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鑒系列之二

上篇文章,交代了司馬光對於禮制的重視,以及大略的用人的方法。這篇我們繼續交代用人的方法。什麼方法呢?

話說有一天,魏文侯和田子方一起飲酒,文侯說:「鐘聲是不是有點不太調和?左邊的音好像高了」田子方笑了笑。魏文侯問:「你笑什麼?」子方說:「臣聽說,國君應當了解樂官是否有才能,而沒必要了解樂音的和諧與否。現在您精通樂音的和諧,恐怕會疏忽樂官的才能啊。」文侯說:「你說得對。」

在劉邦和韓信聊天的時候也提到過類似的說法。劉邦曾今和韓信輕鬆地談到將領們能帶多少兵。劉邦問說:「像我這樣的人能帶多少兵?」韓信說:「你只能帶十萬兵。」劉邦又問:「那你呢?」韓信說:「我自然多多益善。」劉邦笑著說:「那你怎麼會被我捉到?」韓信說:「我被你捉住的原因,在於你雖然不善於帶領軍隊,卻擅長領導大將,且你屬於眾人所描述的『才能是天生,不是人力可做到的』天才。」

Advertisements

這兩則對話,都揭示了作為君主用人的道理,君主不需要精通音律,不需要精通兵法。但必須要精通挑選那些精通音律,精通兵法的人。

選人從來都是很難的,因為你最起碼要和那些賢達的人對上話,並且領導他們。也就是說如果你聽不懂他們在說什麼,沒有智慧的話,那麼就不可能接觸到他們,更別說讓他們納入到體系當中來。這就需要有智慧,智慧有的是天生的,有的是讀書讀來的,劉邦就是天生的。劉邦雖然不讀書,但他很聰明,有智慧,一點就通,所以能夠領導一幫能力出眾的人,韓信說他是天才,不是人力可以做到的天才,這除了恭維以外,也是帶有佩服的感情在裡面。

但只選拔人才,還不夠,還要修習德政,修習德政的重要手段,就是取信於民。

司馬光說:信譽是人最寶貴的器物。國家依賴人民而保存,人民因為信譽而依附;不講信諾,就無法使役人民,沒有人民就無法維持國家。因此,古代賢德的國君,從不欺騙天下民眾,成就霸業的國家,也不失信於四周的鄰國,善於治理國家的人,不會欺騙百姓,善於治家的人,不會欺騙親友。愚蠢的人則正好相反:背信於鄰國,失信於百姓,甚至食言於自己的兄弟父子,使得上級下級之間互不信任,彼此離心,以至於最後造成一敗塗地的結果。取得的好處醫治不了他所受的傷痛,獲得的利益不能彌補他的損失,豈不讓人悲哀嗎?

Advertisements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