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純粹理性批判:感性和理性都有局限性

傳統的經驗主義者認為我們沒有直接接觸外部世界的事實,換言之就是我們沒有直接感受外部事物,而只是"間接地"。因為在我們和外部真實的都是那些"你怎麼稱呼他們來著?":是感覺器官。

那麼問題在於我們有多少自信認為對那裡發生事情「如實」報告了呢?

首先我們來引入「本體論」概念:最簡單的概括就是「那裡有什麼」。

洛克曾經說過:對物質真實本質進行的無休止形而上學的爭論從一開始就是徒勞的,因為我們缺乏了解物質真實本質的能力。我們所能了解的就是洛克稱之為物質的名義本質,這才是我們感知和思考所真正的憑藉的方法。

有人認為康德意識到了所有這些問題,我們可以叫做先驗的觀點:該觀點發掘並描繪了科學明細的世界圖像所需要的必要條件。

Advertisements

這裡會講到康德他對先驗開創性的使用:當一個人的理性完全理解它自己在涉及經驗中對其呈現的物體時所具有的力量,理性應該可以輕易地確定物體的完整性和必然性範圍以及它所做嘗試受到的限制超越了經驗的束縛。一旦理性看到其所作所為將作為最終引證,一旦理性找到其利用經驗內容的方法,理性是如何影響經驗內容的呢?一半的混亂已經解決,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需要批判:一種理性如何運作的批判性評估,它限制了什麼,它有哪些界限?

康德提出了一個非常有趣的問題,我認為這是進入第一批判的最好方式,問題是「自然如何成為可能?」

我們的視網膜只需要捕捉到兩三個量子就能夠有所反應,你家的狗狗能在五百米外就能聞到你的存在。我們能聽到布朗運動的聲音,如果你了解過你會發現這能量非常的低。你會發現我們的感官能力一直在跟這個世界碰撞並傳遞給我們,如果置身於這些之外,你是如何理解音樂,人,桌子等等。你是如何理解法則支配的科學世界?鑒於這種輕率而又普遍流行的感官經驗。

Advertisements

是什麼讓這成為可能?人類作為一種被動的接受者。康德接著辯論到這些都是可能的,因為是我們附加其上的規則。我們實際上擁有的知識是對理性與知覺法則的反映,當我們面對世界時 這種反映就開始運行。

康德發現純粹知性範疇和核心知覺原則的某些方面有一定的聯繫,在其中展示物權主張的譜系,認知主張的譜系你能追溯到多遠。它們滿足什麼樣的條件,它們在適當的情況下可能促成什麼結果。

物理學界過去三十年來怎樣繼續對物體的認知已經變得十分清楚,令人驚奇的是物理學用以認識物體的方法本質上講正是康德創建的概念框架。

我要舉個你與花園中蜜蜂在一起的例子,讓你們理解在尊重感知者感知獨特性的同時也可以保持客觀性。在合適的季節我可以欣賞到黃玫瑰盛開得很漂亮,我並不是一個人因為總是有一隻蜜蜂在欣賞那隻玫瑰或是做著其它的什麼。正巧 常人視覺系統的最高光譜感光度是五千五百埃格斯特朗,我們將其稱為『黃色',而蜜蜂能感受到的最高光譜感光度為紫外線,所以蜜蜂看不到什麼黃色的東西,而我看不到任何紫外線。

我們都是某種幻覺的受害者嗎?不是的,當我們研讀康德的著作的時候我們就會發現我們施加於各種情況的獨特認知原則可以保持我們對該情形下知識的客觀性,即使對於獨一無二的人類而言也是一樣的。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