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鮑魚又來逼我吃它了!

據說最近澳洲鮑魚又又又向天朝發出邀請了,新聞上都是華人大媽全副武裝拿著螺絲刀挖鮑魚並表示很累的消息。

為什麼說「又」?還不是因為見多識廣的局長我在經歷過澳洲袋鼠、丹麥生蚝、荷蘭小龍蝦、北美的螃蟹吧啦吧啦之後,對這種幫助國際友人的活動已經駕輕就熟了。

每當某種生物泛濫讓當地居民「苦不堪言」,政府開始呼籲大家Eat the invaders(吃掉入侵者)的時候,局長我都隱約聽到了來自天朝的怒吼:「放著別動!快讓我看看是清蒸還是紅燒?!」

  • 牛蛙

牛蛙,獨居的水棲蛙,因其叫聲大且宏亮酷似牛叫而得名,原產自美國。因為其性情兇猛什麼都吃,所以被IUCN(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為全球100種最具危害的入侵物種。

在牛蛙引進加拿大的幾年,它就過上了沒有天敵、泛濫成災、一口吞下一隻鳥不是事、餓起來連自己蛙都吃的幸福日子。

Advertisements

直到水裡游的天上飛的差點都被它吃了個瀕危滅絕,加拿大當地政府終於忍無可忍了,下令捕殺牛蛙。在獎金的刺激下人們紛紛走上了殺牛蛙致富的道路。不過效果並不明顯,而被殺掉的牛蛙因為噁心的外表和生腥的味道,加拿大人居然眼睜睜讓它們慢慢腐爛。

此處應有圖,涉及密恐被嗶——掉

浪費!恥辱!完全看不下去了!中國引進牛蛙60年來從未見過如此無能的場面!

水煮牛蛙、醬爆牛蛙、干鍋牛蛙、饞嘴牛蛙、板栗燒牛蛙……雖然長得丑,但是吃著美啊!蛙肉細膩彈牙,特別是小腿上的那塊像蒜瓣一樣的肉!簡直是可以和西瓜最中間那一口、魚頭上的月牙肉、柿子里的小舌頭、烤鴨的純油皮、吃完薯片的手並稱食物之光!

  • 小龍蝦

牛蛙還有個有著同樣命運的老鄉,原產於美國東南部的小龍蝦。

Advertisements

一提起小龍蝦這三個字,局長我就感覺到了一種香辣可口的幻覺刺激!

但曾經,它也是一方霸主。

1930年小龍蝦隨著美國商船進入日本境內,開啟了魚擋殺魚、螺擋殺螺的日子。面對泛濫的小龍蝦,第一招當然是靠捕撈。尷尬的是捕撈速度完全趕不上,撈起來的小龍蝦東京表示不感興趣,多餘的只好當場人道毀滅——踩碎變肥料。當地的大學、農業研究所等不惜花費大量時間人力物力對小龍蝦進行跟蹤觀察,妄圖找到更科學的驅逐方法。

而同一時間入侵中國的小龍蝦,在經歷過一段時間快活后,就迎來了水生火熱的生活:

麻辣、香辣、蒜蓉、五香、

醬爆、紅燒、魚香、十三香、

爆炒、油炸、油燜、水煮……

從入侵物種淪落到如今靠人工養殖,小龍蝦的尊嚴已經蕩然無存!

  • 羅非魚

同樣擺脫不了被吃命運的,還有俗稱非洲鯽魚的羅非魚。泛濫的羅非魚在中國,能密集存在的地方只有館子!

  • 大閘蟹

1999年的時候,BBC就發布了一篇報道,聲稱大閘蟹在泰晤士河中泛濫成災,而且特別喜歡上岸打洞,將泰晤士河兩邊的草坪破壞得千瘡百孔。對此局長我只想說一句:愣著幹什麼!快吃啊!不行我幫你!

  • 入侵的美味

在老外們漸漸意識到「以吃護國」的厲害后,越來越多的環保人士坐不住了,自己人也要出力啊!他們開始想方設法地證明:這些入侵物種味道的確好極了!

比如美國俄勒岡州的應用生態學研究所(IAE),就推出了一個入侵物種烹飪大賽,還出版了一本《烹飪入侵物種之趣:以烹調進行生物控制的指南》。

在越來越多有志之士的呼籲努力下,美國泛濫的野豬開始變成餐桌上的炸豬排。咔嚓咔嚓,香酥可口,肉汁飽滿。

亞洲鯉魚成為海鮮新寵走進餐館。

獅子魚不光好看,炸或者做成壽司都是很棒棒哦。

灰松鼠使維多利亞時代的松鼠餅再度復興……

吃貨的一張嘴,才是抵禦外來入侵物種的最佳武器!今天也要努力拯救世界呢!嗝~

新浪微博@一包熟飯

微信公眾號@熟飯食探局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