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家拳拾遺:氣沉丹田,哼哈二氣妙無窮

談內家拳似乎繞不開談氣,談氣大家又覺得玄。今天我們將傳統文化中關於「氣」的認知剖開來講,為大家釋疑,如有遺漏與錯誤的地方還望各位給予指正,不甚感謝。首先感謝「寧靜致遠2386822537」網友,為我們分享了很好的認識,摘錄如下:

「腰發力是對的,腰胯膝發動機,腳底的力是由腰腿踩下去彈上來的,千斤墜表演的意義大於實戰,實際對抗遠沒有靈活重要,你去頂牛肯定牛厲害,可是牛被食肉動物吃不是牛沒力,而是笨,關鍵是脊椎不活,被一個鬣狗就能淘肛弄死一頭牛,貓科厲害就是靈活,練死拳死練拳,站死樁死站樁,壓根沒領會站樁的意義,單純為增加下肢力量有比站樁更快的方法,站樁是往松順站的,要站到上下通順,氣沉丹田內里騰挪,是養氣培元的功夫。 」 (《內家拳拾遺:力由脊發,身形腰頂豈可無》評論

Advertisements

在談氣沉丹田之前,先來了解一下「氣」是什麼?不然都不知道需要沉入丹田的為何物。關於「氣」大家感受最清楚的就是呼吸的空氣。呼吸的原理是靠肺部肌肉收縮和舒張,造成肺內氣壓低於和高於大氣壓,從而使空氣進出肺部,肺泡的氣體交換則是毛細血管中的氧濃度低於肺泡內氧濃度,而二氧化碳濃度相反;從而使氧進入血管,二氧化碳進入肺泡。其原理無外乎滲透作用,即由高濃度向低濃度擴散。

腹式呼吸

呼吸之「氣」:呼吸的根本作用在於將空氣中的氧氣通過肺部進入血管,然後通過血液流通將氧氣送達全身。如果封住呼吸,人很快就會因為缺氧而昏厥。現代運動提高水平都會用心率檢測與耗氧量的指標來協助安排科學訓練計劃。對心肺功能的訓練理論與知識是非常全面的,大家可以自行尋找相關運動科學方面的書籍進行深入研究。首先關注心率區間與最大攝氧量相關的知識與科學訓練方法。增加運動強度,心率依然控制在低區間,最大攝氧量保持在高水平。直觀的表現就是,以往讓你氣喘吁吁的強度,現在氣定神閑完成了。



Advertisements

五穀雜糧養元氣

五穀之「氣」:「氣」的繁體下有「米」字:氣。有解釋古人認為,人體之氣是通過五穀雜糧,在胃中消化,由脾將五穀的營養運化入血液,帶往全身。這裡的五穀之「氣」,指的是人體所需之營養。人不進食,三天即有氣無力,可見五穀之「氣」對人體的重要。

精神之「氣」:古人對「」的認知還有精神層面的理解,古時「」也稱為「氣」,但不用在上述描述呼吸吐納,與營養之氣的場景,大家熟悉的使用場景為:先天之氣中的「氣」。"氣"的這層含義是形而上學的,也是大家感覺「氣」神秘的所在。古人認為氣是充滿整個宇宙的無形能量。孟子:「善養吾浩然之氣。」與莊子:「獨與天地精神往來而不敖倪於萬物,不譴是非,以與世俗處。」 中的「浩然之氣」與「天地精神」都是氣的表現。



壺口瀑布:天地之氣

「呼吸之氣」與「五穀之氣」帶給人體運轉所必須的物質能量,這是所有運動的基礎,傳統武術對於呼吸吐納的訓練正是針對這些能量之氣的。內家拳修鍊者需要加倍重視養「精神之氣」:「養浩然正氣」、「與天地精神相往來」。

上面解釋了對於「氣」的各種認識,以及產生各種「氣」的根源。有人認為」氣沉丹田「是腹式呼吸的作用,對於武術搏擊的積極意義是可以增強小腹的抗擊打能力。這種理解認為沉入丹田的是呼吸之氣,這種理解對於需要大大依賴抗擊打能力的搏擊術有其積極意義,但卻不是內家拳需要的。

《十三勢歌》中:「刻刻留心在腰間,腹內松靜氣騰然」。丹田中的氣並非是別處送來,而是由丹田自己產生的源源不斷之氣,丹田之氣鼓盪騰然,然後藉由腰脊總控運轉到周身各處。

對於「哼哈二氣」各門派均有論述。比如八極拳:「習練八極拳,氣發丹田以鼻出為哼,口出為哈,氣貫周身,力貫掌指,發聲,聲如炸雷,勢如山崩,以勢奪人,制人,氣勢逼人,有叱吒風雲之勢。」 練習內功與氣功的認為「哼哈」是導引丹田之氣的指引。上述八極拳論述重點看「勢」的解釋,這正是「哼哈二氣」的內在表現,而非文首所述口鼻的呼吸,實乃丹田之呼吸。

對於內家拳的初學者(或沒有師父指導的武術愛好者),不要刻意去練氣,呼吸最好採用自然呼吸(不用意思去關注呼吸),做到身體上下貫通,安舒中正就好。因為初學者首要的任務是將身體練通,身體通了,氣自然順遂。初期過多在意呼吸與氣,會導致呼吸與動作不協調,久之會感覺氣不順、胸悶,終使動作僵硬。不如將意識集中在對整體的協調上,這樣進步會更加快。

敬請期待下一篇:《內家拳拾遺:氣的作用是什麼?意、氣、勁的關係》

「傳承傳統武術,傳播俠義精神。」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 : xiakexueyuan


鄭重聲明:我希望大家更安全,具備防範危險的能力。未來會增加許多動作教程,但是所有的訓練方法與建議都存在危險性,按照其訓練的人需要把握尺度帶好護具,訓練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自己解決。我會提供安全防護方面的建議,但不承擔責任。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