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性關節炎診治及康復訓練

什麼是骨性關節炎?

骨性關節炎(osteoarthritis,OA),老百姓俗稱骨刺。是多發生於中年以後的慢性、退行性關節病,多累及手部小關節及膝關節,如手指關節。是一種以關節軟骨進行性損害、骨質過度增生、僵硬、肥大變形和關節腫痛活動受限為特點的常見風濕病。

一般認為與衰老、創傷、炎症、肥胖、代謝障礙和遺傳等因素有關。

骨性關節炎疼痛有哪些特點?

1疼痛與活動有關

開始時多為輕至中度間歇性鈍痛。休息時緩解,活動時疼痛加重。病情嚴重時疼痛可呈持續性,甚至出現撕裂樣或針刺樣疼痛。

2關節負重有關

關節負重時疼痛明顯,疼痛緩慢發展,後期休息時也痛。

3炎症期特點

夜間常被痛醒是炎症階段最明顯的特點,局部皮膚溫度可增高,發紅。

Advertisements

4局部關節反應

局部關節腫脹、壓痛,晨僵,活動后緩解。活動時關節常出現彈響、關節絞鎖。

治療骨性關節炎有哪些常用藥物?

1控制癥狀藥物

遵醫囑可選用以下藥物,包括:

(1)單純止痛藥:如對乙醯氨基酚,每天400mg,口服。

(2)非甾體抗炎葯:如雙氯芬酸鈉,25~50mg,口服,每天3次;或雙氯芬酸鈉乳膠劑外用。該類藥物對骨性關節炎的疼痛、腫脹、腔內積液及活動受限有較好的治療作用。

(3)糖皮質激素:此類藥物不作首選葯,對腫脹明顯的關節,必要時可予關節腔內局部注射糖皮質激素。

2改善病情的藥物和軟骨保護劑

(1)維骨力:

314mg,每天2~3次。

(2)骨重吸收劑:

如阿倫磷酸鈉(福善美)10mg,每周1次。

(3)透明質酸:

Advertisements

只用於關節腔注射,其具有增加滑液黏性,維持軟骨細胞周圍環境和保護軟骨的作用。

關節腔穿刺常用部位?穿刺后應注意什麼?

1.穿刺進針部位

包括:髕外上方、髕內上方、髕下外側、髕下內側等處。

2.穿刺后注意事項

(1)注射后2~3天內卧床休息,減少下地活動,以減輕膝關節的負重。

(2)注射后2~3天內不能洗澡,以防穿刺處感染。

(3)如有疼痛反應,NSAIDs口服治療,緩解疼痛。

骨性關節炎有哪些物理治療方法?

物理治療包括水療、針灸、按摩、熱敷和微波治療等。微波治療有止痛、消腫和改善局部血液循環的作用。

骨性關節炎患者必須卧床休息嗎?

急性期患者應卧床休息,減少活動;癥狀輕微或無癥狀者,無需特殊處理。

骨性關節炎患者活動時有哪些注意事項?

散步或游泳等活動能增強患者的耐力和日常活動能力,有利於消除患者的抑鬱和焦慮情緒。

為保持關節活動度,可進行關節的非負荷性屈伸和旋轉等運動。勿做劇烈運動如跳高,跑步等。為防止關節僵硬,在炎症減輕后可做下蹲活動。

骨性關節炎如何減輕膝關節負重?

(1) 肥胖者要減輕體重;

(2) 髖或膝關節受累者,應避免過久站立或長距離步行;

(3) 高齡患者應用手杖,尤其上下樓梯時用手杖可減輕因負重而造成的疼痛;

(4) 若慢性損傷與職業有關,應調換工作。

骨性關節炎患者該如何保護關節?

關節部位注意保暖,避免潮濕、寒冷、多風的環境,注意保護關節勿受凍。穿平跟軟底鞋以減輕對膝關節的衝擊。

長按下方二維碼\下載康復匯APP\立刻收穫驚喜

本文系微信公眾平台「康復匯」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繫授權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