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達:《芳華》,讓我歡喜讓我憂

看完早已盼望的熱炒電影《芳華》,我給它打了80分。

這是一部好電影。僅就電影院觀眾看完后,還鴉雀無聲、一動不動地看那長長的片尾,如深陷其中,餘音繚繞。應該說,電影就成功了。

這部電影通過一段特殊年代,一群年值芳華的部隊文工團員,經歷的世事跌宕,愛情衝突,命運變遷,描述了時代對人類個體帶來的多種影響以及人性在其中的多種表現。絕對現實主義、精緻的利己主義、涇渭分明黑白有度的生活弱者、選擇善良甘於奉獻的好人,傲慢粗暴的至惡……通過一系列人物和細節處理,對形形色色的人進行了淋漓盡致的刻畫。告訴人們:決定人生命運的,往往不是其他,而是你做人做事的格局與層次;始終得不到善待的人,最懂得善良的真正含義;人必須足夠善良,才能滄桑歷盡,經受世事磨礪。

雖然寫的是那個年代的部隊文工團,但能夠勾起每一個經歷過那個年代的人的青春回憶,也能給後來者以感悟。人人都有芳華年代,而芳華年代又是最值得回憶的。「悲劇是將人生最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顯然,《芳華》帶給人們的絕不僅僅是一時一事的思考。可以說,這是一個國度的回憶和追思。

作為曾經參加過西南邊境作戰的軍人觀眾,我還要特別感謝馮小剛導演敢於突破多年的「禁區」,讓影片涉獵了發生在改革之初年代的那場局部戰爭。儘管影片中對戰爭的描寫還停留在較淺層次上,還有許多羞羞答答、模模糊糊之處,但這已是很了不起的突破了。影片通過參戰老兵劉峰的遭遇,給予了這部分軍人應有的理解和同情,這同樣也是需要愛心和勇氣的,對此,也應該用雙手予以點贊。

看馮小剛的電影,一直擁有引人入勝、幽默哲思的味道。挑選的演員也多有特色。這部電影也不例外。

那麼,我的「憂」又從何而來呢?咱對電影藝術不是很懂,站在局外人的角度看,我覺得《芳華》起碼有以下幾處敗筆:

一個是影片音樂上明顯缺失。從頭到尾竟沒有獨特的主題音樂和主題曲,全部採用那個時代流行的音樂和歌曲。也許有人會說這是為了突出時代特點和真實性。錯!藝術必須源於生活,高於生活。即便為了真實,可以採取原樂曲的變奏、引申等,不宜照搬照套,原原本本搬上來,這是最省事的懶辦法,屬於炒冷飯,極顯粗糙,近乎盜版裹挾之嫌,使影片藝術水準大打折扣。不可取。

另一個是對戰爭描寫上的缺失。讓人看上去,似乎完全是為了劇情需要,生硬地插上去一段突兀的戰鬥場面。這場戰鬥有點像開玩笑,明顯地因我軍部隊計劃不周,陷入敵人伏擊圈,被對方打得落花流水、丟盔卸甲、血肉橫飛。按照劇情推斷,駝隊送彈藥的任務無論如何是完不成的了。更為不應該的是影片中有台詞竟說:「他(指劉峰)人那麼好,子彈是長眼睛的,不會傷著他……」云云,輕說這是對戰場上的傷員和犧牲的那些烈士們大為不敬,難道被敵人子彈打著或打死的都不是好人嗎?重說是抹殺了戰爭的正義性和非正義性區別。不容許。

再一個就是裡面描寫女文工團員裸體洗澡、梳頭、劈腿等鏡頭似乎多了些、長了些。不免落入「戲不夠,色味湊"的俗套。那個年代的人們,即便是在文工團工作的,也還比較保守,演出的劇目多是《長征組歌》類的,很少有長腿裸露的舞蹈。不可信。

另外,從主旋律的角度看,劉峰傷殘之後做生意小推車被沒收罰款的情節,似乎也還值得商榷。雖然現實中可能這是普遍現象,讓片中人物爆粗口罵一下也確實解恨。但文藝作品不能一味迎合社會上的負面影響,增加人們的敵視仇恨情緒。而應多從正面去引導輿論,更多地表現現實中真善美的東西。不穩妥。

瑕不掩瑜。不管怎麼說,《芳華》,還是一部值得一看的電影。

2017.12.18於北京知行齋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