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茶妹說茶|如何感受普洱茶的喉韻、甘、潤、燥與回甘生津

茶最原始的用途是作為藥用,爾後再用來解渴。解渴的首要條件,就是喉頭得以滋潤,並立即解除緊箍的乾涸。喉韻一向都是最受品茗者的青睞,尤其較資深品茗的高手,也多極重視喉韻特色。更以喉韻特強為標榜,而抬高茶品售價。普洱茶的喉韻可以分為甘、潤、燥三方面。

茶多半是先苦後甘,勐海芽茶製成的「白針金蓮」也是苦底茶湯,它們都能夠表現出苦盡甘來的特色。「同慶老號」圓茶陳期近百年,苦澀味全消失了,但飲后仍能有微微回甘的喉韻,持續甚久,的確是好的普洱茶。早期的「紅印」普洱圓茶,採用較嫩茶菁製成,陳期已逾五十年,有蘭香,略有些苦底,多衝泡幾開后苦味不再,其回甘則相繼不斷,效果特好,是普洱茶中之極品。

品飲到能使喉頭潤化的茶湯,人雖然沒有口渴現象,卻是越喝越想喝。這是因為潤感使人有安穩、充實、舒順的滿足感。一般喬木老樹的普洱茶,經過適當陳化后,都能達到「喉吻潤、破孤悶」的潤化效果。

有毒的氣體或有些太強的烈酒,都可能刺激喉歌肌肉緊縮,甚窒息難以呼吸。茶湯水性如果太利或太過苦澀,也會使喉頭難受,產生干而燥的感覺,強烈者影響吞咽困難。一些以雲南省外或邊境茶菁製成的普洱茶,因為品質不好,雖然苦澀不也有稱為「鎖喉」。燥感除了喉頭極不舒服且難受外,給予品茗者情緒不穩,神意焦慮,心境不安等。

有些陳年普洱茶品,在貯存過程中太過於密封,開封后馬上沖泡,也會有燥的情形。必須裝在較寬大的容器,回氣一段時間后,燥感自然消失。有人將霉變的普洱茶,送進烤箱焙火,為了要去除其霉味;有時在煮普洱茶之前,將茶葉放在茶劣內烤過,以求得香味,如果焙得過重火,烤得太焦,也會造成燥感。一般夏季和秋季採摘的茶菁,多多少少帶有些燥感。茶葉一但有了燥感,就不能評為好茶,品茗者對燥感是最難以接受,不但直接帶來難受而不安,更因燥的出現,即使擁有最多優美特色茶品,也會立即統統被封殺之!

「誰謂茶苦。其甘薺」詩經‧邶風谷風。

「絕品不可議。甘香焉等差」梅堯臣。

「舌本常留甘盡日。鼻端無復鼾如雷」陸遊。

「年來病懶百不堪。未廢飲食求芳甘」蘇轍。

古人多以詩詞來讚賞茶的回甘,茶湯能帶來甘的喉韻,是所有品茗者都喜愛的。甘的品味是比較涵蓄,不像香那樣飄逸。往往都是和苦味伴隨而至,常說「苦盡甘來」。有許多的品茗者,所以喜歡帶有苦味的茶湯,就是因為苦后而能回甘。但也有不苦而甘的東西,如中藥材的甘草,入口不苦卻有甜而甘的品味,普洱茶也有不苦而回甘的好茶。

茶多半是先苦後甘,鳳山茶菁製成的福祿貢茶,是苦味的茶底;以及勐海芽茶製成的白針金蓮,也是苦底的茶湯,都能夠表現苦盡甘來。同慶老號圓茶,陳期近百年,苦澀味全消失了,但飲后能有微微回甘的喉韻,持續甚久,的確是好普洱茶。早期的紅印普洱圓茶,採用較嫩茶菁製成,陳期已逾五十年,有蘭香,略有些苦底,多衝泡幾開后苦味不再,其回甘相繼不斷,效果特好,是普洱茶中的極品。

「一碗喉吻潤。二碗破孤悶」盧仝。

現在飲茶的第一目的,已經由最古老時期的治病,而成為解渴去悶。潤喉則是解渴的第一步驟,再是補充足夠的水份,因缺乏水份而產生的鬱悶,立刻得以消除,胸懷舒暢。喉頭得到滋潤,渴象就可以去除。有時候天氣太乾燥,或者吃得太過於咸膩,渴象就會很嚴重,白開水喝得越多,感覺更加渴,此時如果能飲上一兩口上好的普洱茶,喉頭因此潤化、渴象自然解除洧失,舒服且順暢。

品飲到能使喉韻潤化的茶湯,雖然沒有口渴現象,卻越喝越想喝,是因為潤感使人有安穩、充實、舒順而滿足感。一般喬木老樹的普洱茶,經過適當陳化后,都能達到「喉吻潤、破孤悶」的潤化境界。

兩頰生津

茶葉內涵成份中,有茶單寧和某些其它成份,能刺激口腔內壁緊束收斂,形成澀感以及生津。但是並非凡是澀感都會生津,部分較劣等茶品,雖然茶湯很澀,但並不會生津,始終覺得口內部捲縮而不開,引起口乾如燥,喉頭也因此緊鎖不順,使有強烈的渴感,但喉頭卻不想飲喝。如此不但不能解除缺水乾渴之苦,同時更堵斷了急需補充水份的自然飲食訊號。

口腔內膜受到茶湯后,自然分泌出唾液。依據一般品茗普洱茶的經驗,那些新鮮茶品,或者只陳放不超過三十年短期陳化的茶品,所以造成生津是屬於兩頰生津。兩頰指的是口腔內兩側,也是左右臉頰的內面。兩頰生津所分泌的唾液,通常是比較多而強,這種生津在口感上,會覺得比較粗野且急促,有時生津太多則影響到口中淡淡,口水積得太多現象。

邊境茶菁製作成或陳期不艮的新鮮普洱茶品,所引起的生津作用,大都是兩頰生津。如北越的廖福散茶、泰國鴻昌普洱圓茶、部分廣東普洱圓餅,以及7562磚茶、銀毫沱茶、廣雲貢餅和一些現在的青生普洱茶品。

★ 如果是因為流汗太多,體內太多,體內失水過多,渴感很強烈時,最好品飲兩頰生津的普洱茶,解渴化孤悶效果特好。

舌面生津

從學理的角度認知,唾液是由口腔內壁和舌頭底部分泌出來的。舌面是負責味覺的功能,應該是和生津無關。事實上,舌面生津的現象,對一般普洱茶品茗者來說,都是經驗的事實而肯定的。如何造成舌面生津的感受,真是一個極有趣的問題。

一般四五六十年,早期及後期的好普洱茶,都能達到舌面生津的功效。茶湯經過口腔吞咽后,口內唾液徐徐分泌出來,但不像兩頰生津那樣急促強烈,感覺柔和舒順多了!接著會覺得舌頭的上面,非常的濕潤柔滑,好像在不斷地分泌出唾液,然後流到舌頭兩邊口腔。像是舞台上的一塊乾冰,乳白柔和的濃,緩緩冒起而散落充滿了整座舞台中。舌面生津除了生津解渴、舒暢的生理感受之外,那種品茗的藝境,要比兩頰生津高上一籌。由兩頰生津的野性霸氣、急促粗糙,轉入到舌面生津溫馴嬌柔、緩和細緻的境界,完全表現出普洱茶,走過時間歷史的最具體的美。

能夠達到舌面生津的普洱茶品,還有相當多。像同慶號圓茶、敬昌、江城、鼎興等圓茶,福祿貢茶,以及紅印、綠印等中茶公司的較早的普洱茶品,在舌面生津的效果,都表現非常良好。喜愛普洱茶品茗者,都可有機會品嘗得到這些舌面生津的好茶。

舌底生津

一般正常喝飲料時,液體吸入口中,從舌尖沿著舌面滑入口腔,少部分則由舌面向兩側滑落,和牙床接觸,大部分則由舌面向後方滑進喉嚨去了。液體在口腔內停留的時間很短,所接觸口腔的面積也不大。這種急速匆忙的喝法,在喝茶時叫牛飲;在飲酒時叫乾杯吧。所以常常認為牛飲和乾杯都是蹧蹋了好茶;浪費了美酒的行為,它們的香醇甘美,像浮雲過於太虛,無法享受到。

在普洱茶的品茗技巧上,為了避開牛飲乾杯的缺失,除了小口慢飲、迴轉緩咽外,當茶湯喝入口中,必須將口腔上下盡量空開,也就是上下牙床張開。閉著雙唇,牙齒上下分離,增大口中空開。同時口腔內部得以鬆弛,舌頭與上顎觸部位形成更大的空隙,茶湯得以機會浸淫到下牙床和舌頭底面部分。當要吞咽時,口腔必縮小範圍,將茶湯壓迫經過喉嚨,吞下了肚子。在口腔縮小過程時,舌頭底下的茶湯被壓迫出來,並會產生泡泡的感覺,這樣的現象就叫鳴泉。但只是技術性鳴泉,不一定飲茶如此,喝任何飲料亦可如此。

品飲到五六十年以上陳期,先期以前的普洱茶,如不知年的紅芝普洱茶、同慶老號圓茶、末代生緊茶等,茶湯已經極為柔和,有香無味的境界。其茶湯經過口聜接觸到舌頭底部,舌頭底面會緩緩生津,不斷湧出細小泡泡的感覺。這種舌下生津現象,才是真正的舌底鳴泉。

經過長久陳化普洱茶,茶湯已經轉為極柔性,尤其已達到入口即化的境界。也因為茶單寧在陳化過程中,經氧化消失了,已經不能刺激兩頰或舌面生津。生津過程更加緩和持續,生津現象更加細緻輕滑,生津感受更加柔順安祥,生津藝境則仙揚道化,階及無為了。

普洱茶湯飲入口腔,所引起各種口感,除了提過的味道部分外,其它的歸到水性這部分來介紹。水性可以分為滑、化、活、砂、厚、薄、利等七方面,其中滑、化、活、砂、厚是普洱茶正面特色,而薄和利則是一些負面性能影響品茗情境的。

滑是最柔和的感覺,比如將最細純豆漿或愛玉仙草,含在口腔里有一種至柔感。滑會使人有溫和舒順而親切,也會使人心神比較安適穩定。

比較陳舊或熟的普洱茶,其水性比較滑。早期的敬昌號、江城號、普慶號等普洱圓茶,以及七零年代厚磚普洱茶、七零年代白針金蓮普洱散茶,其茶湯都表現很滑。水性滑是普洱茶的一大特色,尤其現在生產的新普洱茶,多半是以熟茶方法製造,水性大多能表現醇滑,有許多人就因此而喜歡飲用普洱茶。

普洱茶水性的醇滑,隨著陳化時間越長,表現得越為優異,最後達到化的境界,這也就是構成普洱茶越陳越香的要之一。

「入口即化」同樣是陳年好茶和好酒的表徵,普洱生茶的水性要達到化的境界,通常必須要貯放六七十年以上,而且還要在比較理想環境中陳化。熟茶要比生茶容易得到化的水性,如那批七零年代的普洱厚磚熟茶,只有三十多年陳期但其水性漸漸由滑而轉向化勁之中,六十多年的末代緊茶,八、九十年的同慶老號普洱茶圓茶以及紅芝普洱,已達到入口即化的境界了。一般經驗告訴我們,普洱生茶所表現的勁道要比熟茶來得高雅,因為熟茶的水性較粗厚,化的感覺總沒有像生茶那樣的活潑清逸。但是生茶的陳化時間必須長很多,才能與普洱茶的化勁道相等。「入口即化,喝了沒喝」,是一句品茗普洱茶時,對茶湯水性最高境界的讚歎語。

雖然把茶湯喝到口腔里,好像渴酒一樣,立刻化為一股升華之氣。但喝酒只感覺一陣酒氣向上顎衝起,而後漸漸揮發過去。普洱茶的化勁,遠比酒的化勁柔和而寧靜,不會有那股熏腦的難過。酒氣的化勁會使人自我膨脹,心神恍忽,醉言失態。普洱的化勁則令人清神明智。

活潑的水性,是各茶種品茗者一貫重視的茶湯優美的表現,在口腔中產生一種活的感受。活的口感如同陳韻一樣,是偏重於比較抽象性,也都是靠個人多次實際品茗中,培養出鑒別能力,無法以文字或言語描述,非從實際體驗而難以言傳。

在普洱茶行列里,只有干倉普洱生茶茶湯,才有較強的活性品味。在製造過程中,經過一定程度渥堆發酵的普洱熟茶,以及產生霉變的濕倉陳化普洱生茶,這兩種普洱品都會增加水溶性物質成份,而且越是重發酵或越是重霉變的,越增加茶湯中的水溶性物質,茶湯顏色也越深濃,甚至成為黑色。水溶性物質的增加,直接影響水性活潑品味。所以只有生茶干倉普洱茶,才可能有最好的活性品味表現,活性能給人活潑、愉快、力量的感受。

喝過茶湯之後,口腔內有一種砂砂的感覺。如同喝了一碗紅豆湯,留下口中那種濃砂感覺。這種砂砂感覺會帶給口腔一種舒服的感受。

砂的口感主要來自普洱熟茶茶湯,而且是有較長陳化期的茶品。三零年代的佛海鼎興茶莊所生產那批末代緊茶,可能在曬菁時,延誤了時間,促使自然發酵過多,變成了熟茶緊茶;還有七零年代初期的73厚磚茶熟茶,這兩批茶葉為比較陳舊的熟茶茶品。凡喝過這兩批熟茶的,都能感受到砂的品味。

普洱茶水性的砂感,透過口腔感覺,使人有一種粗獷而濃郁感受。砂感是普洱熟茶水性一大特色,而普洱生茶則不易見到。

厚 薄 利

普洱茶水性在還沒有到達化勁之前,有厚、薄、利分別。這些厚、薄、利在口腔的感覺,使品茗者有厚重甸實或輕薄浮蕩或刃利難受之感。

水厚和茶湯並不相同,厚是普洱茶質地的關係,茶湯在一定的強度,溶於水中物質成份較多的,在口感上覺得會比較混厚稠密。越稠密者稱之越厚,或越稠。濃是沖泡技術上的影響,同樣一泡茶,茶葉浸泡在熱水中越長,茶湯就越濃,也就是茶湯的強度增加了。相反的如浸泡時間很短,茶湯便會顯得淡淡的,與水性厚薄無關。往往厚、重以及甸實都是相伴共存的,所以有說茶湯水性很厚重或很厚實,其義意就是指水性有厚之感。如一些無紙綠印圓茶、鳳山茶菁的福祿貢茶,茶湯水性都很厚重。厚的茶湯水性,使人感到飽滿而實在,帶給品茗者有較平和穩定的心境。

水性薄和水性厚恰好相反,水性薄的茶湯喝到口腔里,沒有坦蕩舒張氣勢,水質也感覺輕且蕭條。由於水性薄而造成小器的格調,使品茗者產生了輕浮、薄弱、不安穩而抗拒的感覺。灌木新樹茶菁製成的普洱茶品,和一些邊境普洱茶品,茶湯水性多半會顯得單薄。

利是因為太薄的水性之故,而使得口腔有觸及利刃的感覺。會引起單薄、偏激、難過的感覺,而且形成排斥和拒絕的作用。一般的邊境普洱茶或現在新樹茶菁所製成的新鮮青餅普洱茶品,茶湯水性多半會出現刃利現象。

普洱茶經過長期緊扎密封,茶身很乾燥,開封后立即沖泡品飲,茶湯水性常常會顯得薄,甚至會有利的情形。但是如果開封有將茶置於較寬大容器中,以使茶葉回氣一段時間,約十幾天或一個月,茶湯自然能表現出其應有的水特色。

(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

【此文章為英德姐妹茶莊的懂茶妹(honghong999888777)整理髮布,轉載請說明,特此聲明!】有任何問題直接留言或加懂茶妹交流哦~

【END】

記得在評論區留言與我們互動哦,更有機會獲得2017新茶體驗裝,還等什麼快去評論區留言吧,留言越多機會越多哦~~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