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老師:儒家學問的精華,聖人大智的境界

南師說:

我們必須要回頭反覆慎思,明辨從上以來《中庸》的原文,由它開始提出「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的三句綱要,表示子思所得於父師之教的內明(聖)之學的精闢,然後說到個人學養的日用,是止於至善的中和常住的境界,這才是傳統儒學孔門學問的精華。由此一貫的發揮,說明人性和人倫的大機大用,便是智、仁、勇的三德。換言之,「天命之謂性」是智慧的根源;「率性之謂道」的善行,是仁德的行持;「修道之謂教」,是有勇的功用。由於智德而能證得天人合一的天命之性,由於仁德而能完成人倫大道的功勛,由於勇德而能決斷一切行為,歸於止於至善的果位。但從天性所發起作用智、仁、勇的三德,它在功用和行為的現象上,雖分為三個不同的名詞和作用,事實上,最初的也便是最高最後的根本,統歸於天性之知的智德。

Advertisements

而這個天性之知的智德,它又不同於世俗所說的聰明,古人所謂的聰明,是指一般人的耳聰目明而說,天性之知的智德,它並非完全憑藉後天生理機能的耳目感官而來,所以在上古的文字中,便有用神靈等字義來形容它的作用。……佛學稱成佛之道,便是大智慧的成就。但為了辨別這種超越性的大智,並不屬於世俗的聰明智慧,所以便區別世俗的聰明,叫作「世智辯聰」。把超越性的大智,沿用原始梵文發音,叫作「般若」,這也就同《中庸》開頭所說「天命之謂性」的自性本自具有的知智之性,是一樣的道理。……尤其在《周易Ÿ系傳》上說得更加明白,如「易,無(無)思也,無(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與於此?」因此,我們可以做一結語說:性德之智,智而無智,無智之智,是為大智,用智不如人智兩忘,這便是無上道諦,是大聖人的境界。

Advertisements

——南懷瑾先生《話說中庸》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