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手錶的自我救贖:指針型智能手錶

傳統手錶的自我救贖:指針型智能手錶

回顧幾百年手錶的發展歷史,從脫胎於鐘錶的懷錶,到佩戴在手腕的機械錶,再到自動校時的電波表。對於很多人來說,因為有了表的記錄,世界變得具體起來。我們佩戴的不是手錶而是未曾經歷的歷史。除了作為時計外,其本身更是被賦予了一種獨一無二的價值。

上世紀70年代的石英危機中,電子錶因其技術及成本的優勢曾經大大震撼瑞士的機械錶行業。

在智能可穿戴蓬勃發展的今天,石英腕錶衝擊傳統製表業的危機是否會再次出現?傳統腕錶的市場份額是否會被智能腕帶產品侵佔?智能手錶是否會引發又一場製表革命?什麼樣的智能手錶能夠真正帶來新的行業用戶價值?

疲軟的傳統手錶行業

曾經的鐘錶盛典Baselworld鐘錶展的規模不斷縮小,從2015年最高峰時的1500家鐘錶品牌,到2017年的1300家,2018年預估跌幅會超過5成,也就是參展的品牌大約只剩600至700家。

Advertisements

2015下半年開始到2016一整年,全球傳統手錶12億支的出口量,具有品牌運營能力的不超過10%,營運數字、銷售量迅速腰斬,鐘錶供過於求都是這時期所面臨的問題。

從Fossil集團、歷峰集團Richemont、斯沃琪集團SwatchGroup到LVMH鐘錶部門無一倖免,其中歷峰集團還祭出回購庫存表的「套路」,讓傷害稍微減少一點。

2017年,仍然延續了2016年的低迷衰退趨勢。瑞士鐘錶工業聯合會(FH)數據顯示,前4個月,瑞士鐘錶出口額同比下降3.6%。

中國傳統鐘錶業更加不容樂觀。

中國傳統鐘錶業在行業中一直逃不開價格便宜、質量差的刻板印象,佔據世界鐘錶產能的85%卻只佔到世界手錶產值的30%。面對智能化浪潮,品牌沉澱尚淺而又腹背受敵的中國鐘錶業暴露在無情的寒風中瑟瑟發抖。1-10月份出口量下滑8%已經算是僥倖了,天王、格雅、羅西尼、依波等國產前幾名品牌為了保住銷量,在京東、天貓上已經降價到500以內開展廝殺,隨著指針型智能手錶颶風199已經從第一代做到第三代,外觀、工藝、材質、智能體驗上均不佔優勢的國內傳統鐘錶為了止住跌勢,價格會進一步下沉,行業洗牌避無可避。

Advertisements

多種跡象已經表明,傳統手錶行業正在走向沒落。傳統手錶曾經以其精緻的外觀和時間積澱下形成的獨特審美底蘊成為人們腕帶產品的首選,靠歷史、靠情懷的傳統手錶還能走多遠

是誰在衝擊著傳統手錶行業?

隨著智能可穿戴市場的崛起,以及用戶消費觀念的升級,人們對腕帶產品有著遠超計時的更多功能的需求。由於腕帶產品具有離人更近、佩戴時間更長的特點,人們對手錶等腕帶產品的要求不再只是提供精確的時間,而是一個比用戶更了解自己的產品,甚至是扮演著用戶數據生活管家的角色。智能腕帶產品的出現正是順應了這一需求,這讓傳統鐘錶更加無所適從。

目前市面上主要的智能腕帶產品形態有,以小米、fitbit等為代表的智能手環,以AppleWatch、三星Watch等為代表的壓縮手機式智能手錶,及以D1、至簡simble、Noerden手錶等為代表的指針型智能手錶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這三種智能腕帶產品形態,誰將帶來行業革命,誰代表真正的用戶需求?

智能手環功能過於單一,終究淪為過渡品

2014年,智能手環進入高速發展期,國內外眾多科技企業爭先發布智能手環新品。曾幾何時,智能手環是真正的兵家必爭之地。

2017年第三季度,智能手環曾經的明星產品Fitbit連續第四個季度出現同比下滑現象,出貨量減少了180萬件,市場份額下降了8.2個百分點。據專業數據公司IDC報告指出,未來四年智能手環產品將保持較低的一位數漲幅。

究其原因,大部分智能手環在感官上給人一種塑料的感覺,透著濃濃的廉價感。雖然具備運動數據監測、睡眠監測等基礎功能,但這些功能過於單一,僅限於簡單的數值呈現,數據無法做到系統的分析,無法為用戶提供數據背後的持續性價值,用戶粘性太低。智能手環作為過渡品終將被淘汰

2017年智能手環市場的不如人意,給傳統鐘錶緩了一口氣

壓縮手機式智能手錶顏值和功能均不在線

數據顯示,從2014年首代AppleWatch上市,瑞士手錶市場曾經連續14個月走低。智能手錶對傳統手錶的衝擊不言而喻。

然而,傳統手錶憑藉其出色的外觀和工藝,壓縮手機式智能手錶想要革了傳統手錶的命,為時尚早

腕帶產品的功能再強大,也無法忽略其作為裝飾品的一面。方屏、塑膠質感錶帶,熄屏時的黑乎乎一片,作為裝飾品存在的腕帶產品就失去了意義,當然無法適用各種應用場景。

雖然為用戶帶來了較高的可玩性和人機交互體驗,相比於傳統手錶,壓縮手機式智能手錶在易讀性方面一直處於劣勢。華麗的液晶屏並不能全天候顯示時間,即使是具有抬手自動亮屏功能,想要點亮屏幕也得擺出一個手錶或手環能夠識別的標準POSE才行。

同時,壓縮手機式智能手錶,狹小的身材,註定無法容納大容量充電電池,續航問題將進一步限制用戶的體驗。

提供的功能既無痛點也非剛需,又無法超越智能手機的體驗。豆腐乾大小的屏幕,完全不是寬大靚麗的手機屏幕的對手。這些立志於取代手機而存在的智能手錶,本身更像是一個笑話。

凡是壓縮手機式智能手錶能幹的,手機都能幹的更好,又何必需要一塊手錶呢?

指針型智能手錶:腕上智能設備的明天

指針型智能手錶的出現,以其傳統手錶的外觀,搭配差異化行為與健康數據服務,一步步侵佔著傳統手錶的生存空間。

告別傳統,留下傳承

一方面融合傳統手錶的工藝與設計,保留其精細的指針之美,讓腕帶產品不會失去其裝飾作用;另一方面則讓傳統手錶不只能計時,讓傳統更好玩,更實用。

以即將登陸京東眾籌的D1智能手錶為例,圓潤的傳統設計,給人一種親和感;指針型的錶盤設計,回歸手錶本質;黑白簡約時尚造型,讓你在商務、運動等多場景任意切換。

保留傳統手錶的外觀造型的同時,搭載PMPD個人行為與健康數據服務系統。以99元親民的價格,讓更多的用戶,在體驗傳統手錶的極致設計的同時,享受智能數據服務給生活帶來的便利。

對於用戶而言如果不能獲取持續數據背後的價值,而僅僅知道穿戴產品監測的數據是沒有多大意義的。穿戴硬體只是一個載體,作為智能產品卻只有記錄數據的功能是遠遠不夠的。以運動場景為例,消費者購買智能手錶是希望能通過自己的運動數據了解自己的身體變化,在此基礎上,給予運動指導、健康指導、對接相應的健康服務,乃至在時間利用、健康管理、生活場景服務等方面得到幫助。

D1引領的指針型智能手錶通過收集、整理、過濾、判斷、分析、反饋、匯總、比照和交互,對個體的效率管理、健康管理、個人偏好、生活工作行為進行統計提煉,提出針對性的意見,為不同的人群不同的場景提供差異化需求服務,為大家帶來更高品質的生活方式。

面對D1這類指針型智能手錶,外觀工藝優勢不再的傳統手錶將何去何從?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