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發現胃腸道間質瘤不容易,多靠體檢,發現了多數需要手術

前幾天,老楊的一位女性朋友來電諮詢,說她前幾天吃了一塊紅燒肉之後,一直感覺左上腹悶脹不適,像胃裡有東西不消化一樣,以前吃肉從來沒有出現過類似癥狀。考慮到她年近不惑,是胃病的高發年齡,建議她過來檢查一下,胃部疾病的早診早治是很有意義的。

來自網路

這位朋友對做胃鏡有點發怵,聽別人說胃鏡很遭罪堅決不肯做,老楊就安排她先做了一個鋇餐檢查。結果,喝下水果味的硫酸鋇之後,在胃賁門(胃的上口)內下方見到一個類圓形充盈缺損,大約1.8cm,表面很光滑,可以看到鋇劑分流,考慮是一個良性腫瘤。鋇餐發現了問題,胃鏡及病理檢查就不可逃避了。今天在家屬的陪同下堅持做了胃鏡,證實是一個間質瘤(GIST),符合手術切除的指征,準備三天後內鏡下切除。還好,切除后就沒事了,算是一場小虛驚。

Advertisements

CT增強圖,黃圈所畫的區域為胃賁門部的間質瘤

不過她對老楊說,這次的經歷讓她想開了很多,世間萬物,健康最重要!以後要保持每天都心平氣和開開心心的,身邊瑣事,且隨它去!

呵呵,這個狀態,老楊要給她點個贊!

胃腸道間質瘤(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 GIST) 是胃腸道最常見的間葉源性腫瘤,在生物學行為和臨床表現上可以從良性至惡性。

GIST 發病率為 10 ~ 20/萬,多集中於 55 ~ 60 歲 人群,平均發病年齡約 53 歲,性別分佈無明顯差 異,兒童和年輕人少見,往往發病年齡越小惡性程度越高。GIST 在胃腸道的任何部位幾乎均可發生,約佔全部胃腸道腫瘤的 1%~3%,按其發生部位的多 少依次為胃( 50%~70% ) 、小腸( 25%~35% ) 、結直腸( 5%~10% ) 、食管( <5% ),少部分可發生 於腸系膜、腹膜、腹膜后和胰腺等部位,稱為胃腸道外間質瘤。

Advertisements

GIST 的手術適應證( 1) 局限性GIST,原則上可直接進行手術切除; 不能切除的局限性GIST,或接近可切除,但切除風險較大或可能嚴重影響臟器功能者,宜先行術前分子靶向藥物治療,待腫瘤縮小后再行手術。( 2) 位於胃的最大徑線≤2cm的無癥狀擬診GIST,應根據其超聲內鏡表現確定風險分級,不良因素為邊界不規整、潰瘍、強回聲和異質性。如合併不良因素,應考慮切除; 如無不良因素,可定期複查超聲內鏡。對於位於直腸的<2cm的GIST,由於惡性程度較高,且腫瘤一旦增大,保留肛門功能的手術難度相應增大,傾向於手術切除。

GIST的良惡性,無法用影像學手段判斷。由於小間質瘤常表現出良性臨床過程,因此 NCCN 治療指南提出當腫瘤直徑< 2 cm 且經超聲內鏡檢查沒有伴隨高危因素時可行 EUS 隨訪觀察,暫不手術。然而 ESMO 指出 GIST 無絕對良性,即使是直徑 < 2 cm 的腫瘤也建議手術切除。

本文的主人公選擇了內鏡切除。

(【放射科楊大夫】系頭條號簽約作者,本文為原創文章,首發於今日頭條號。更多好玩好看的放射科資訊請訂閱放射科楊大夫微信公眾號:yxyx211)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