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吉:未必能延大鼠的壽,人就更別提了

文:游識猷

12月5日,廣葯集團董事長李楚源在出席《財富》大會時發布了一個驚天消息: 「國家863計劃研究結果表明,喝王老吉可延長壽命大約10%。」

微博截圖

不會吧?又來?

這條「延壽」消息,其實王老吉4年前就已經發過了——早在2013年6月,廣葯就曾經在廣州東方賓館開了個《諾獎得主攜手SGS啟動王老吉涼茶國際標準研究暨王老吉涼茶國家863計劃最新科研成果發布會》,會上宣布:王老吉涼茶能延壽。近2年前,2016年1月7日,王老吉又在自己官網上發了一條《王老吉成立國內首個大健康研究院,發布國家863計劃突破性成果,王老吉涼茶具有延長壽命的作用》,內容和這次一模一樣。

這次唯一不一樣的,是深圳華大CEO尹燁趕緊跑出來澄清。他在微博上表示自己並沒有所謂的高度認同,只是「禮節性點個頭」,「不代表認可此結論」。

難怪尹燁要急著撇清,畢竟所謂「延壽」是延大鼠的壽,而不是人壽。

仔細再看,王老吉不但沒有延人壽的證據,就連「延大鼠壽」這個結論,都十分可疑。

王老吉不能延人壽

王老吉所說的「863計劃」,指的是課題編號為2010AA023001的「功能性食品安全評價因子研究項目」,這個項目主要在研究功能食品的安全性, 跟王老吉有關的部分是王老吉的安全性實驗,主要是觀察老鼠吃了王老吉以後,會不會死,會不會生癌,會不會流產或畸胎。

當年參與這個項目的廣東疾控中心衛生毒理所主任黃俊明在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就表示,「實驗的主要目的就是看長期服用涼茶的大鼠會不會出現慢性中毒甚至死亡的情況」。

也就是說,「延壽」壓根不屬於863計劃的研究範圍。

不屬於就不屬於吧,安全性研究收穫延壽結果難道不是意外之喜?那可不是這樣。如何給動物延壽是個很複雜的話題,需要專門的實驗設計,其他實驗的意外結果固然可以作為未來研究的引子,但絕不可能像王老吉宣傳的這樣,直接變成板上釘釘結論了。

更何況即使能延大鼠的壽命,也不等於能延人壽啊!

動物身上的實驗結果,作為一個初步參考,只可用於指導後續人體試驗的方向,絕不能直接把結論照搬到人類身上。

一般來說,安全性實驗——也就是吃了會不會死會不會生病——在動物身上的參考性比較大。畢竟這種實驗看的是破壞性,破壞這種事情在人和老鼠里差別比較小。你一鎚子掄下去,人得死,老鼠也得死(但更遠的動物就不好說了,比如蚯蚓就不見得會死)。當然不能說對老鼠安全的對人也絕對安全,但至少老鼠實驗還算是很重要的佐證。

可是功效性實驗——也就是吃了會不會有利健康——就大不相同了,這裡動物實驗參考性就很有限。畢竟這是建設性的事情,差異太大,有些人聽巴赫心情愉悅,另一些人聽了就只想睡覺,何況老鼠呢!所以FDA在審核食品和膳食補充劑功效的時候,根本不認可動物實驗。你老鼠身上做得再好,也只能作為你和你同行研究的參考,而不能向外推廣成結論。

而在延壽領域,這個問題就更極端了。舉個例子,節食。節食能延壽的證據,在動物身上已經相當多。杜克大學的研究者曾在秀麗隱桿線蟲上發現,控制熱量攝入(也就是節食),能把這種蟲子的壽命變成原來的兩倍——這可比「增加10%」強太多了。在某些品系的小鼠身上,也得到了節食能延壽14%~45%的結果。

然而,也有研究發現,某些品系的小鼠壽命就不受節食影響,比如DBA/2的雄鼠。在ILSXISS第114株小鼠身上,節食甚至縮短了它們的壽命。這可都是同一物種,都是小鼠,還能做出不一樣的結果。而2012年的一篇《自然》論文又發現,節食無法延長恆河猴的壽命。

儘管已經有了許多「節食延壽」的動物證據,然而相反的動物證據也存在,高質量的人類研究還不足,因此,科學界依然不敢斷言「節食能讓人類延壽」,也沒有將節食作為給大眾的健康建議。

王老吉的大鼠實驗,既沒有發表經同行評議的論文,又沒有其他實驗室進行驗證,更沒有人類研究結果。沒有證據支持的時候,就默認為不存在功效。基於現在證據缺乏的狀況,完全可以說,王老吉無法延人壽。

其實,在王老吉那個863計劃的最終報告《功能食品安全性評價與功能因子關鍵檢測技術》里,還有這麼一段話——

「通過本次研究,得出以下結論:廣東、肇慶兩地涼茶的知曉率及飲用率較高,居民具有一定的涼茶知識,且涼茶的接受度較好;對長期飲用涼茶與不飲用或很少飲用涼茶的人對比研究發現,其疾病狀況、常見癥狀發生狀況間並無顯著差異……」

既然「疾病狀況無顯著差異」,就等於說,長期飲用涼茶根本沒有提升人的健康。

說實話,這比綠茶、咖啡的結果要差多了。這兩種飲品降低人疾病發生率的研究可是滿坑滿谷呢。

王老吉真能延大鼠壽嗎?可疑

王老吉第一次公布大鼠延壽消息,是在2013年。4年過去了,論文呢?

沒有。「大鼠延壽」論文至今沒有發表在任何靠譜期刊上。

只能分析相關資料,來看看這個大鼠實驗的一些細節。

首先,關於延壽10%的結論,廣東疾控中心衛生毒理所主任黃俊明是這麼說的,「實驗結果是在課題組內通報的,沒有對外發布。至於10%是怎麼算出來的,這要問王老吉才知道,他們有他們的演算法」。

等於在說,延壽結論不關課題組的事,不是課題組的演算法,我們是不認的。

而王老吉官網是這麼寫的:「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承擔了國家863課題功能性食品安全評價因子研究項目。課題組按照國家標準和美國FDA標準的要求,通過老鼠樣本進行為期3年的安全性系統研究,發現王老吉涼茶實驗組的動物存活數和預期平均存活時間均高於對照組,其中給予王老吉涼茶2.90g/kg BW雌性大鼠實驗組的統計存活時間為708.2天,而對照組雌性大鼠統計存活時間為675.1天,高出33.1天,差異明顯,證明了長期飲用王老吉涼茶具有延長動物壽命的作用。」12月6日廣葯集團對媒體的回應中提到,實驗中用到的大鼠是「576隻」。

……等等,33.1/675.1=4.9%,這才不到5%啊,是怎麼變成10%的? 四捨五入成一個億好不好?

不管怎麼說,有幾個關鍵詞:708.2天,雌性大鼠,2.90g/kg BW ,576隻。接下來一一分析。

問題1:大鼠應該活幾天?

對照組大鼠活了675.1天,涼茶組活了708.2天。看上去不錯,然而有個問題——大鼠正常情況下應該活幾天?

事實上,黃俊明自己接受採訪時說了,「大鼠的平均壽命是相對固定的,一般就是兩年到兩年半」,也就是730~912天。

等等,怎麼養了半天,吃王老吉的大鼠根本沒活到大鼠正常的平均壽命啊!這說明就連對照組的大鼠都沒好好養啊,結論能信嗎?假如鬧了半天是對照組大鼠平時營養不良,喝了王老吉補充了糖分才延壽,那可就成大笑話了。

好吧,不要總是以最大惡意揣測人,可能黃俊明這個數字只是說的一般情況,而沒有考慮到具體種系問題。畢竟不同大鼠的種系,壽命不一樣。那王老吉的實驗用的是什麼大鼠呢?

通過搜索,可以查到三篇與這個863計劃相關的論文,分別是《王老吉涼茶對高脂膳食餵養小鼠氧化應激狀態的影響》,《王老吉涼茶遺傳毒性和致畸作用實驗研究》,和《王老吉涼茶急性經口毒性和30d經口毒性研究》。氧化應激那篇,只用了Balb/c小鼠,沒有大鼠。遺傳毒性那篇,用了NIH種小鼠和SD大鼠。經口毒性那篇,用了NIH種小鼠和SD大鼠。

從這些論文猜測,王老吉說的大鼠,可能是SD大鼠,也就是斯-竇氏大鼠(Sprague Dawley rat)。這是一種特別容易長腫瘤的大鼠,大概從五周大開始就會長腫瘤。活到老時,雄鼠大概有70%~76.7%幾率得癌,雌鼠大概有87%~95.8%的幾率得癌症。因為這種大鼠很容易得腫瘤,所以對致癌物也特別敏感,於是常常被拿來做毒理學實驗。

2001年有篇論文總結,SD大鼠的平均生存期大概在89周~105周,也就是623天~735天。

SD大鼠平均生存期確實較短。圖片來源:janvier-labs.com

如果王老吉壽命實驗確實是SD大鼠的話,那喝涼茶的大鼠壽命倒確實是落在了區間內,然而,708天也依然沒有達到這種大鼠的最佳水平。

再舉個例子,塞拉利尼(Gilles-Eric Séralini)2014年那篇很坑的、現已撤稿的「轉基因玉米導致大鼠腫瘤」研究,用的也是SD大鼠。單看塞拉利尼的原始數據,他養的對照組SD雌性大鼠在實驗前有8周大,在實驗期間活了701±20天,也就是說,壽命是757±20天。

比起一篇已經被撤稿的論文,王老吉大鼠不但沒有活過人家,而且也沒有給出數據分析應有的誤差範圍。由於王老吉沒有給出實驗的原始數據,也沒有給出數據的統計分析,33天的壽命差異到底是不是顯著,在統計上有沒有意義,這些都不能確定。

問題2:雌性大鼠延壽了,雄性大鼠去哪了?

看結論,不但要看公布了哪些結論,還要看有哪些結論應該公布而沒有公布。

再回來看《王老吉涼茶遺傳毒性和致畸作用實驗研究》和《王老吉涼茶急性經口毒性和30d經口毒性研究》。

在這兩個用到大鼠的論文里,是不是只用了雌性大鼠呢?

並不是。

遺傳毒性論文里,要研究的孕鼠肯定是雌鼠。然而,論文里也提到「選用9~10周齡性成熟SD雌鼠60 只,雄鼠30隻」,雄鼠是用來合籠交配的。

而經口毒性研究里這麼寫,「80隻60~90g SD大鼠,每組20隻,雌雄各半。」

既然實驗里雌雄都有,為什麼王老吉單單挑了雌性大鼠壽命出來講呢?

一個可能是,喝涼茶的雄性大鼠壽命反而縮短了;如果雌雄大鼠都算上,喝涼茶要麼無延壽,要麼反而減了壽。

問題3:為什麼是2.90g/kg BW?

2.90g/kg BW里的BW是體重的縮寫,意思是,如果一隻大鼠體重有1千克,那麼它就要吃2.9克的涼茶。

黃俊明接受採訪時說,在實驗過程中,樣本組的大鼠被分為三類,分別以低劑量、中劑量、高劑量的涼茶樣品或原材料餵養,另外對照組的大鼠以正常的飼料餵養。

兩篇論文也證明了黃俊明的說法。在遺傳毒性論文里,這三個劑量組分別是1.63、3.25、6.50g/(kg•BW);而在經口毒性論文里則分別是 1.88、3.75、7.50g/(kg•BW)。

請注意,王老吉公布的2.90g/kg BW這個數字,並沒有出現在以上論文中。它介於低劑量和中劑量之間。

大膽猜測一下,一個可能是,高劑量組的雌性大鼠,養到最後要麼無延壽,要麼反而減了壽。因此,選取了數據比較好看的低劑量和中劑量組雌性大鼠,然後再把兩個劑量一平均,數字差不多就在2.9。

問題4:576隻,真有那麼多嗎?

實驗樣本數很重要。樣本大,就不容易出現那種「隨機誤差導致的結論」。

如果這576隻大鼠,是直接分為兩組,每組288隻,一組不吃涼茶,一組吃2.9 g/(kg•bw)的涼茶。那麼這個樣本量還是不小的。不過,樣本真有那麼大嗎?

怎麼推測?還是老辦法,看已發表論文。

在遺傳毒性論文里,「SD雌鼠60隻」,被隨機分入4個組,陰性對照組、低劑量組、中劑量組、高劑量組。經口毒性論文里,「80隻60~90g SD大鼠,每組20隻,雌雄各半」。

兩個研究里一共用了140隻大鼠,具體到每個分組,一般是20隻。這140隻大鼠,都沒有活到兩年多,遺傳毒性的孕鼠懷孕20天後被處死,經口毒性的大鼠餵養30天後被處死。

而王老吉的576隻大鼠里,有沒有包含這140隻呢?

一種可能是,沒有包含。然而,發論文的研究每組才用區區幾十隻大鼠,不發論文的研究居然每組用了幾百隻大鼠,實在是不太合理。

另一種可能是,包含了。整個課題所有實驗用到的大鼠,統統計算在內是576隻,而王老吉所謂的活到兩年多的大鼠究竟有幾隻?樣本量多大?就只有王老吉自己知道了。

結論

總而言之,就目前的資料來看,王老吉不能延人類的壽命,不但如此,王老吉還可能挑選數據,硬造出「大鼠延壽」的結論。

如果王老吉認為自己的結論經得起考驗,大可以拿出原始數據,或者發表經同行審議的論文。而不是這樣自己宣布「延壽」。

要知道,考試時,只給最後答案,缺乏中間步驟,是不能得分的。(編輯:Ent,odette)

參考資料

  1. 功能食品安全性評價與功能因子關鍵檢測技術詳細信息 . (2013). Nstrs.cn.

  2. 對話863計劃參與者:課題組沒給出喝王老吉延壽10%結論. 澎湃新聞-The Paper. (2017). Thepaper.cn.

  3. 譚劍斌,黃俊明,趙敏,張靜,黃曉丹,陳壁鋒,朱煥容,楊杏芬. 王老吉涼茶遺傳毒性和致畸作用實驗研究[J]. 華南預防醫學,2013,39(06):84-89.

  4. 張夢嬌,楊杏芬,趙敏,紀桂元,黃俊明,黃曉丹,譚劍斌,朱煥容,黃芮,蔣卓勤. 王老吉涼茶對高脂膳食餵養小鼠氧化應激狀態的影響[J]. 華南預防醫學,2014,40(01):78-81.

  5. 譚劍斌,楊杏芬,黃俊明,陳壁鋒,趙敏,張靜,李欣,李文立,王鳳岩,黃建康. 王老吉涼茶急性經口毒性和30d經口毒性研究[J]. 華南預防醫學,2017,43(05):429-433.

  6. Nakazawa, M., Tawaratani, T., Uchimoto, H., KAWAMINAMI, A., UEDA, M., UEDA, A., ... & SUMI, N. (2001). Spontaneous neoplastic lesions in aged Sprague-Dawley rats. Experimental animals, 50(2), 99-103.

  7. Schindler, A. J., Baugh, L. R., & Sherwood, D. R. (2014). Identification of late larval stage developmental checkpoints in Caenorhabditis elegans regulated by insulin/IGF and steroid hormone signaling pathways. PLoS genetics, 10(6), e1004426.

  8. Mattison, J., Roth, G., Beasley, T., Tilmont, E., Handy, A., & Herbert, R. et al. (2012). Impact of caloric restriction on health and survival in rhesus monkeys from the NIA study. Nature, 489(7415), 318-321. doi:10.1038/nature11432

  9. Swindell, W. (2012). Dietary restriction in rats and mice: A meta-analysis and review of the evidence for genotype-dependent effects on lifespan. Ageing Research Reviews, 11(2), 254-270. doi:10.1016/j.arr.2011.12.006

本文版權屬於果殼網(guokr.com),禁止轉載。如有需要,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