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也無王安石

幾年前,「豆瓣」上有一文章《世間已無蘇東坡》(現在還能搜到)。確實如此。蘇東坡的「明月幾時有」和「大江東去」開歷史先河,今人無人能及。不僅如此,其秉性更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林語堂先生說:蘇東坡是一個無可救藥的樂天派、一個偉大的人道主義者、一個百姓的朋友……一位在政治上專唱反調的人……智能優異,心靈卻像天真的小孩……在今天的官場上還有這樣的官員嗎?我敢說,世間真的已經沒有了。

說蘇東坡世間已無沒錯,但想到蘇東坡的「政敵」王安石,我以為世間也已經沒有了。但林語堂先生在《蘇東坡傳》中把王安石稱作「王安石那群小人」,似乎是錯怪了王安石,也堪稱千古奇冤。

北宋著名的「烏台詩案」,也就是「文字獄」。蘇東坡在《湖州謝表》中雖然有不合時宜的言辭,但也沒有政治問題,而被抓「小辮子」,完全是小人「包藏禍心」故意要整蘇東坡。「烏台詩案」的製造者根本不是王安石,但歷史上卻把「功績」歸於王安石。原因就是,「烏台詩案」的真正製造者李定、舒亶、何正臣,曾是王安石在位時的「朋黨」。這完全是「株連」!難道兒子犯法,老子也有罪嗎?況且還有一證據證明「烏台詩案」與王安石沒有一點關係。

蘇東坡遭遇「烏台詩案」,雖然大家明知是「冤獄」,但也沒有官員敢諫言。然而,除了蘇軾的弟弟蘇轍外,王安石是唯一一個為蘇東坡求情的人。當時,王安石推行的新法落敗,當政的司馬光要「窮追不捨」,是蘇東坡為王安石說了好話:王安石改革的初衷是好的,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不能「趕盡殺絕」。王安石剛剛「安全」就等到了「投桃報李」的機會。王安石已被罷相,成了說話不管用的一介草民,但王安石不願看見一個天才詩人因「莫須有」的罪名走上斷頭台。蘇東坡免了頭上的一刀,與王安石的潑命一諫有很大的關係。

按理說,蘇東坡應該好好感謝王安石,但我們沒有看到蘇東坡的感謝言辭,大概是大恩不言謝吧。然而,王安石敢以平民身份諫言的勇氣和精神令人敬佩,如果換了今人,哪個官員願意做這種吃力不討好甚至危及仕途的事情呢?但王安石就敢做,而且和預想的一樣,王安石因此繼續受到司馬光的迫害。而蘇東坡呢?王安石死後,蘇東坡在《制詞》中文采飛揚,但卻不忘羅列王安石的罪狀:「或首開邊隙,使兵連禍結;或漁利榷財,為國斂怨;或倡起大獄,傾陷善良;其為奸惡,未意悉數。而王安石實為之首」。沒有今天把罪過一筆勾銷的悼詞一點味道。也許這就是真實的蘇東坡,心裡想什麼就說什麼,但是,在今天的人們看來,蘇東坡對有知遇之恩和救命之恩的王安石,竟然如此,蘇東坡是不是有些不厚道啊?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