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朱公的理財和生意經

范蠡

中國春秋後期越國名臣。字少伯。楚國宛(今河南南陽)人。精通韜略,足智多謀,拜為大夫。勾踐三年(前494),吳王夫差大破越軍,勾踐偕妻等入吳稱臣。范蠡亦作吳國人質2年。歸國后,輔佐勾踐卧薪嘗膽,圖強雪恥。經過10餘年努力,越國終於轉弱為強。勾踐十五年,吳王夫差率精兵北赴黃池(今河南封丘西南)會盟諸侯,留太子與老弱守國。在范蠡建議下,勾踐發兵伐吳,襲破吳都(今江蘇蘇州,殺吳太子。勾踐二十四年,越軍在圍吳都三年後破城,夫差自殺。越國終於吞併吳國。范蠡在滅吳后,決計激流勇退,乘舟浮海到達齊國,定居於陶(今山東定陶縣),改稱鴟夷子皮,又改名陶朱公,以經商致富。他的理財和經商經驗對後人仍有借鑒意義。

泛舟江湖

Advertisements

陶朱公著有《陶朱公理財十二則》內容如下:

能識人:知人善惡,賑目不負。

能用人:因財器便,任事可賴。

能知機:善貯時宜,不致蝕本。

能倡率:躬行以率,觀感自生。

能整頓:貨物整齊,奪人心目。

能敏捷:猶豫不決,到老無成。

能接納:禮義相交,顧客者眾。

能安業:棄舊迎新,商賈大病。

能辯論:生財之道,開引其機。

能辦貨:置貨不拘,獲利必多。

能收帳:勤謹不怠,取討自多。

能還帳:多少先後,酌中而行。

西施綄紗

根據陶朱公的經商思想加工整理而成的《陶朱公生意經》,又稱《陶朱公商經》、《陶朱公商訓》或《陶朱公經商十八則》,至今仍在 山東 定陶一帶流傳。 《陶朱公生意經》內容如下:

生意要勤快,懶惰百事廢。

用度要節儉,奢華錢財竭。

Advertisements

價格要證明,含糊爭執多。

賒欠要證人,濫欠血本虧。

貨物要面驗,濫入質價減。

出入要謙慎,潦草錯誤多。

用人要方正,歪斜託付難。

優劣要細分,混淆耗用大。

貨物要修正,散漫查點難。

期限要約定,馬虎失信用。

買賣要隨時,拖延失良機。

錢財要明慎,糊塗弊端生。

臨事要盡責,委託受害大。

賬目要稽查,懈怠資本滯。

接納要謙和,暴躁交易少。

主心要寧靜,妄動誤事多。

青銅器

作為歷史人物,范蠡一直受到歷代史學家的關注。關於對他的評價,有兩個問題值得注意。第一,歷代統治者並沒有大張旗鼓地宣揚、表彰范蠡,為什麼?因為范蠡不是忠臣,他見機行事,巧妙脫身,這在統治者看來,不夠忠心耿耿,既然不是忠臣,故范蠡的名氣似乎比不上諸葛亮、岳飛。

其實,范蠡功成名就,急流勇退,見好就收,正表現了他的人生智慧。古代的不少忠臣在政治漩渦中打拚,氣節雖高,但常常成為政治鬥爭的犧牲品。所以對統治者表彰的「忠臣」要做具體分析。比如,范蠡的好友文種沒有看透勾踐,結果被殺,不就是慘痛的教訓嗎?在對范蠡的評價中,多在謀略這一層面上。如班固《漢書·古今人表》中范蠡被列為九等人的第三等——智人。上面是聖人和仁人。智人,有智慧有謀略之人。三國人劉邵在《人物誌》中則把范蠡列為術家。說:「思通道化,策謀奇妙,是謂術家,范蠡、張良是也。」古往今來,許多人都把范蠡作為謀略家看待。

首先,范蠡搞經濟不是盲目出擊,而是精心選擇地點,充分發揮自然環境的優勢,以求最好的經濟效益。他離開越國后,來到齊,《史記》稱「齊地帶山海,膏壤千里,宜桑麻。」具有良好的從事生產的條件。范蠡就充分利用齊地的資源和環境,帶領全家人,「耕於海畔,苦身戮力」,多種經營,「父子治產,居無幾何,治產數十萬。」范蠡從越國的上將軍一變而為勞動者,在官為本的時代,多少人仰慕高官厚祿,而范蠡坦然改變身份,潛心從事生產,埋頭苦幹,迅速致富,對傳統觀念作出了大膽的挑戰,僅此一點對後人的啟迪是極其深刻的。其次,范蠡豐富的經商理念,對今天發展市場經濟,有一定的指導意義。比如,范蠡主張把握商機,侯時轉物。他遵循經濟豐歉循環論經商,提出「待乏論」,不要人等貨,應讓貨等人。要準備別人沒有的或想不到的貨物,這樣才能在市場上佔據優勢。再比如,范蠡主張「逐什一之利」,薄利多銷,不求暴利,這符合中國傳統思想中經商求「誠信」、求「義」的原則。

古代錢幣

范蠡無論從政、治國、經商都是成功者。探究其成功的原因,我認為就他個人而言,范蠡既擁有古代儒家治國平天下的遠大抱負,也有道家順應自然大道的豁達人生觀,儒道互補,外道內儒,順應自然,所以他無論是在從政還是經商中都保持了心態的平和、淡定。也留下許多感動人心的傳說。

清代錢幣

范蠡與陶朱坑

楠溪江邊的碧蓮白泉鄉前山,有個山頭嶴窟。相傳在春秋戰國時期,勿曉得從哪裡搬來了一個大戶人家,在山坳里揀塊地方砍樹造屋,居住下來。家長是個名叫陶朱的老人,他心地很好,常常做好事,大家都尊敬他,稱他為陶朱公。

陶朱公一日三件事,寫書、練武、養雞。他和家人在那裡挖了三十來條溝,每條溝有十來丈長,三四尺寬,一尺來深。挖好后,放上柴草,蓋上細泥,飼養白蟻。白蟻養起來后,把雞放到溝里吃。雞長得又大又肥,蛋又下得很多。

每逢青黃不接時候,陶朱公常常到外坳、長坦一帶看看山下幾個村莊,哪一戶屋頂上若升不起炊煙,就把糧食、雞蛋送去。

一年秋天,雨水好,糧食豐收。村民們備了許多禮物送給陶朱公,沒料到來到他家時,整座屋裡沒有一個人。大家奇怪了,一打聽,才曉得陶朱公早已搬到別地去了。

後來,從外面歸來的生意人說,陶朱公就是越王勾踐的大夫范蠡。當越王勾踐帶兵打敗吳王夫差后,范蠡辭官隱居深山,養養雞、種種田,過起神仙生活來了。後來,勿曉得為什麼,他又帶著一家人搬到別地去。白泉村的們,為了感謝陶朱公的恩德,就把他隱居過的地方起個名,叫做陶朱坑。

政通人和

作為一代商聖,范蠡的經營思想非常豐富,對於我們今天建設小康社會,發展經濟,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風調雨順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