施。比如牽拉小腿后肌群、牽拉大腿前肌群等等。

那麼,跑步應該如何預防「跑步膝」呢?

(1)跑前要做熱身運動。不要一上來就是大強度,膝蓋也需要適應期。很多運動損傷都是發生在運動的初期,此時身體還沒有徹底適應運動狀態。所以一定要先進行運動熱身,使膝關節等身體各部位先適應,後續才能更好地運動。

(2)學會正確的跑步姿態。對於普通跑步者來講,良好的跑步姿態可以減少跑步時膝關節的損害。正確的跑步姿勢是上半身保持穩定,下半身保持足夠伸展,小腿和腳一定要在膝蓋之前,腳落地時,膝關節略微彎曲。

(3)量力而行,遵循循序漸進。跑步時的感覺非常重要,主要是指肌肉和身體的疲倦程度。如果身體十分疲憊,最好不要超負荷運動,等慢慢適應狀態后再加量。

(4)加強肌肉訓練。腿部尤其是大腿肌肉的強壯能夠對膝關節提供相應的保護,尤其是股四頭肌和闊筋膜張肌。練習大腿肌肉有很多種方式,比如箭步蹲、深蹲、爬樓梯、靠牆靜蹲。

(5)盡量選擇較為柔軟的地面進行運動。利用塑膠跑道或平坦柏油路,以避免運動過程中地面對膝關節的衝擊過大。

然並卵,專家是這樣說的:

北醫三院運動醫學科副主任醫師楊渝平說,根本就沒有什麼「跑步膝」,起碼臨床上不講「跑步膝」這個概念。如果感覺到不適,一般就是軟骨損傷、肌腱末端病、滑膜炎等等。

真相到底是什麼呢?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