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細胞癌診斷的新型生物標誌物——KHK-A!

由休斯敦德克薩斯大學MD安德森癌症中心領導完成的該項研究,發表在《自然細胞生物學》雜誌上的結論如是說。研究表明,一種被稱為KHK(己酮糖磷酸激酶或果糖激酶)的基因在癌細胞與正常肝組織中的表達有所不同。

MD安德森癌症中心神經腫瘤學教授,資深作者Zhimin Lu說:

正常肝細胞催化葡萄糖和果糖發生反應產生能量、氨基酸和脂類。然而,我們發現,肝腫瘤停止使用果糖。因此,監測果糖代謝可能被用於肝癌診斷。」

肝癌是美國第十大最常見癌症,它是造成男性最常見癌症死亡的第五大原因,是造成女性最常見癌症死亡的第八大原因。

今年,估計有39,230名美國成年人(其中包括28,410名男性和10,820名女性)將會被診斷出患有原發性肝癌,估計會有27,170人(其中包括18,280名男性和8,890名女性)將死於該疾病。

Advertisements

「KHK-A對於肝腫瘤形成必不可少」

果糖是一種天然存在於植物性食物中的糖。然而,在美國人的飲食當中,大部分果糖並非來自新鮮水果,而是來自於用來給軟飲料和糖果增加甜味的大量果葡糖漿。

KHK基因編碼果糖代謝過程的一個激酶。激酶是可以使細胞轉移磷酸的一種酶,而磷酸是產生能量和調節蛋白質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健康肝細胞表達的KHK,可以產生激酶,有效地調節果糖代謝。

但Lu教授及其同事發現,在肝腫瘤細胞KHK的表達變成了一類叫做KHK-A的,其產生的激酶調節果糖代謝的能力大大降低。

他們還發現,KHK-A不僅產生調節血糖的激酶,還調節蛋白質代謝,而且蛋白激酶活性增強了腫瘤細胞DNA和RNA的合成。

因此,該研究最近確認KHK-A對肝腫瘤形成至關重要,它不僅能夠作為肝癌診斷的生物標誌物,也可作為治療的靶目標。

Advertisements

Lu教授總結道:「我們的研究揭示了關於肝和肝腫瘤細胞是利用果糖的一個重要潛在機制,強調了在促進腫瘤發展過程中KHK-A蛋白所起的促進作用。」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