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是怎麼癒合的?

骨折癒合過程是一個複雜而連續的過程,從組織學和細胞學的變化,通常將其分為三個階段,但三者之間又不可截然分開,而是相互交織逐漸演進。

1、血腫炎症機化期

骨折導致骨髓腔、骨膜下和周圍組織血管破裂出血,在骨折斷端及其周圍形成血腫。傷后6〜8小時,由於內、外凝血系統的激活,骨折斷端的血腫凝結成血塊。而且嚴重的損傷和血管斷裂使骨折端缺血,可致其部分軟組織和骨組織壞死 ,在骨折處引起無菌性炎症反應。缺血和壞死的細胞所釋放的產物,引起局部毛細血管增生擴張、血漿滲出、水腫和炎性細胞浸潤。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單核細胞和巨噬細胞侵入血腫的骨壞死區,逐漸清除血凝塊、壞死軟組織和死骨,而使血腫機化形成肉芽組織。肉芽組織內成纖維細胞合成和分泌大量膠原纖維,轉化為纖維結締組織,使骨折兩端連接起來,稱為纖維連結。這一過程約在骨折后2周完成。同時,骨折端附近骨外膜的成骨細胞傷后不 久即活躍增生,一周后即開始形成與骨幹平行的骨樣組織,並逐漸延伸增厚。

Advertisements

2.原始骨痂形成期

骨內、外膜增生,新生血管長入,成骨細胞大量增生, 合成並分泌骨基質,使骨折端附近內、 外形成的骨樣組織逐漸骨化,形成新骨, 即膜內成骨。由骨內、外膜緊貼骨皮質 內、外形成的新骨,分別稱為內骨痂和外骨痂。填充於骨折斷端間和髓腔內的纖維組織逐漸轉化為軟骨組織,並隨著成骨細胞侵入軟骨基質, 軟骨細胞發生變性而凋亡,軟骨基質經鈣化而成骨,即軟骨內成骨,形成環狀骨痂和髓腔內骨痂,即為連接骨痂。連接骨痂與內、外骨痂相連,形成橋樑骨痂,標誌著原始骨痂形成。這些骨痂不斷鈣化加強,當其達到足以抵抗肌收縮及剪力和旋轉力時,則骨折達到臨床癒合,一般約需4〜8周。此時X線片上可見骨折處有梭形骨痂陰影,但骨折線仍隱約可見。

Advertisements

3.骨板形成塑形期

原始骨痂中新生骨小梁逐漸增粗,排列逐漸規則和緻密。骨折端的壞死骨經破骨和成骨細胞的侵入,完成死骨清除和新骨形成的爬行替代過程。原始骨 痂被板層骨所替代,使骨折部位形成堅強的骨性連接,這一過程約需8〜12周。隨著肢體活動和負重,成熟骨板經成骨細胞和破骨細胞相互作用,在應力軸線上成骨細胞相對活躍,有更多的新骨使之形成堅強的板層骨;而在應力軸線以外破骨細胞相對活躍,使多餘的骨痂逐漸被吸收而清除。髓腔重新溝通,骨折處恢復正常骨結構,在組織學和放射學上不留痕迹。

北京市垂楊柳醫院骨科何玉寶博士指出,根據骨折的癒合規律,2周左右骨折部位會形成纖維連接,因此,骨折后2周內都可以手術治療,超過2周,手術難度加大。此時,盡量拍片子看不到骨折端有連接,實際上,已經有了纖維連接,骨折已經獲得相對穩定,就是X片子上看不到而已。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