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媧、盤古、伏羲,本意都是……葫蘆?

一提起葫蘆,估計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葫蘆娃,事實上,不只葫蘆七兄弟,在上古傳說中,華夏民族都是從葫蘆中孕育出來的。

華夏祖先竟是「葫蘆」

我國廣泛流傳著洪水造人的故事,母題基本都是伏羲和女媧兄妹在仇家發動的大洪水中依靠葫蘆成為人類最後的倖存者,然後結為夫婦再利用葫蘆造人。根據聞一多先生的考證:伏=包=匏[páo],羲=㰕[xī],是「瓢」的意思,「伏羲」在上古漢語中就是「葫蘆瓢」;女媧也作「女希」,媧古音「瓜」,「女媧」可以等同於「女伏羲」,二者都是葫蘆化身。而苗族等少數民族傳說中的人類始祖盤瓠[hù],也就是開天闢地的盤古,和伏羲也只是一音之轉,還是葫蘆。


關於葫蘆的這些上古傳說反應了古人熟悉葫蘆的事實。葫蘆(Lagenaria siceraria)是人類最早馴化的植物之一,目前在亞洲、非洲、北美洲等地都發現了數千年前栽培葫蘆的考古證據。關於葫蘆的最初分佈地目前還有爭議,一般認為是非洲。

Advertisements

「多子多福」的短命花

葫蘆是一年生的攀援草本植物,全身布滿細毛,葉片近似心形。葫蘆花是雌雄同株單性花,雌花和雄花都是白色的,不過也不難區分:雄花中央能夠看到黃色的花藥,可以散播花粉,雌花的花托膨大,就是個小葫蘆形。上海的「夜開花」和日本的「夕顏」其實都是葫蘆的栽培變種——瓠子(Lagenaria siceraria var. hispida),得到這倆名字是因為葫蘆花是在夏季傍晚開,第二天中午就蔫了


葫蘆的品種很多,果實的大小和形狀也不同,匏、瓠、瓢等在上古時期泛指葫蘆的字,到了後世逐漸變成分別指代不同形狀的葫蘆。《本草綱目》記載:「長如越瓜首尾如一者為瓠,瓠之一頭有腹長柄者為懸瓠,無柄而圓大形扁者為匏,匏之有短柄大者為壺,壺之細腰者為蒲蘆。」

Advertisements

雖然形狀不同,不過各種葫蘆的內部結構都是一樣的。葫蘆是子房下位,也就是說雌蕊的子房部位完全陷在花托內,並且和花托癒合成一體。成熟后子房壁和花托會發育成葫蘆的外皮,內部絮狀的胎座包裹著大量種子。古代先民把葫蘆當做造人的象徵,據推測就是因為葫蘆的種子眾多,象徵多子多福。葫蘆科的大部分植物都擁有和葫蘆類似的果實結構,這種果實叫做瓠果,嗯……不光科名,連果實類型也用葫蘆當代表。

一匏多用

葫蘆被古人重視的原因還有一個,那就是它一專多能,既能吃又能用還能觀賞,在農業社會中作用很大。我國古人吃葫蘆的文獻記載很多,《詩經》中就有「甘瓠累之」和「七月食瓜,八月斷壺」的詩句;同樣是《詩經》,還有「幡幡瓠葉,采之亭之」,說明古人不光吃葫蘆果,還吃葫蘆葉。

葫蘆必須要嫩的時候才能吃,上海的家常菜「清炒夜開花」是把特別小的嫩瓠子拿來切片炒;北方常見的是葫蘆條,把葫蘆旋成長長的細條晒乾,冬天燉肉吃特別香,這吃法歷史很悠久,最晚在漢朝就已經出現了;日本壽司卷里那種黃色的「干瓢」也是類似的葫蘆干。吃葫蘆時要注意一件事:苦葫蘆不能吃,其中的苦味成分是有毒的葫蘆素,誤食后輕者上吐下瀉,重則有生命危險。

如果沒有及時吃,等葫蘆完全成熟、木質化后就只能拿來做容器了。《禮記》中說男女成婚後,要「共牢而食,合巹[ jǐn ]而酳[yìn]」,「合巹」就是把一個葫蘆破開兩半用線栓一起,新郎新娘各拿一個瓢互相敬酒,表示從今以後就一起過日子了,就算酒里有葫蘆素也得倆人一起中毒(並不是)。再後來,「合巹」就成了結婚的同義詞

如果不把葫蘆切開而是從果柄處掏空胎座和種子,那還能做成水壺或者酒壺。說著簡單,實際上還挺麻煩的,因為葫蘆口小不好掏,如果留下一點點瓤,將來就會讓酒變得渾濁發苦,現在大規模生產時一般採用酶解法。傳統做法是水煮或者把葫蘆浸在水中自然腐爛后再用各種工具慢慢掏,我的經驗是把小螺母扔進葫蘆里使勁搖晃。葫蘆木質化的果皮其實會滲水,所以還需要做好防滲措施,效果最好的方法是在內部滾一層大漆,蜂蠟也可以;日本的傳統手法是用柿澀,也就是含有豐富鞣酸的生柿子發酵液。

葫蘆不光可以裝酒還能裝葯,是道教的一個重要文化符號,壺中仙「懸壺濟世」的故事廣為人知,玩過《軒轅劍》系列遊戲的人肯定不會忘記煉妖壺和壺中世界吧?雖然遊戲中的煉妖壺是個瓷壺模樣,但實際上在古代應該是一個葯葫蘆。

葫蘆既象徵多子,又與「福祿」諧音,在民間藝術中也很常見,京津一帶自古就有玩賞葫蘆的習慣,用來把玩的小葫蘆是葫蘆的另一個栽培變種Lagenaria siceraria var. microcarpa。葫蘆還能掐出或者烙出各種圖案,這類玩賞葫蘆統稱「匏器」,是文玩領域中為數不多的既有意思又經濟環保的門類。葫蘆在日本也是吉祥的象徵,三個葫蘆寓意多子,六個葫蘆寓意祛災;豐臣秀吉的馬印「千成瓢簞[dān]」,就是插在一起的一堆葫蘆,現在還能在大阪看到這個標誌。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