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跤吧!爸爸》:印度女權的艱難覺醒

文/夢裡詩書

如果你不能站在印度現實的社會背景去看《摔跤吧!爸爸》,那麼你可能會覺得這是一部狹隘腐朽的作品,甚至對電影的成功嗤之以鼻。但作為一部印度電影來說,這卻又是一部將女權與夢想賦予了豐滿形態的佳作。

《摔跤吧!爸爸》是一部需要觀眾以印度現實的社會角度去看待的電影,不然你對一個父親逼迫兩個女孩成為摔跤手的殘酷展開,就會有著「何不食肉糜」的質問。其實在電影伊始面對執著要男孩的父親,面對一心渴望自己孩子繼承自己未完成夢想的做法,我一度也認為這會是一部尤為淺顯帶有局限性的套路之作,但恰恰以女孩為視角的摔跤之路,賦予了電影全然不同的意味。

首先我們要了解電影所處的社會背景是什麼?這個背景即是印度男尊女卑根深蒂固的觀念,也是印度未成年婚姻,甚至是童婚習以為常的現實,在這樣一個社會裡,很多女生的女權意識尚不談何覺醒,便以早早的嫁為了人妻,而這一點即在這部電影中有所體現,也成為了兩個女孩女權意識得以覺醒的契機,同時我們反觀阿米爾·汗所飾演的嚴父,其即有著發現女兒天賦在先,后又有一年之約為期,對兩個女孩的引導和尊重於此中早已是昭然若揭。

所以當你能了解印度種種的現實問題,帶著一定的角度去看這部電影,其實不難發現,這是一部即沒有父權更無從談何彰顯男權的作品,電影有的是對一個印度底層社會的真實寫照,有的是一位父親不畏印度傳統觀念,將兩個本就擁有摔跤天賦的女孩培養成世界冠軍的勵志燃情,有的反而是對女權意識的發矇啟蔽,而這一切在絕大多數時候又是以親情為紐帶的銜接,使電影在女權與勵志之外,也讓人得見於了一段感人至深的父女真情。

電影最後根據字幕我們知道,這個本自真實的故事,在印度也真的開始改變了更多印度女生原本既定的命運,所以這樣一部作品哪裡是談什麼父權,只是用一種印度人更能接受的方式,在一個國家堅若磐石的傳統觀念中,讓女權意識見縫插針的得以著艱難的覺醒。

個人評分:8.5

(更多精彩內容或交流歡迎關注 新浪微博:夢裡詩書 微信公眾號:MLshishuD)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