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新縣的喪葬文化

永新的喪葬風俗,舊時以土葬形式為主。在喪葬中,大致分為:報喪、入殮、開祭、安葬等程序。

報喪 舊時老人臨終,兒孫要跪於床前聆聽遺言。老人斷氣前,為之穿好入斂衣服。死後,為之沐浴,燒紙錢,是為送終。遺體移置廳堂一側(男左女右)帳罩遺體,腦後點燈,叫「腦頭燈」。用綠紙或黃紙寫「當大事」三個大字。貼於大門上方。親族鄰居前來看生致哀,孝子下跪迎送,旋請嫡親族人通報至親,叫報「喪」。

入殮 次日將遺體抬至宗祠放入棺內,叫做「入殮」。孝子披麻戴孝,腳穿草鞋,手執孝杖,腰系草繩,日夜守靈,合家老小皆穿孝服,親視含斂。入殮時死者口內塞入銅錢一枚,曰「銜口錢」,一手捏飯糰,一手執杖,意為陰間買水喝和御銅蛇鐵狗之用。衣為男單女雙,色尚外藍里白。枕以草灰三角布枕,蓋以六尺「長年被」,並以生前愛好的物件殉葬。如系母喪,須待舅家過目認可,才能蓋棺。靈柩前設香案,柩後置裝谷桶點燈插香。鑼聲哀鳴,親屬圍柩號哭,是為「哭喪「。親友弔唁送幛聯,孝子跪謝。

Advertisements

開祭 一般人家治喪,按「三日無忌」辦法:頭一天死,第二天祭,第三天埋。祭禮簡單:設一喪堂,請一道士念經、一禮生讀文,諸親友分別行跪拜禮。富家治喪,設三到五個喪堂,請六至十個禮生,開祭三到五天;縉紳世宦人家,還請縣太爺或舉人點主,「開亂吊」,吃「流水席」。

殯葬 棺木以楠木、紫檀為上,一般人家用杉木。棺木形制以「四匯」(用四大塊整料合成)為佳,通常用「三全」(棺底由三根木料拼成)。棺端分別鐫刻「福」、「壽」二字,棺身全釉黑漆。舊時殯葬,富家須先擇風水、卜吉日。一時難覓福地,則「停柩」待葬;平民則在去世之第三日掩埋。葬前,孝子跪請車夫(八仙)8至16人,所請必諾,不得推辭。葬日清晨,孝子上墳地燒香燭殺雄雞,雙腳下跪,用鋤頭挖地三下,然後將鋤頭從頭頂往後拋去,意為後繼有人。出殯時,已嫁女兒「俵白」,給送葬者每人分發一塊一尺左右的白布(現發毛巾)。五服之內的親人走靈柩前面,親友鄰舍走靈柩後面。行至途中停柩,設案行「攔喪祭」,即「路祭」,由親家行跪拜禮,送葬者齊向靈柩拜別,脫素服返家。然後孝子孝孫繼續扶柩上山,親自抽出扛喪木,俟靈柩落葬,再卸孝還家。

Advertisements

近現代墓式,外表為高1.5米的長方形土堆。穴深1.4米,長2米,寬1米。前牆砌成半圓形,墳門中豎石碑,鐫刻死者世系、姓名、生歿年月日及孝子孫等名字。富家墓前築圍牆,墳門立石框書寫墓聯。山區亦有依山鑿洞將棺推入洞內,再砌以墳門的。墓穴為土、磚、石結構。墓穴左右和男的頭端、女的腳端邊沿均以磚砌牆。寓意男人頭頂青天,女人腳踏實地。棺木入穴,依棺橫拱青磚,再覆蓋泥土,貧窮人家常以土壅石磊,草草掩埋。

復山 次日凌晨,親人穿戴孝服,具香燭紙錢飯餚供品,輕敲鑼鼓上墳地跪拜叩頭,為新墓壓上第一張紙錢,叫做「復山」。

做七 七日後,請道士唱文書,燒靈屋及篾籠(內裝冥錢冥物)追薦亡靈,叫「做七」。一般只做「頭七」,也有連續做「七七」的。

守制 老人去世后,孝子四十九天不得理髮,不得穿紅著綠。古制,孝子守孝三年,這三年中不得婚配,不得應考,不得上任供職。在任官員要向朝庭請假三年,回鄉守制。新年家中上席要立去世者靈位,接受親友拜「新年」。正月十三出燈,農曆六月三十掛衣,七月十五日「燒包」,農曆十月初一打麻糍,「上墳掛掃」。

此後每年的清明節都要去掃墳、大年三十(除夕)清早要去上墳殺雞,年復一年,從不間斷。

新中國成立以後,國家進行了殯葬改革。目前,凡國家公務人員,都按照火葬禮節安葬。農村人的喪葬禮,仍延續舊俗。不過由於社會在發展,時代在前進,隨著人們思想意識的提高,以及家境貧富不同,表現在喪葬禮節上,也就有繁有簡,各有差異。

三、生育

生兒育女是一個家庭的大喜事。在永新民間,婦女懷孕說是「害喜事」,嬰兒降生說是「添喜」,給親友傳送生育信息稱「報喜」,還有做「三朝」喝喜酒等,喜字幾乎貫穿婦女生育的整個過程。

報外婆 舊時,嫁后懷孕,娘家為女兒做「喜事」米果,分送男家左鄰右舍,以示報喜。過去孕婦臨產由「接生婆」接生時,由於沒有助產技術及設備,所以遇上難產,唯有燒香磕頭,束手待斃,別無他法。嬰兒順利落地后,男家備數色菜肴,一壺水酒,所生如系男孩,用紅紙或紅辣椒塞住壺嘴,古稱「弄璋之喜」,所生系女孩則不塞壺嘴,稱「弄瓦之喜」。稟報孩子的外婆。外婆家請嫡親族人吃酒,叫做吃「漿酒」。 現今永新的習俗是不管是生兒生女,都要點放鞭炮,以示慶賀。

做三朝 又叫「湯餅會」,宴請外婆及諸親友。早上以橋木屑、樟樹皮、銃塞、爆竹煮水為嬰兒沐浴,說是浴后孩子膽大,不怕驚嚇。然後,外婆或祖母撐傘遮著嬰兒拜祖宗天地,把取的名字貼於家神下面,求佑長命富貴。外婆送給嬰兒四季衣帽鞋襪,如新生嬰兒軟帽,和尚衣(無領,無鈕扣,以繩帶連繫的小人衣),包裙 ,口涎圍、小鞋襪、尿布等以及銀釧、座椅及風帽飾物「十八羅漢」、「八仙過海」銀像。一般親友送三尺布料及雞、糖、蛋類等。

做滿月 嬰兒出生后滿月時,宴請親戚朋友,給親屬的孩子分送煮熟的「紅蛋」,請理髮師為嬰兒剃頭,因系初次,故叫剃「開發」,賞給理髮師紅包。

抓周:孩子滿周歲,要做「生日」,行「抓周」禮。抓周時桌上置一竹匾,內放糕點、書、筆、印章、算盤、銅錢、化妝品、玩具等,讓孩子任意抓取,以此預卜他長大后的愛好和前程、命運。俗稱「周歲定百歲」。如果抓的是書、筆,就預示將來有志讀書,是位文人學者;如果抓印章,就預示將來要做官,如果抓銅錢、算盤,就預示今後是從商賺錢;如果抓糕點、玩具、化妝品,就預示孩子將來是花花公子,遊手好閒。

坐月子 坐月子,舊時農村婦女生孩子很少去醫院接生,大都是由農村年齡較大有經驗的婦女接生,還有些生育多的家婆直接為兒媳接生。在坐月子期間,在產婦房門上掛一紅布條,示意不讓鄰裡外人入室。同時產婦家大人小孩禁忌不得晚歸。十天後鄰里婦女才可看望產婦和嬰兒。這是由於舊時接生衛生條件差,嬰兒常得「七子風」即破傷風,人們迷信為外人帶來了病魔。現時採取新式接生,多數在產醫院生產,婦幼健康有了保證,這些迷信舊俗逐漸消除。

附:發矇 舊時,富裕人家的男孩一到讀書年齡,即擇日大辦酒席,厚禮聘請名師發矇,行「謁聖禮」。廳前香案設「大成至聖先師文宣孔子文幾」神位,置三牲酒醴,文房四寶。雄雞初唱,點燈、燒香、鳴爆,蒙師領蒙童向孔子神位行三跪九叩禮,蒙童向先生行拜師禮,然後先生用硃筆往蒙童前額一點,領讀《三字經》中「幼而學,壯而行」,「揚名聲,顯父母」二句。接著,受把手教蒙童描紅:「上大人,孔夫子………」,並教讀某年、月、日干支屬相。蒙童熟讀後即席當眾背誦,親友賞給紅包以示獎勵。

新中國成立初,翻身農民的孩子入學,也有延師發矇的,儀式仍舊,內容不同。如點讀文句為「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描紅為「中國共產黨萬歲」,20世紀60年代后,此俗已廢,學齡兒童直接送幼兒園或小學入學。

四、做壽

舊時官紳、富家做壽,大擺宴席,請客送禮,車馬盈門,以彰威勢。民間給老人做壽叫「做生日「,多是後輩念長輩一生勞碌之苦,祝福老人健康長壽。一般不做大的鋪排,只限兒孫至親給老人送壽禮,親人團聚,吃頓好飯,使老人心中愉悅。德高望重者,也有朋友、鄉鄰前來賀壽的。

壽誕:即為生日舉行慶祝儀式,俗稱「做壽」、「做生日」,一般指十年一次的大生日。中、青年生日,沒有請客慶賀之例,俗諺「不三不四「,是說20、30、40不慶壽,逢這樣年庚,只增加一些葷菜而已。40歲不做壽,還因「四」與「死」諧音,做壽不吉利。壽慶通常從50歲開始,50歲為「大慶」,60歲以上為「上壽」,兩老同壽為「雙壽」。兒女們在壽辰日要給父母做壽。諺雲「三十、四十無人得知,五十、六十打鑼通知」。又有「做七不做八」之說。80歲壽辰多沿至下年補行。俗稱「補壽」、「添壽」,也有提前一年慶壽的。凡成年人壽慶,男子「做九不做十」,不計足齡;女子則「做足不做零」;有的地方是男女皆「賀九不賀十」。舊俗還因百歲嫌滿,滿易招損,故不賀百歲壽。舊時凡大辦壽慶,多是富室且有社會地位之家,貧窮人家則不做壽。

壽慶形式:慶壽之家發出請柬,同時布置壽堂,堂前正中掛金色「壽」字,或掛「百壽圖」,兩邊掛賀聯「福如東海大,壽比南山高」。先擺好壽堂,壽辰前一天晚上,紅燭高照,壽翁焚香拜告天地祖先後,端坐上座,受子孫和幼輩叩拜禮,俗稱「拜壽」。壽誕日為正日,清晨,鳴放鞭炮,親族好友登門祝賀,俗稱「拜生日」。至時,壽翁迴避,堂上虛設空座,賀客向虛座行禮,兒孫侍立一旁答禮。

壽宴:先招待雞蛋、茶點、長壽麵。有不少地方,請全村、全族吃壽麵,未到的還送上門。吃壽酒,壽星本人一般不在正堂入座,而是找幾個年齡相仿的老者作陪,在裡屋另開一席。菜肴多多益善,取多福多壽之兆。壽宴過後,壽翁本人或由兒孫代表,向年高輩尊的親族賀客登門致謝,俗稱「回拜」。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