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野生菌有毒,堅決不能食用!

曲靖管家網訊:這個季節,是菌子狂生的季節,美味總讓人垂涎欲滴欲罷不能,但是近年來我們雲南發生的食用毒菌子中毒不治身亡的數據一路飆升。據曲靖管家網小編了解雲南的野生菌約有250種,佔全世界野生菌種類的一半以上。而這些菌子當中,很大一部分是不能食用的,小編把最常見的6種堅決不能吃的菌子發給大家,請大家在採摘購買時一定要注意再注意。

【錐鱗白鵝膏菌】

白色。菌蓋直徑6-15cm,半球形至近平展,有角錐狀鱗片,中部鱗片稍多,易脫落。幼時邊緣向內捲曲。濕潤時表面稍黏。菌肉白色,中部較厚,傷處不變色,菌褶白色。後期稍帶黃色,不等長,較寬,稍密,邊緣似粉狀。

【粉紅鵝膏菌】

【鱗柄白毒鵝膏菌】

子實體中等大,純白色。菌蓋邊緣無條紋,中部凸起略帶黃色,直徑6-15cm。菌肉白色,遇KOH變金黃色。菌褶白色,離生,較密,不等長。菌柄有顯著的纖毛狀鱗片,細長圓柱形,長8-14cm,粗1-1.2cm,基部膨大呈球形。菌托較厚呈苞狀。菌環生柄之上部或頂部。孢子無色,光滑,近球形,糊性反應。

Advertisements

【苦馬肝菌】

【小白菌】

形似銀杏樹葉,但約小一些,最長可超過5cm,寬超過3cm。新鮮時為白色,脆弱易裂,採摘后不久就慢慢變成肉色。常簇狀生長在枯木之上,於每年7~8月的雨後放晴之時生長最為旺盛。

【小豹斑毒傘】

也就是我經常說的滿天星。一般來說,毒菌的顏色比較鮮艷,有疣,毒菌的帽子上會有疙瘩,還有的有紅斑、溝托、溝裂,有的菌子上有菌托、菌環,一般的毒菌摘斷以後會有漿汁流出來,味道刺鼻。

同時,毒菌還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識別:

1觀外形:一般毒菌的顏色較可食用菌鮮艷,菌傘上多呈紅紫、黃色或雜色斑點,柄上有環和托。

2聞氣味:毒菌往往有辛辣、惡臭及苦味,可食菌則有菌固有的香味,無異味。

3變色試驗:用蔥白在菌蓋上擦一下,如果蔥白變成青褐色,證明有毒,反之則無毒。毒菌煮熟后遇上銀器往往變黑色,遇蒜丁變藍色或褐色。

Advertisements

4牛奶試驗:將少量新鮮牛奶灑在菌表面,如果牛奶在其表面上發生結塊現象,則可能有毒。

曲靖管家網小編為大家提供市場上15種可以食用的野生菌


吃菌注意事項

1、不要采自己不熟悉的菌類,尤其是顏色鮮艷的菌。

2、去市場買菌時,最好買曾吃過的,沒有發生任何危險的菌,買來后應炒熟炒透后再吃。

3、吃菌時不要喝酒,菌類某些成分會與酒中所含的乙醇發生化學反應,生成毒素引起中毒。

4、吃完菌后如感不適,有噁心、頭暈、嘔吐、看東西不明或出現幻視、幻聽癥狀應立即前往醫院治療。

吃野生菌有風險,且吃且珍惜,菌子誠可貴,生命價更高啊。以上內容,曲靖管家網精心整理,僅供參考!禁止任何媒體私自轉載!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