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解讀:兒科靜脈輸液治療的最佳實踐

兒童安全輸液是臨床護理工作中的重要課題。美國靜脈輸液護理學會(INS)於2016 年5月正式發布了新版《輸液治療實踐標淮》。我們就兒科相關的標淮進行梳理,以供臨床靜脈治療護理工作者借鑒。

輸液不再是護士的專屬

《輸液治療實踐標淮》指出,靜脈輸液治療並不僅僅是護理人員的工作和責任,而是參與到治療實踐中的每個臨床醫護人員的責任。只有醫療、護理人員通力合作,才能實現安全、有效、適當的輸液治療。因此,靜脈治療將不再屬於護理人員的專屬,而是屬於整個靜療團隊。

專科群體:需要特殊關注

新版標淮首次將新生兒、兒童、孕婦和老年患者獨立為專科患者群體,為其提供個性化的、可以配合的和適齡的護理,同時要求對專科患者群體實施治療實踐時考慮並評價社會心理學和社會經濟學因素。

Advertisements

靜脈治療:

需要360°輸液安全流程。

兒科靜脈輸液的360°輸液安全流程

1. 輸液前評估

穿刺部位的評估需要考慮穿刺部位的選擇、靜脈彈性和能見度,兒童患者穿刺部位要避免失敗率較高的肘前區域;對於嬰幼兒還可考慮頭皮靜脈,但是發皰劑是禁止注射的;如果尚未學會走路,也可用腳部的靜脈;避免手或手指,或吮吸的拇指/手指。對於穿刺困難的患兒,可以採用血管可視化設備輔助穿刺。遇到困難時,不再是我們護理人員單槍獨斗,而是靜脈輸液團隊所有成員共同努力去解決。

2. 輸液工具的選擇

建議使用防針刺傷型密閉式的靜脈輸液工具,減少醫護人員發生血液暴露及針刺傷的風險。新生兒及兒童則考慮使用22~24G 的導管;在導管置入時,嘗試次數不超過2次,限制總次數不超過4次,在遇到困難時要充分發揮整個團隊的作用。

Advertisements

BD DecisIV™ 靜療管理魚骨圖

3. 併發症管理

(1)正確的固定。固定好就可以防止脫落,防止併發症的發生。不建議使用彈力繃帶進行固定。

(2)導管評估。對新生兒和兒童的評估,每小時一次。觀察穿刺部位有無紅腫熱痛,患兒的反應和主訴如何。

(3)導管的維護。新標準特彆強調沖封管要用單劑量系統,千萬不能從大袋中去抽沖封管液而導致院內感染的發生。在導管評估時,要用10ml管徑的預沖產品抽回血並沖管以確定導管的功能。

(4)留置時間。一般情況留置72-96小時,,但如果針尖阻塞或者有皮膚過敏、感染,都應該取下來不宜繼續使用,具體根據臨床情況而定。

(5)併發症早期評估和測量。對各種類型的血管通路裝置發生的滲出和外滲進行評估和記錄。由於小兒與成人不一樣,併發症主要是評估穿刺點腫脹範圍以及皮膚溫度與顏色的改變。

附:兒科外周靜脈滲出評估工具

備註:此量表來自於 2016 版 INS 指南 46 章滲出和外滲的 L 條目的參考文獻 4。

對於兒童患者,以家庭為中心的護理對於兒科靜脈輸液非常重要,對病人及家屬進行靜脈輸液知識的相關宣教,對於兒童安全輸液非常重要。

更多護理前沿資訊,請關注「護士札記」頭條號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