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茶文化的起源

武夷山是武夷岩茶的故鄉,是我國著名的風景區,也是全國重點產茶縣之一。武夷岩茶向來以質量而聞名世界。近年來,武夷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茶產業,把茶產業列為武夷山市的主導產業,藉助武夷山「世界雙遺產地」、「旅遊勝地」的優勢,將茶產業與旅遊業緊密結合在一起。

武夷岩茶歷史及其發展

據當代茶葉專家陳椽等考證,我國茶葉在二世紀時由西南向東南傳播,不久武夷山就有茶了。武夷岩茶最早被人稱頌,可追溯到南朝時期(公元479-502年),而最早的文字記載見之於唐朝元和年間(公元806-820年),孫樵在贈送武夷岩茶給達官顯貴的一封信札中寫道:」晚甘侯十五人,遺侍齋閣。此徒皆乘雷而摘,拜水而和。蓋建陽丹山碧水之鄉,月澗雲龕之品,慎勿賤用之!」孫樵在這封信中,把出產在」建陽丹山碧水之鄉」的茶,用擬人化的筆法,美稱為」晚甘侯」,」晚甘」,甘香濃馥,美味無窮之意。」侯」,乃尊稱。」碧水丹山」是南朝作家江淹對武夷山的贊語。當時崇安縣尚未建置,武夷山屬於建陽縣,故信中稱」建陽丹山碧水」。因此說孫樵所送的茶乃武夷山所產。從此,」晚甘侯」遂成為武夷岩最早的茶名。

北宋太平興國初年,朝廷特置龍鳳模印,遣使到建州,監造團茶以別一般的庶飲,龍團鳳餅從此誕生。當然也包括產於碧水丹山的武夷奇敬。由於當時崇安尚未建縣,而建州的州治建安縣已為人們所熟知,所以龍鳳團茶也稱為北苑茶。北宋淳化五年(公元994年),崇安縣正式建縣,武夷山逐步走向興盛,文人墨客,達官顯宦,釋家羽士紛至沓來,名聲日高,武夷漸脫」北苑」之統稱而獨步傲立於茶壇,加之詩人的吟詠,武夷岩茶的名氣大盛。民國《崇安縣新志》載:」宋時范仲淹,歐陽修,梅聖俞,蘇軾,蔡襄,丁謂,劉子翚,朱熹等從而張之,武夷茶遂馳名天下。」蘇軾在詠茶詩中寫道:」君不見武夷溪邊粟粒芽,前丁后蔡相籠加。爭新買寵各出意,今年斗品充官茶…」 。

宋朝南渡以後,來武夷山遊覽,講學,隱居者日增,武夷山極為興盛。儒家羽士,文人墨客,薈萃山中,鬥茶品茗,以茶論文,以文論道,極一時之盛,茶事因之興旺。著名詩人陸遊到此贊曰:」建溪官茶天下絕」。(按,建溪起源於武夷山,流經崇安,建陽至建甌。建溪泛指該三縣。)從這詩里,足證武夷茶新軍突起,已與北苑茶同負盛名。朱熹在隱屏峰下構築精舍,著書立說,授經講學,聚友品茗,可謂是山中大隱者,頗具雅興,他利用九曲溪上的一塊有罅隙的天然石頭當茶灶,以倡導茶事,並詠詩曰:」仙翁遺石灶,宛在水中央。

宋時,由於地主官員的爭寵,武夷岩茶名聲日高,已悄然進入京都皇室,但真正列為貢御之品而生製作的還在元,明兩朝。

元大德六年(公元1302年)在武夷山九曲溪之第四曲溪畔的平坂之處創設了皇家焙茶局,稱之為 「御茶園」 它前後經歷255年。它的興廢,引起了後人的深深喟漢。編纂《武夷山志》的清人董天工在《貢茶有感》中寫道:」武夷粟粒芽,採摘獻天家,火分一二候,春別次初嘉;壑源難比擬,北苑敢矜誇。貢自高興始,端明千古污。」御茶園精製貢茶,取悅天子,源於進獻貢茶的北宋蔡襄(曾任端明殿學士),其造成加重茶農負擔,理應受到抨擊。但由於御茶園悉心栽培和精工製作貢茶,使武夷岩茶品質益精,影響日大,獨秀於茶壇,稱雄於建州,為世人青睞,被皇帝天子所確認,進一步確定了武夷岩茶正統的高貴地位,其客觀功績是不可磨滅的。

武夷岩茶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唐代已有武夷茶的記載。宋代,武夷茶已成為皇室貢品。元代開始,朝廷在武夷山創辦御茶園,督制貢茶。十七世紀,武夷岩茶開始遠銷歐美,受到上層社會的寵愛。1762年,瑞典植物學家林奈氏在《植物種類》中,就把「武夷種」(VAR BOHEA)作為中國茶葉的代表,一直沿用至今。一千多年的茶事活動,不僅在武夷山留下御茶園遺址、遇林亭窯址和隨處可見的古茶園、古茶廠遺迹,並創立了獨特的制茶、飲茶、茶藝表演,成為武夷山文化遺產的重要內容之一。

武夷岩茶與朱子理學

武夷山與朱子理學有首不可分割的聯繫。朱子理學在武夷山孕育、形成、發展。朱熹從14歲到武夷山,直到71歲去逝,在武夷山從學、著述、授徒、生活50餘年。朱子理學在這裡萌芽、成熟、傳播。

理學家朱熹不僅愛武夷山,更愛武夷茶,並且精於茶道,他在武夷山水簾洞三賢祠前有朱子楹聯一副:「山居偏隅竹為鄰,客來莫嫌茶當酒。」表現朱熹隱居武夷時以茶待客的日常生活起居。

儒家思想倡導的,崇尚節儉、以儉育德,與中國茶道精神的精義,以茶崇儉、以儉育德,不謀而合。「啜苦勵志,咽甘報國」代表了茶人以愛國主義為人生價值的崇高品格,也成為儒家關於人的人生價值的重要思想內容。

茶中蘊和,茶中寓靜。茶的「和、靜」的稟性,正是儒家所追求的一種崇高的思想境界。品茶的特有的氛圍能使人沉靜,把心放在閑處,從而使人可以冷靜地處理日常事務。中國人尊崇孔孟之道,尊儒學,重禮教。

茶道強調了茶對於人格的自我完善性的重要性。品茶一旦上升到了與人格節操相對應的高度,也就是對茶的清淡寧靜品格的欣賞十分和諧的統一起來了。人品和茶品的高度統一,就無意中達成心靈與自然的自然契合,這正是儒家所要求的「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朱熹集理學之大成,創閩學,繼承和發展了孔、孟思想。他在武夷山生活50年,潛心著述,並於1183年在武夷山隱屏峰下興建「紫陽書院」,授徒講學。儒家倡導「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首先要修身。而修身必須淡泊、寧靜。

朱子講學常用茶道來比喻要善於學習。宋代煎茶仍具唐代遺風,在茶葉中摻雜姜蔥椒鹽之類同煎,猶如大雜膾而妨茶味。例如陸遊詩中就有「何時一飽與子同,更煎土茗浮甘菊」和「貯葯葫蘆二寸黃,煎茶橄欖一甌香」之句(見《劍南詩稿》)卷十七、卷四十四)朱子對學生講,治學有如這盞茶,「一味是茶,便是真才,有些別的味道,便是事物夾雜了。」(語出《朱子經類》)朱子認為飲茶貴真香,重原味,忌添加物。研究理學也是一樣,要鑽深研透,皓首窮經,絕不要被當時流行的某些學派所迷亂。他的這一比喻,既通俗易懂又妙趣橫生。又如朱熹的《觀書有感》詩:半畝方塘一鑒開, 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這首詩富於啟發而歷久常新。詩的寓意很深,表面上以源頭活水比喻學習,要不斷吸取新知識,才能有日新月異的進步。實際上也蘊含有茶道中要用活水泡茶才能泡出好茶及回味無窮之意。

朱熹在武夷山興建武夷精舍,授徒講學,聚友著作,鬥茶品茗,以茶喻人,以茶論道,他曾寫《詠武夷茶》、《茶坂》等茶詩。朱熹提倡:「為學之道,莫先乎窮理;窮理之要,必在於讀書,讀書之法,莫貴乎循序而致精;而致精之本,則又在於居敬而持志。」

中國茶道中注重道德意識,崇尚和諧精神,節儉作風,求真的精神顯得尤為重要。藉助茶道的豐富內涵,以茶為載體,弘揚和諧文化,以茶育人,重視道德修養。朱熹倡導品茶修身、和諧自然、以茶勵志、以茶品味人生。朱熹以理學入茶道,在以茶喻理方面獨樹一幟,深得茶道之要旨。

武夷岩茶與佛教

茶之為飲,擅甌閩之秀氣,鐘山川之靈氣稟。武夷山峰巒起伏,溪河縱橫,林木蔥鬱,雨霧多,濕度大,構成茶樹生長的特殊需要的「小氣候」。寺僧利用地理條件優越的自然條件,著手栽培茶樹,采葉制茶,茶質優佳,在全國同類茶品種中,實屬上乘。

茶與佛,因緣深長,自古就有「茶佛一味」的說法。寺院僧家,禪多茗飲,有釋門必有佛茶。佛茶作為一種物質化的精神,一種傳統文化現象,它不但反映了佛教的禪宗,而且從佛茶的產地、茶名、培養、裁紙、藥用等社交方面,無不帶著佛教文化的濃厚色彩。

佛教從印度輸入中國,初於東漢,恰好與中國茶在國內廣為栽培的時期相吻合;同時,佛教在唐朝時被推崇為「國教」,正好與飲茶習俗風靡全球,茶被譽為「國飲」的時代同步。有禪風之興,方有茶風之盛;有禪茶之需,才有佛茶之產。說明了佛教與飲茶几乎是同時在中國興行,互相有著千絲萬縷的不解之緣。

茶在佛門有三大功能:以茶禮佛,儀也;品茶悟道,理也;以茶待客,禮也。佛事活動,俱在其中。

天下名山僧占編,從來僧侶多愛茶。很多僧人為什麼選擇茶作為生活必備的飲料,並將之升為一種品行道德的修鍊部分。唐宋之際,建州茶葉處於發展時期,特別是寺廟中僧人,實行戒酒,提倡飲茶。僧人坐禪修行,息心靜坐,專註一境,從而開發智慧,體悟大道。僧侶認為「品茶如參禪「,將建州茶道轉化為禪道。茶聖陸羽《茶經)中指出:茶味至寒,最宜精行儉德之人。在佛教中普遍認為茶具有三德:一是坐禪徹夜不眠,茶可提神益思:二是滿腹時能助消化,輕神氣;三是「不發」,即能抑制性慾。所以飲茶是符合佛教的道德觀念,因此,茶自然受到佛教僧侶的青睞。

坐禪是要做到「跏跌而坐,頭正背直,不動不搖,不委不倚」。更不能昏沉入夢或臨床睡眠,這樣長時間坐禪后,勢必產生疲勞、睏倦,此時需要清心提神。因此,茶具有提神益思,生津止渴藥理功能以及本身所含的豐富營養物質,對於坐禪修行進入「靜定」,窗發精神,敏於悟道。同時,茶湯清淡潔凈,既不違反佛門戒律,而且符合佛教寂靜淡泊的人生態度,茶便成了佛教僧侶必需品,而又符合佛教教義,佛教精神與茶性本質的內在共鳴,是茶與佛結緣的必然,形成了「茶佛一味」或「茶禪一味」的基礎。

中國佛教不僅開創了自身特有的禪文化,而且賦予中國本有的茶文化以品茶味道的文化內涵,使茶與禪有機融為一體,形成中國的茶禪文化。好茶多回味甘甜,初嘗苦澀,沉浸其中,卻又深味其甘,這種特徵正暗合了佛教「離苦得樂」的追求。也許「苦中作樂」才是茶禪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武夷岩茶與儒釋道三教關係密切,緊密相連,岩茶當中暗含著豐富的文化,我們何不酌一杯茶,體會真正的感悟,我想或多或少會有一些獨特的領悟吧。有人說「懂生活的人不一定懂茶,但懂茶的人一定懂生活」,我想是有一定道理的,茶給人的印象是節儉,大凡嗜茶之人也是節儉之人,難道這僅僅是出於耦合,我想把它理解是在喝茶中感悟到了節儉更為合適一點吧。茶是甘苦的,入口時是苦的,喝完后輕輕地呵一口氣,會有淡淡的清香。這又何嘗不是生活呢?茶是苦的,喝茶是一件快樂的事情,這種「苦中作樂」也許就是茶禪的最高境界吧。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