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媽寶/爸寶」的孩子再成為「媽寶/爸寶」

知道夥伴們有沒有這樣一個感覺,就是當今社會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媽寶」、「爸寶」,不分男女只要遇到什麼事情都是,我媽怎麼怎麼樣,我爸怎麼怎麼樣。全然沒有一種成年人該有的思想和主見。一旦出現了什麼事情,就會無所事事,彷彿自立這件事根本就不曾存在過。這一點我是有一定發言權的,因為曾經我就是這樣的人。

家裡就我一個男孩子,處處養尊處優,除了學習幾乎什麼都不用干,所以剛開始離開了父母,才發現其實自己什麼都不會。不知道碰了多少釘子,才一步步的彌補了一些早就該掌握的生存和人際交往技能。特別是現在我成為了另一個孩子的父親,回頭看看以前的我,更加的發現那時的我簡直就是一個成年的「未成年人」。

當然從安慰自己的角度上來講,我也許並不是個例。且不說國內,即便是以自由獨立標榜自己的美國,「不成熟」的現象也十分常見。

美國內布拉斯加州參議員本·薩瑟(BenSasse),在2017年5月出版了一本《正在消失的美國成年人:成年危機及如何重建自立文化》(The vanishingAmerican Adult:Our Coming-of-Age Crisis--and How to Rebuild aCulture ofSelf-Reliance),主要討論了美國出現的年輕人長不大的現象。既然現象一樣,對你我或許還真的有一定的借鑒作用。

美國的現象是有大批的20歲左右青年人的行為模式跟10歲的孩子沒有太大的變化。薩瑟說:「對越來越多的美國人來說,表現的像個大人似乎是在進行某種角色扮演,好像做大人該做的事情很可笑,需要進行一個模式的切換。」

在美國出現了另一個趨勢是,年輕人開始更多的和父母住在一起,而不是18歲之後就搬出去自己住了。2016年美國18-34歲的成年人中,住在父母家的比例略高於自己住或者跟伴侶一起住的比例。這對於我們國家來說,簡直是太正常不過了,反而是如果不住在一起才會顯得格調另類。但是對美國而言,這種情況可是130年來第一次出現。特別是25-29歲中的美國人,跟父母生活在一起的人有25%,這個數字在10多年前才18%。

薩瑟自己也是三個孩子的父親,在覺察到這個趨勢之後。他非常重視從教育著手,培養自己孩子的自立精神,做獨立的「成年人」。我們不妨一起來看看他是怎麼做的。

首先,他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分清楚什麼是慾望控制的「想要」和什麼是生活必備的「需要」。他兒子6歲的時候,非要纏著買一個玩具,薩瑟就告訴他,這是你想要的,但卻真的不需要,家裡已經有了,再多只是重複。他認為一個成年人,首先就是要懂得區分「需要」和「想要」。成為成熟和獨立的必要條件之一就是能夠接受不富足,並在缺憾中保持快樂。畢竟除了官二代、富二代誰沒有窮過呢?

其次,他注重培養孩子對工作和學習的熱情。薩瑟認為對工作的熱情,是需要從小就養成的。2016年,他和14歲的女兒商量后,將她送到了養牛場去幫忙了一個月,女兒很辛苦,卻也樂在其中。雖然這段經歷或許不會帶來多麼高的成績附加分,但是孩子體力勞動卻能夠讓他們懂得從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的幸福和不易,並且有助於形成孩子解決人生難題必須的堅毅和忍耐力。

再次,薩瑟非常重視年輕人和老年人的交談。這個情況和我國比較類似,因為和我國一樣,隔代人的交流變得越來越少了。他認為老人跟年輕人交流可以增強年輕人的人生經驗,讓他們更早的懂得要耐心,懂得用長遠的眼光看待事物的重要性。

第四,他鼓勵孩子們進行有意義的旅行。旅行可以讓青少年離開熟悉的環境和氣候,走出成長的舒適區,了解世界上更多的風俗、人文、美景。當然他認為有意義就是要讓孩子脫離父母,或結伴,或獨行,在旅行中發現、體會和尋找價值。

最後,薩瑟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他幫助孩子尋找經典的作品,但絕不過分干涉。他認為「經典著作」不僅有助於他們了解自己,而且還能夠讓他們認識到自己所承擔的傳統的價值。當然這裡的傳統是指美國的獨立和自主,而不是我國的傳統文化(這裡沒有任何貶低我國傳統文化的意圖,僅僅做一個說明)。

薩瑟的故事就到此為止了。回過頭來,繼續反省。現在,我已經好不容易有了一些起色,有了一些擔當和主見。這其中的艱辛和碰到的釘子,也許只有我自己知道。正因為如此,我更不願意讓自己的孩子成為我一樣的「媽寶」、「爸寶」。從教育的出發點,將這篇文章寫出來,作為一個「座右銘」,改造自我,教育孩子,幫助他人。

好了,今天的文章就到這裡,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