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泌性中耳炎的聾兒

中耳炎發病率較高,尤以兒童多見。 聽障兒童分泌性中耳炎發病率更高,發病機理不完全清楚, 考慮與咽鼓管阻塞,分泌的抗菌因子和表面活性物質缺乏, 細菌病毒感染和免疫功能異常有關, 冬季常因感冒誘發患者聽力呈波動性的改變, 家長常反映孩子又聽不見了或不如以前聽得好了, 耳鏡檢查鼓膜光錐消失, 呈粉紅色, 有液平面, 聲導抗檢查鼓室壓力圖呈低峰、平坦或負壓狀態。如反覆發作聽力恢復不良,使這部分小兒在原有感音神經性耳聾的基礎上加有傳導性聽力障礙, 聽力可比原水平下降20dB, 對這部分患兒, 建議在積極治療中耳炎的同時, 增加機體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可口服多種小兒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必要時做中耳置管引流,也可使用激素和抗過敏藥物治療, 但要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如有化膿感染要做分泌物的細菌種類分析, 以便使用最有效的抗菌素, 使中耳炎儘早治癒, 以免演變成慢性中耳炎長久不愈, 導致永久性聽力損失。 目前我國對兒童分泌性中耳炎無十分有效的治療辦法, 加之兒童合作性差,增加了臨床操作的難度。 我們曾給一名患有分泌性中耳炎、 檢查有液平面的9歲兒童進行鼓膜穿刺處理, 穿刺前後純音測聽比較最高相差25 dB, 提示分泌性中耳炎對聽障兒童影響是很大的, 積極治療十分必要。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