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河學派與魏國霸業之興

西河學派是孔子的弟子子夏在魏國西河建立的學派。魏國在西河學派的思想和人才支持之下成為戰國時期的第一個霸主,霸業持續近百年之久。子夏名卜商(前507年—?),字子夏,晉國溫地(今河南溫縣)人「孔門十哲」之一,「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就是他的思想之一。魏文侯求天下英才,子夏在孔子去世,孔門混亂的情況下來到魏國。魏文侯拜子夏為師,子夏以儒家思想為基礎,在魏國創立西河學派,為魏國的霸業培養出大批人才:李悝、吳起、田子方、段干木、禽滑厘、公羊高、穀梁赤等。子夏被大多數的古今學者稱之為儒家異端,或是儒家中的法家人。所以他創立的西河學派被稱為法家學派。而他的弟子李悝更是法家始祖,我們從中能看到法家與儒家的關係,其實後來荀子主張:王霸兼施、禮法兼用,也被稱為儒家異端。而荀子的學生韓非子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可見法家思想與儒家思想本來是同根的,而這個根就是子夏。

Advertisements

子夏

李悝

西河學派的儒法思想和人才造就了戰國時期的第一個霸主魏國。李悝曾為魏國之相,在魏國進行了變法:在政治上他提出「食有勞而祿有功,使有能而賞必行罰必當」,也就是不按血緣關係來得到食祿,而是根據能力、功勞,而治理國家要依靠法律,於是他頒布了《法經》,賞罰得當,依法治國,用法治取代禮治。這些雖只是在局部實施,主要是在新兼并的地區實施,但極大的激發了想得到食祿的出生低微的人的積極性,於是他們幫魏國開疆擴土,成就了魏國霸業。因為新兼并了土地,就有他們的官位,新兼并的土地是郡縣,如西河郡,鄴縣。經濟上,實行"盡地力"就是提高單位面積產量,實行精耕細作、"平糴法」就是政府災年賤賣、豐年貴買,以平抑物價,保護脆弱的自耕農。使魏國達到經濟上比其他國家富有。

Advertisements

吳起,幫助魏國打下了半壁江山,大有滅秦之勢。吳起在魏獻子步兵方陣的基礎之上創立了魏武卒制,可謂中國最早的特種兵。「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屬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負矢五十,置戈其上,冠胄帶劍,贏三日之糧,日中而趨百里。中試則復其戶,利其田宅。」(出自(荀子議兵篇》什麼意思呢?就是士兵披三重甲持戈配劍,操12石之弩,負矢囊內裝弩箭50枝,攜三日口糧,半天能走一百里。一旦入選,就分給田宅。魏武卒最多時也就五萬多人,而就是這五萬多少,在吳起的帶領之下,打下了河西之地,把秦國打得喘不過氣來,以至於在秦孝公即位之時,天下之人根本看不起秦國。孝公在《求賢令》中寫道:「國家內憂,未遑外事,三晉攻奪我先君河西地,諸侯卑秦,丑莫大焉。」《吳子·勵士》里的記載,公元前389年的陰晉之戰,吳起以五萬魏軍,擊敗了十倍於已的秦軍,創造了五萬人破秦五十萬眾的輝煌戰績。

魏武卒

可見,西河學派對於魏國建立霸業是何等的重要。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