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了,阿里巴巴!

近年來,阿里巴巴的上市之路一波三折。原本選擇赴港上市的阿里巴巴,卻因與港交所的多輪激辯,無奈放棄了赴港上市的計劃。2013年10月10日,阿里巴巴集團CEO陸兆禧公開表示,由於雙方無法達成妥協,阿里巴巴放棄香港IPO計劃。

2014年5月6日,阿里巴巴集團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招股說明書,計劃在美證券市場進行首次公開招股,招股書顯示阿里巴巴將募集10億美元。

4個月後的9月8日,阿里巴巴正式啟動上市路演。而因全球投資者的熱情認購,阿里巴巴路演已超認購額。就在上市前夕,即9月15日,阿里巴巴更新了其IPO資料,將每股的美國存托憑證定價區間由先前的60至66美元上調為66至68美元。如無意外,阿里巴巴或將於本月19日在紐約交易所正式掛牌。值得一提的是,本次阿里巴巴的赴美上市,將會以243億美元的最高融資額創下美股歷史上最大的IPO。

Advertisements

隨著阿里巴巴正式登陸紐約交易所,馬雲的全球影響力也到達了前所未有的地步。不過,在馬雲創造輝煌的背後,還有一些人默默地享受著財富的暴增。

據阿里巴巴最新的招股書顯示,軟銀以34.1%的股份成為阿里巴巴的第一大股東;雅虎則以22.4%的股份成為阿里巴巴的第二大股東。至於馬雲本人,僅持有8.8%的股份,遠遜於上述股東。但是,馬雲卻因合伙人制度奪回了多數的投票權。至此,馬雲及其優秀團隊仍然把控制權牢牢抓在手中。

不過,不可否認的是,阿里巴巴的成功上市將會為軟銀、雅虎等贏得非常可觀的收益。

據測算,阿里上市將會讓阿里集團28位合伙人及聯合創始人成為億萬富豪,而日本軟銀集團的孫正義也將暴賺580億美元。與此同時,孫正義或將藉助阿里上市而問鼎世界首富。

Advertisements

至於雅虎,因其出售1.217億阿里股份,將獲得80.3億美元的收益,並最終會讓企業起死回生。

事實上,阿里成功赴美上市,受傷最大的莫過於港交所。

前期,經歷了多輪的激辯,港交所卻始終堅持原則而放棄了阿里巴巴的赴港上市計劃。而在阿里巴巴赴港路演之際,也體現出港交所拒絕阿里的後悔之意。同時,經過阿里巴巴赴港上市擱淺一事,港交所也首次開啟了同股不同權的市場諮詢,進一步加快了當地市場的制度規則改變。

至於A股市場,阿里巴巴始終沒有選擇在內地市場上市,其實也具有多方面的原因。

其中,A股市場制度規則的限制成為一大制約問題。

對於阿里巴巴來說,其專註於合伙人制度,結合其第一大股東屬於日本軟銀集團,明顯與內地市場的上市規則不符。

再者,阿里巴巴龐大的融資量或將壓垮內地市場,而當下疲軟的市場也無法承受阿里如此龐大的融資規模。對阿里而言,也不願意縮減其融資的規模。

最後,內地市場的市場環境並不利於阿里等優秀互聯網企業的長遠發展。正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內地市場中,造假現象屢禁不止,企業高管因一夜暴富而紛紛套現離職。多年來,內地市場無法培養出一家真正的優秀上市企業,其根本原因也不過如此。因此,即使阿里巴巴滿足內地市場的上市條件,恐怕也不願意紮根在內地市場。

顯然,內地市場要想吸引優秀的互聯網企業來此上市,必須先從根本上解決自身的問題。

筆者郭施亮認為,形容過去內地市場的市場環境,恐怕只有一個字才能形容,那就是「亂」字。

一直以來,企業為了發行上市,不惜任何代價,甚至依靠財務造假等手段,滿足上市的需求。同時,因內地市場的違規成本很低,企業被查出嚴重造假的行為,多以罰款警告為主。至於中介機構等相關利益者,也不過採取口頭警告,或暫停數月的經營資格等處罰措施。

除此以外,企業高管不能全心全意服務企業,只等企業的成功發行上市。待一段限售期后,就拋股套現。更有甚者,藉助離職等手段實現提前套現。

需要注意的是,長期以來,內地市場「新陳代謝」功能無法得到體現。一邊是強化股票發行註冊制度,另一邊卻是退市企業的寥寥無幾。那就造成了「企業上市難,退市更難」的局面。於是,具備成長能力的企業因上市門檻高而無法實現融資,而佔據市場資源多年的虧損企業卻因退市規則的混亂而難以達到退市的目的。

由此可見,只有從根本上解決自身的問題,重新塑造自身的市場形象,才能夠有效提升市場的吸引力。就目前而言,內地市場自我修復的時間仍然漫長。在缺乏良好市場環境的大前提下,阿里巴巴等優秀互聯網企業也許「瞧不起」內地市場。或許,阿里赴美上市才是最佳的選擇。

別了,阿里巴巴!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