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帽子王」僧格林沁,成吉思汗第二十六代孫,為大清國鞠躬盡瘁

僧王陵位於風景優美的虎山腳下,氣勢恢弘,高5.66米的龍紋大理石「聖旨」碑,記述了大清朝著名的「鐵帽子王」僧格林沁一生叱吒風雲的功與過……

僧格林沁(1811—1865年),蒙古族,孛爾只斤氏,是成吉思汗的二弟哈布圖哈撒爾的第二十六代孫,是屬於黃金家族的一個分支。僧格林沁在中國近代史上是一位既複雜又極為重要的人物,這位科爾沁親王曾參與了道光、咸豐、同治三個時期的朝政,地位尊榮,備受重用,被清廷倚為「長城」,人稱「鐵帽子王」、「僧王」。

僧格林沁出生在科爾沁左翼后旗,少時因家境貧寒,讀書很少,曾跟隨父親畢啟到舅父家放羊。後來,僧格林沁的族叔孛特納木多布齋(扎薩克多羅郡王)因膝下無兒,便選了儀錶非凡的僧格林沁為嗣子,承襲科爾沁扎薩克多羅郡王爵,並且由於僧格林沁的養母(孛特納木多布齋之妻)是清道光帝的姐姐,他便理所當然地成為了皇親國戚,他的窮困命運從此發生了重大轉折,仕途更是一帆風順,平步青雲,先後擔任御前大臣、領侍衛內大臣、都統等職。

Advertisements

1840年6月(道光二十年),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京城安全受到威脅。1841年,僧格林沁奉命巡視前方沿海防務,對發現的諸多問題及時上奏得到解決。1840年10月,僧格林沁出任正黃旗滿洲都統,在政治上初露鋒芒。道光三十年十二月(1851年),僧格林沁因鎮壓密雲縣農民起義受到朝廷的恩賜。不久,道光帝卒,咸豐帝即位,僧格林沁為顧命十大臣之一,地位愈加顯赫。

1853年,太平天國農民起義爆發,僧格林沁奉命與左都御使花沙納一起專辦京師各旗營防守事宜。同年十月,太平軍進逼保定,僧格林沁被命為參贊大臣,同大將軍、惠親王綿愉率兵進行堵截,豈料,太平軍避實就虛,迂迴作戰,又轉攻靜海、獨流等地。僧格林沁奉命同勝保率重兵布防於天津外圍,同太平軍相持達六個月之久。經過一年多的苦戰,太平軍的主要據點被攻佔,主要將領也多被擒殺,清軍大獲全勝,僧格林沁也因功獲封「博多勒噶台親王」、崇文門監督,從此更被朝野上下視為中堅之臣。

Advertisements

1856年10月,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侵略者進逼北京,清廷命僧格林沁抵津專辦臨戰防務事宜。1859年6月,英法聯軍闖入我國攔江沙,此時已獲得臨戰指揮主動權的僧格林沁在多次警告、剋制均無效的情況下開始反擊,經過一晝夜的激戰,敵軍傷亡大半,銳氣頓消。第二次大沽之戰的取勝是清朝自第一次鴉片戰爭以來唯一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勝利。這與僧格林沁布置周密,調度有方是分不開的。

1860年8月,英法聯軍二百餘艘艦船在北塘登陸,不久,新河和軍糧城、唐兒沽相繼失守,侵略軍水陸夾擊大沽炮台,此時僧格林沁抱著與大沽炮台共存亡的決心,指揮了第三次大沽之戰,最大限度地阻礙了敵寇的前進。然而清朝廷對僧格林沁的死志卻非常擔憂,多次下諭「不可寄身命於炮台」,以求保全這位朝廷的棟樑之臣,於是在8月21日北炮台失守之後,僧格林沁便在恆福的嚴厲勸阻和催促之下(之前恆福便已接到設法保全僧格林沁的諭旨),不得不率余部撤退。在天津、張家灣相繼失守之後,僧格林沁被免職。9月21日「八里橋之戰」過後,英法聯軍侵入北京城,咸豐帝逃往熱河避難,僧格林沁也因抵抗無力,被削去王爵。

僧王陵的龍紋大理石「聖旨」碑1860年(咸豐十年),山東捻軍起義活動頻繁,清廷恢復了僧格林沁的爵位和一切職位,命其偕瑞麟前往鎮壓,卻不料此次出征卻接連受挫,清軍多次敗北。此時又逢山東境內多處發生反清起義活動,僧格林沁及其部署又四處奔忙予以鎮壓。同治二年,捻軍首領紛紛被擒殺,並且失去了最重要的根據地,僧格林沁因鎮壓捻軍有功,被清廷賞賜世襲親王。

同治三年,僧格林沁部在同新捻軍的戰鬥中又多次遭到慘敗。四年,捻軍進攻山東,僧格林沁的人馬經過數月的追擊,疲憊不堪,傷亡慘重,終於在1865年5月18日的曹州(今荷澤)之戰中陷入全軍覆滅的境地,僧格林沁也在慌不擇路的突圍中被捻軍亂中擊斃,斬首於馬下。

這位大清朝想竭力保全的「國之干城」就這樣為國殞命,令請廷上下一片震驚,皆以失去柱石而惋惜。清廷以親王的規格為僧格林沁舉行了喪儀,同治帝和西太后親臨祭奠,賜謚號「忠」,建「昭忠祠」。其子伯彥訥謨祜承襲親王。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