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污染或增乳腺癌風險,這項研究不適用於中國人?

科技日報記者 李 穎

2017年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4月15日—21日)之際,空氣污染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再度成為媒體和公眾討論的熱點話題。如空氣污染不僅會誘發肺癌,還會引發膀胱癌,以及心血管等疾病高發等說法,都曾引起社會的強烈關注。

近日,美國在線期刊《乳腺癌研究》刊載的一項研究顯示,空氣污染可能增加女性乳房密度,而乳房密度高正是乳腺癌確定的風險因素之一。消息一經刊出,瞬間刷屏,點擊率轉載率直線上升。

研究可能不適用於亞洲女性

「目前關於空氣污染是否與乳房密度相關仍然沒有定論,關於空氣污染與乳腺癌發病是否相關,目前也沒有定論。」在接受科技日報採訪時,中國天津乳腺癌防治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天津醫科大學腫瘤醫院乳腺癌防治中心主任張瑾教授明確表示,有一些研究發現,NO2、PM2.5顆粒、多環芳烴和揮發性有機化合物都能增加乳腺癌的發病風險,此外,PM2.5還與乳腺癌患者的死亡風險增加相關。「然而也有其他一些研究結果證明PM2.5、懸浮顆粒物、臭氧或者PM10等與乳腺癌並沒有關係。」

Advertisements

在《乳腺癌研究》刊文的研究認為空氣污染,尤其是PM2.5和臭氧與乳房密度具有相關性,乳房密度大的女性所暴露的PM2.5較高,而臭氧則相反;另外,PM2.5的濃度每增加一個單位,乳房密度高的風險增加4%;而臭氧的濃度每增加一個單位,乳房密度高的風險則會降低3%。

對此,張瑾認為,目前來看這一研究結果只能供研究者參考,並不能因為他們的研究結果就下定論認為空氣污染和乳房密度相關。「目前還沒有國內外的學術機構有權威的研究數據表明空氣污染是導致癌症的直接證據,僅僅從文獻中確認致癌因素還並不完整。」

張瑾指出,美國的這項研究統計的是美國新罕布希爾州等5個州近28萬名年齡不低於40歲的城鄉女性的乳房密度數據,其中60.3%為城鎮女性,39.7%為農村女性。「在這項研究中,納入的都是美國本土的研究對象,只是代表了美國本土區域的特徵,可能並不適用於亞洲女性,尤其是中國女性。」

Advertisements

同時,張瑾還指出,在該研究中,一些干擾因素並沒有排除,比如吸煙。另外,他們使用的是環保局空氣監測數據結果,並不是個人級別的暴露數據,因此有可能造成暴露級別的錯誤評估。這些因素都可能會影響研究結果的準確性。「綜合來看,目前對於環境污染是否影響乳房密度並無定論。」

多種原因影響乳房密度

隨著近幾年的科普,大眾基本都知道乳腺癌是全世界最常見的嚴重危害女性健康的惡性腫瘤之一,但對論文中提及的乳房密度卻是一頭霧水。尤其是先前研究顯示,乳房密度高的女性罹患乳腺癌的風險比常人高4至6倍的數字更讓大眾惶恐。

「乳房密度這一概念實質上反映的是乳腺組成成分的變異。」張瑾解釋說,影響乳房密度的原因有很多,上皮細胞及細胞基質的含量越高乳房密度越高,乳腺組織中含膠原蛋白越多,乳腺越緻密。乳房密度與年齡、激素水平、生長因子、遺傳因素,體重指數等相關。「一般來看絕經前女性中,年齡越小乳房密度越高,而乳房密度在絕經後會降低。」

不同職業、文化程度及社會經濟地位的女性的乳房密度也存在不同,工作以腦力為主及受教育程度較高相對社會地位較高的女性乳房密度較高,這些人群往往工作、社會心理壓力較大,這種影響可能會通過精神因素,引起內源性雌激素水平波動或紊亂,從而引起乳腺腺體細胞的增殖;另一方面他們長期工作在室內缺乏體育鍛煉,脂肪蓄積並其中的類固醇在體內轉化成雌激素,或較少地暴露於陽光下,這都可能引起乳房密度的增高。

個人生活方式也對乳房密度有影晌,經常緊張焦慮心理素質較差、性格內向及經常飲酒的女性乳房密度較高。國外很多相關研究也證實酒精攝入量的增加與緻密乳腺密切相關,飲酒一方面可刺激雌激素的分泌,另一方面長期攝食使肝臟對雌激素的滅活量減少,並且與胰島素樣生長因子結合蛋白增加相關,從而引起乳房密度的增加。「生殖及生育情況也會影響乳房密度。」

2021年我國乳腺癌患者或達250萬

全球乳腺癌發病率自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一直呈上升趨勢。美國每8名婦女就會有1人患乳腺癌。我國不是乳腺癌的高發國家,但不宜樂觀,近年來乳腺癌的發病率也在不斷增加,每年我國乳腺癌新發數量和死亡數量分別佔全世界的12.2%和9.6%。預計到2021年,我國乳腺癌患者將高達250萬。乳腺癌已成為對婦女健康威脅最大的疾病。

張瑾建議廣大女性朋友要提高乳腺癌篩查意識,爭取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尤其是有乳腺癌家族史等高危因素的女性朋友應該提高警惕。

在我國篩查分為機會性篩查和群體篩查2種。機會性篩查是婦女個體主動或自願到提供乳腺篩查的醫療機構進行相關檢查;群體篩查是社區或單位實體有組織地為適齡婦女提供乳腺篩查。

由於我國女性的高峰發病年齡要早於歐美國家,因此對於非高危人群,一般推薦B超、鉬靶和臨床體檢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篩查,篩查年齡建議從40歲開始,早期篩查對於提高治癒率具有重要的意義。

延伸閱讀

空氣污染與其他病症有無關聯?

提起空氣污染和疾病的關係,公眾首先想到的一定是肺癌。

目前,越來越多的流行病學研究表明,空氣污染與人群肺癌發病/死亡率的升高存在顯著關係。有中國學者指出,PM2.5中的多個成分具有致癌性或促癌性,如多環芳烴,鎘、鉻、鎳等重金屬。另外,實驗研究發現,PM2.5的有機提取物和無機提取物也都具有致突變和遺傳毒性。

但知名控煙專家、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前副主任楊功煥教授卻認為,大氣污染對肺癌的影響肯定是有的,但「霧霾引發肺癌高發」的說法卻並不准確。「現在的霧霾可能會增加兒童呼吸系統感染,甚至誘發冠心病、心梗發生,但肺癌發病需要10—20年危險因素的累積。」

從事腫瘤臨床治療和研究工作達30年之久的北京胸科醫院院長許紹發則強調,世界醫學領域做過很多腫瘤病因研究,但截止到目前,包括肺癌在內的所有腫瘤,其準確的致病原因尚不清楚。

「空氣污染對心血管疾病的產生影響的原因還沒有明確定論,」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心內科主任醫師李建平教授分析稱,國際上普遍認同的說法是,空氣污染使人體全身炎症反應增加,使機體處於氧化應激狀態,增加了心臟病患病風險。

癌症的發病原理主要是外因作用與內因形成的。據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腫瘤研究所流行病學研究室主任喬友林等人在國際學術期刊《腫瘤學年鑒》上發表的論文指出,中國的總體癌症死亡中,57.4%可避免,且大部分癌症是由於後天環境原因所致。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空氣污染被視為致癌的因素,由於近年來污染變得嚴重了,因此,包括醫學界在內的各界提高了對於這種致癌因素的關注度。然而,據知目前我國還沒有開展相關空氣污染與癌症關聯的研究。

圖片除註明外均來自網路

運營人員: 靳美晨 MZ018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