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不良與慢性淺表性胃炎究竟是什麼關係

王先生,43歲,患有「慢性胃病」多年,近幾年來常有吃一點就飽脹、噯氣、打嗝等癥狀,前後胃鏡檢查均診斷為「慢性淺表性胃炎」,也沒有消化性潰瘍和膽汁反流,醫生說問題不嚴重,僅僅是輕度慢性胃炎。醫生給出診斷為「功能性消化不良」。

王先生望著病曆本,一頭霧水:怎麼「慢性淺表性胃炎」未好,又生新病「功能性消化不良」呢?功能性消化不良與慢性淺表性胃炎是兩種不同的疾病嗎?

消化不良與淺表性胃炎的關係

臨床上慢性淺表性胃炎和功能性消化不良有很大一部分的重疊,只是概念上有些差別,一個是內鏡診斷一個是癥狀診斷。

慢性淺表性胃炎是指胃黏膜的慢性炎症,是指不同病因引起的胃黏膜表層上皮的慢性胃黏膜炎性病變,胃鏡下可以發現胃黏膜充血水腫、糜爛出血。可以發生在全胃也可以分別發生在胃竇、胃體、胃底或全胃。

Advertisements

功能性消化不良舊稱非潰瘍性消化不良,是指一組無器質性病變或僅有一般慢性胃炎的消化不良症候群,可反覆或持續發作,中青年多見,癥狀以上腹部不適、疼痛、上腹脹,常發生於餐后,或餐后加重,並伴有噯氣、早飽、食慾下降、上腹隱痛或灼痛、甚至有噁心嘔吐等癥狀。

文中提到的王先生,應該說是慢性淺表性胃炎與功能性消化不良同時存在,兩者應該是一致的。只是診斷的角度不同而已。胃鏡檢查是根據胃黏膜所見診斷,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根據癥狀診斷。

病變嚴重程度與消化不良癥狀嚴重的程度不是平行的。例如:有的人只是淺表性胃炎,是最輕微的病變,但其癥狀可以很明顯,而其他更嚴重的疾病可能他不一定有很明顯的癥狀。

消化不良病因

消化不良十分常見,各國報道的患病率在20%~49%之間。一些資料顯示約佔內科門診總數的30%,消化病專科門診的40%~50%。功能性消化不良診斷應建立在排除了器質性疾病的基礎上。

Advertisements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因和發病機制還不十分清楚,可能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在我國幽門螺桿菌感染與功能性消化不良最為相關,根除幽門螺桿菌后,部分患者癥狀可以緩解,即為幽門螺桿菌相關消化不良。

功能性消化不良常與慢性淺表性胃炎同時存在。據胃鏡檢查統計資料,約50%的功能性消化不良伴有慢性淺表性胃炎,但其癥狀多少與輕重程度並不與胃炎病變程度相一致,因此國內外學者多傾向將此類慢性胃炎的癥狀納入功能性消化不良範圍,治療亦基本相同。

近年來也發現部分患者急性胃腸炎后可以引起功能性消化不良,又稱為感染后功能性消化不(PIFD),約25%的急性胃腸炎患者會發展為功能性消化不良,發現此類患者胃黏膜具有炎性細胞核炎性細胞因子表達增加的現象,導致內臟敏感性增高,出現一系列臨床癥狀。

治療

多以改善癥狀、經驗治療、排除器質性疾病為主。

根除幽門螺桿菌治療:如果有消化不良症且有幽門螺桿菌感染者,可以進行根除幽門螺桿菌治療。研究發現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幽門螺桿菌的檢出率約65%~75%。如果根除幽門螺桿菌治療後患者消化不良等癥狀得到明顯緩解,回顧性診斷為幽門螺桿菌相關性消化不良。

對症治療:根據醫生經驗進行個體化的治療原則,胃運動障礙型者,用藥應以促胃動力葯為主,如嗎丁啉、莫沙必利等。多數病人治療2~4周即可,僅少數病人需更長時間治療。提倡間歇用藥,避免長期用藥,改善癥狀為主。

心理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常與心理因素有關,如個性異常、焦慮、抑鬱,疑病積分明顯高於正常人,其生活中應激事件發生頻率也明顯高於正常人,如親人患病、傷亡、失業、失戀等。治療效果與心理因素有明顯關係,據報道用安慰劑治療有效率可達30%~60%,故進行心理疏導,必要時給予適量的抗焦慮、抗抑鬱藥物也會有較好的療效。

馬晉平 教授: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胃腸中心主任醫師、醫學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曾先後在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Medical Center、香港大學瑪麗醫院和Dartmouth-Hitchcock Medical Center 訪問學習。發表核心期刊論文50餘篇,其中SCI收錄20篇。承擔和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廣東省科技計劃項目和廣州市科技計劃項目多項。曾獲中華醫學獎二等獎、廣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獲國家專利2項。

醫療專長:擅長胃腸胰腺外科臨床常見的胃癌標準和擴大根治術、各部位結腸癌根治術、直腸癌TME根治術、直腸癌保功能根治術、擅長胰腺良性和惡性疾病的外科治療、對胰十二指腸切除等手術、食管中下段癌根治、十二指腸良惡性腫瘤的外科治療以及腹股溝疝和切口疝的各種外科治療有豐富的臨床經驗。積極開展規範的外科手術前後的臨床營養支持治療,注重腸內營養和場外營養相結合的綜合生態免疫營養的應用。

出診地點: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門診5樓。

出診時間:每周三下午。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