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別林——嘮叨三兩事

摘自卓別林-大獨裁者

七十七年前,因為大獨裁者這部戲使卓別林漸漸和他奮鬥十多年的前妻失去了共同語言。但是卻全面反映了一個喜劇演員的天賦和一個藝術家的勇敢和善良。那時代的德意志陣營極為興盛,卓別林在這部獨裁者的宣言,導出了當時大部分人的心聲。那時代的統治者輕視、奴役著那個時代的人民,甚至操縱人民的生命,把他們當牛一樣,甚至把他們當炮灰用。在這樣一個大背景下,他放棄了為他的愛人譜寫最出色的愛情劇本,卻導演出這部如此璀璨奪目的二戰諷刺類電影。

城市某角

回想當今的社會形勢是何其相似的,記得以前小孩的時候常聽說出去大城市。久而久之,大城市象徵著統治者的天堂。而農村在這個中國佔9億多的人口,卻是為大城市的變化貢獻著一切一切。從八十年代初那個時代為全社會貢獻出豐富的糧食、蔬菜、棉花等等;到八十年代中後期為社會貢獻出物美價廉的工業製品;再到九十年代龐大的農村人口為城市提供用之不竭的廉價勞動力;二十一世紀本來是美好的世紀卻是農村大量土地強拆強買的時代;到如今農村的為了也獻給城市的進程中,大批成年累月見不到父母、得不到應有的親情和教育的孩子!

這一切一切都是農村人為了自由而戰鬥著:為了和城市人一樣我們換上西裝皮鞋,為了生存這個大城市我們適應各種潛規則,為了打破我們四周的牆壁我們學會這城市的厚黑哲學。這一切一切不像卓別林當時說的那句「我們發展的越來越快了,但是又在封閉我們自己,工業時代只留給我們慾望,我們的知識讓我們憤世嫉俗,我們的聰明讓我們冷酷無情。」

在這浮躁的時代,我們需要的不是為自由而戰鬥,僅僅是為了生存而努力罷。記得有一位有人曾說過這樣的一句話:「我們做著100元的工資,得到卻是10元的工資」。在這個背井離鄉、小心老鄉、沒有勞動保障的社會不斷小心翼翼地潛行著,為的都是衣錦還鄉的那一天。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