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在糾結做菜放不放味精嗎?告訴你味精有害是個偽命題!

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媒體或者網上的帖子,跳出來說味精有毒有害,並且描繪得怖恐怖無比:味精在溫度高於 120℃時,食后對人體有害,且難以排出體外;小孩吃多了味精,會影響智力發育;常吃味精的人愛掉頭髮;炒菜加味精緻癌……弄得很多家庭談虎變色,拒味精於千里之外。

味精有毒論是一個典型的偽命題,無論是美國的食品與藥品監督管理局,還是聯合國糧農組織和世衛組織,或者是歐盟食品科學委員等各類組織,經過多次實驗研究,都把味精在食品分類中歸為安全類,一些國外的營養學家把味精定義為食品增鮮劑,是一種安全的調味品。

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鈉,它是食品的一種天然成份,幾乎所有含蛋白質的食物都含有味精的成分,包括母乳在內。動物的骨骼和肌肉中,谷氨酸鈉含量較高,這也就不難理解久燉的骨頭湯、土雞湯為什麼味道鮮美了。人體內也在不斷製造谷氨酸鹽,成份與味精完全相同。

Advertisements

味精是天然植物的提取物,而不是大家聞之變色的「化學物質」。1908年,日本東京大學教授池田菊苗在海帶里提取了谷氨酸,並研製出能提高菜肴鮮度的調味品,將其命名為「味之素」。早期,「味之素」的商品出現在東京淺草的一家店鋪里,廣告做得很誘人:「家有味之素,白水變雞汁」。一時間,購買「味之素」的人差一點擠破了店鋪的大門。

日本味之素公司現在是全球十大食品企業之一,在全球擁有114家公司,主要生產氨基酸、調味料、加工食品等(如果說味精危害健康,這家企業是活不到今天的)。天廚味精是中國第一家味精廠,1923年由實業家吳蘊初和張逸之合資創辦於上海,抗日戰爭時期又遷去了重慶,當時的產量就達到了年產味精10噸,還打進了美國市場,吳蘊初也獲得了「味精大王」的稱號。

Advertisements

從民國時代開始,味精就普遍流行於餐館和家庭,這種烹飪習慣一直沒有中斷過。20世紀30年代后,除了在烹飪中使用醬、醬油和湯汁以外,中國廚師(尤其是南方廚師,以前他們只用白糖來提鮮)也開始使用味精了。味精,其實就是把鮮味如鹹味(食鹽)一樣工業化了,形成了可以購買的味道,從某種意義上說,味精拯救了中華美食。味精不是化學合成物,味精中的谷氨酸來源於甘蔗、木薯、玉米、西米,通過發酵法製成,通過腸道消化、吸收,在體內沒有有害遺留物。

上世紀60年代,中國出版了一本《大眾菜譜》,累計發行量高達千萬冊,其中收錄的菜譜中,半數以上調味品中都包含味精,要知道編撰這些菜譜的人,大多都是民國時代就出道了的老廚師。只是那個時代,菜有菜味,肉有肉味,味精的使用量很小,只是稍微點綴一點勾鮮,不像今天的餐館,在味精雞精使用量上,大廚們一個比一個下手狠。

家庭做菜放不放味精,這是個人口感和烹飪習慣問題,一碗白水做的酸湯麵,不加味精肯定是沒有鮮味的,做西餐加了味精反而成了怪味。沿海一帶的海鮮大廚們,做菜幾乎都不放味精,東北菜四川菜更依賴味精一些。現在街頭的大眾餐館,味精和雞精是絕對的標配,你偶爾吃到一道忘記了加味精雞精的菜,說不定你還會吐槽。

使用味精需要注意的是,在80—100度時,味精易於溶解,釋放出鮮味,超過100度,味精會發生變化失去鮮味。當溫度超過150度時,味精會形成焦谷酸鈉,有一定毒性,所以放味精要在起鍋時最後放。調涼拌菜,需要先用熱水將味精融化后再加入。

有人說雞精比味精安全,這更是無稽之談,無論雞精廣告里出現了多少只雞,但雞精真的不是雞做的,主要成分跟味精一樣,還是谷氨酸鈉。之所以有」雞味「,是因為它還會加入鹽、核苷酸、糖和其他香料,味道比味精更豐富,不存在孰好孰壞的區別。當然,一些高品質的雞精會加入雞肉粉或其他肉類提取物,但量的多少,就看廠家和價格了。

有人說味精摧毀了真正意義上的美食,這話也是有道理的,味精的過分使用,讓大部分菜肴只呈現了一個強大的「鮮」的面目,味道過於單一。在強大的鮮味下,一桌菜之間的對比也更加不明顯,一些食材本身那種纖細美妙的滋味,也越來越不容易被感知。

說到食材本身的味道,其實廚師也是有無奈之處。現在菜市場能買到的食材,到處都是速養的雞、鴨、豬,為了賣相好,獲得更大利潤,養殖種植過程中拚命的加各種添加劑。這樣的食材味道肯定是大不如前。現在對食材的最高評價已經成了:這雞好有雞味,這蛋炒出來好香,這魚好有魚味,這肉好有肉味,這青菜好有菜味……

當然味精不是萬能的,有人做過這樣一個形象比喻,它可以讓60分的食材烹調出75分的美味,但僅限75分。如果你想吃到80、90甚至100分的味道,用味精無法實現的。需要有本身品質就很好食材,但價格一般都是昂貴的。有多少人在沃爾瑪買菜都只買進口有機的呢?又有多少人每周開車去鄉下買農民自己種植餵養的呢?又有幾家人可以天天買土雞火腿瑤柱做高湯呢?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