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炎犯了?可以試一試從脾胃論治!

講理之前,先分享一個醫案:今年秋天,有一個小朋友鼻炎犯了,非常難受,於是寶寶媽就通過微信問診,當時感覺應該是小柴胡湯或者葛根湯之類的,但是不能確認到底是怎麼回事,所以建議面診之後再說。後來,面診把脈之後發現,原來並不是因為肺氣不宣導致的鼻炎,而是另有其因,在患者的右關部位發現了浮滑脈,是一個典型的中焦有濕熱,脾胃樞機不利的情形。鑒於有口苦之類的癥狀,還有失眠的情形,就處方黃連溫膽湯加減,服用後效果非常好,十天左右就解決了困擾很久的鼻炎問題。

鼻炎不適

鼻炎為什麼會通過調理脾胃治癒?

關於五官從脾胃論治的理論,早在《黃帝內經》時代就有人提出來了,但是內經並沒有把這些具體到操作層面,所以到了李東垣手上,開始整理典故,並設立了一系列的方劑,治療很多耳鼻喉等頭面疾病的方劑。

Advertisements

他說:「《陰陽應象大論》云:谷氣通於脾。六經為川,腸胃為海,九竅為水注之氣。九竅者,五臟主之。五臟皆得胃氣,乃能通利。《通評虛實論》云:頭痛耳鳴,九竅不利,腸胃之所生也。胃氣一虛,耳目口鼻,俱為之病。」

其實,人攝入的水谷精微,都是經過脾向身體各個部位分散的,腸胃是貯藏水谷精微的海,是源頭,而經絡則是水谷精微運送到身體各個部位的交通路線,九竅則是這些水谷精微往外發散的出口。

古人死了為什麼用九竅塞?

九竅其實也跟五臟相對應,比如肝對應目,耳朵對應腎,鼻子對應肺,口對應脾,舌頭對應心,但是為什麼這些空竅的疾病都可以通過治療脾胃達到治療的效果呢?因為,沒有胃氣五臟之氣也沒有動力,也沒有源頭了。

所以李東垣解釋上竅出現問題,還深入解答了。

Advertisements

「經云:濕從下受之,脾為至陰,本乎地也,有形之土,下填九竅之源,使不能上通於天,故曰五臟不和,則九竅不通。胃者,行清氣而上,即地之陽氣也,積陽成天,曰清陽出上竅,曰清陽實四肢,曰清陽發腠理者也。脾胃既為陰火所乘,谷氣閉塞而下流,即清氣不升,九竅為之不利。」

脾為太陰,也叫作至陰,所謂的至陰就是陰之極限,陰至極限則是陽之開端。另外,胃是陽,可以行清氣向上,跟現代脾主升清,胃主降濁的認識不一樣。清陽上升,自然就會開發九竅,這跟九竅按照五臟論治的思路完全不一樣,但是療效不可忽略。

基於這個理論,李東垣開發了一系列的治療九竅的藥方,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益氣聰明湯,這個方劑在治療眼睛、耳朵疾病的臨床上運用很廣泛。

升麻

如何升清降濁?

李東垣的代表方劑有很多,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補中益氣湯,補中益氣湯不僅僅是一個方,而是整個治病的思維所在,李東垣在解釋補中益氣湯時說:「胃中清氣在下,必加升麻、柴胡以引之,引黃芪、人蔘、甘草甘溫之氣味上升,能補衛氣之散解,而實其表也;又緩帶脈之縮急。二味苦平,味之薄者,陰中之陽,引清氣上升也。」歷觀李東垣的方劑,用風葯、柴胡、升麻者不在少數,可以預見,這些葯是打開李東垣治療方法的鑰匙所在,其中升麻為諸葯最常用者。

慶余閣系列

從零開始學原汁原味中醫,歡迎品讀慶余閣出品《學中醫,用中醫》,具體內容歡迎點擊了解更多!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