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這個壓歲錢的故事,紅包就成了俗套

春節了,又到了給親戚朋友家孩子準備紅包的時候,這些年,紅包已經成為一項人情習俗,很多人已經快忘了,包紅包的本意是:壓歲錢。

當大人突然遇上了一個天真無邪的孩子,睜大眼睛問:你為什麼要給紅包呀?

而成年人也搪塞:大人給你的錢,快拿著,留著買好吃的買玩具~

這就遺憾了。

其實,你可以給孩子講一個壓歲錢的故事,讓孩子藉機了解一下傳統文化,也讓你包的紅包不僅是錢,而是對孩子的一份祈福的心意。

關於壓歲錢,有一個流傳很廣的故事。古時候,有一種小妖叫「祟」,大年三十晚上出來用手去摸熟睡著的孩子的頭,孩子往往嚇得哭起來,接著頭疼發熱,變成傻子。因此,家家都在這天亮著燈坐著不睡,叫做「守祟」。

有一家夫妻倆老年得子,視為心肝寶貝。到了年三十夜晚,他們怕「祟」來害孩子,就拿出八枚銅錢同孩子玩。孩子玩累了睡著了,他們就把八枚銅錢用紅紙包著放在孩子的枕頭下邊,夫妻倆不敢合眼。半夜裡一陣陰風吹開房門,吹滅了燈火,「祟」剛伸手去摸孩子的頭,枕頭邊就迸發道道閃光,嚇得「祟」逃跑了。

Advertisements

原來,這八枚銅錢是神仙變的。第二天,夫妻倆把用紅紙包八枚銅錢嚇退「祟」的事告訴了大家,以後大家學著做,孩子就太平無事了。因為「祟」與「歲」諧音,之後逐漸演變為「壓歲錢」。

歷史上的壓歲錢,最早風行與隋唐時代,那時候的壓歲錢並不是流通貨幣,而是特製的壓勝錢,又叫做花錢。

到了明清,「以彩繩穿錢編為龍形,謂之壓歲錢。尊長之賜小兒者,亦謂壓歲錢」。所以一些地方把給孩子壓歲錢叫「串錢」。

到了近代,壓歲錢形式演變為紅紙包一百文銅錢賜給晚輩,寓意「長命百歲」。對已成年的晚輩紅紙包里則放一枚銀元,寓意「一本萬利」。

到了現代,壓歲錢已經變成包進紅包里的人民幣,而最近幾年,微信普及后,給孩子的紅包有些已經變成用微信轉發的紅包。

Advertisements

經過歷時的演進,壓歲錢的寓意從壓祟驅邪,慢慢轉化成一種祈福,祝願孩子在新的一年健康吉利、平平安安,茁壯成長~

古老的傳說遠去,但美好的寓意永遠比錢更重要。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