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仙:一些與《筆仙》無關的叫喊

【小漠原創,不要抄哦】

前些年看過棒子版《筆仙》后,給我留下的印象較為深刻。看過那片子的人想必也不少。也似乎是那個電影上映后,很多人才知道如何玩這個叫「筆仙」的恐怖遊戲的。後來在小說故事裡、在一些恐怖電影里,偶爾也會看到有人玩這個遊戲。

那些只是一筆代過,但今年,不知為何國內一下冒出兩個標題里有「筆仙」二字的電影。當然,翻拍是國人的強項和慣用伎倆,但超越這件事,發生的概率似乎不多。無論是翻拍國內的還是國外的,無論是翻拍電視劇還是電影,大多時候都是費力不討好的招來一些口水。

這兩片電影,因為標題有「筆仙」二字,所以我也就抱著對曾經看過的《筆仙》記憶才去看的。看時鬆了口氣,還好,不是翻拍。但是!問題還是存在。特別是《筆仙》2012,整片電影完全就跟筆仙沒有一毛錢關係。

Advertisements

梅婷飾演的恐怖小說作家小艾因為擔心出獄的前夫要奪子,帶著五歲的兒子小辛到好友亦南的鄉間別墅躲避,正好安心寫完她的新小說。然後恐怖的故事便在這個四下無人的別墅里發生了。

而創作陷入瓶頸的小艾在苦苦掙扎寫不出一個字的時候,大段的小說文字鬼使神差的自動顯示在電腦文檔上。有網友調侃:莫非這個電影叫《筆仙》的原因是因為電腦自動打字?那還不如叫「打字機仙」來的貼切呢!

不止如此,影片讓人不舒服的還有演技。特別是那個神經質的孩子小辛,台詞安排的特乾巴。只會一遍一遍重複同一個字詞、同一句話。所以不管恐怖效果還是導演想達到的其他效果,在我看來都收效甚微,因為無法讓人入戲。總之看完后,就只記得一些叫喊,小孩的叫喊,女人的叫喊,男人的叫喊……

Advertisements

至於午馬拍的《筆仙驚魂》,就稍微好一點了。至少人家是真的做了那個關於請「筆仙」的遊戲,但故事仍然跟國內很多恐怖片一樣,只是假鬼,人為的陰謀,再摻上一些化學的科學的迷幻劑之類的東西來讓人失去心智,變得跟鬼附體一般。先給觀眾以鬼的感受,其實只是人在做怪而已。

這樣的手法,大概也跟國內限制恐怖片的尺度和要求有關係。恐怖片不再讓直接演真鬼,而是人為的鬼,意為不宣傳迷信。但如果演真鬼就是宣傳迷信,那麼演槍戰片,殺人放火類的動作片又是宣揚了什麼呢?到頭來,我們還能看什麼樣的電影?紀錄片嗎?

不管這兩部打著《筆仙》旗號的電影具體質量如何,但我想點擊開這兩部電影的觀眾還是不少的。如果沒被提前劇透,想必去影院的觀眾也不少。但一開始看,或是看到完,估計給大多觀眾的感受還是失望。

因為這又是一個國人慣玩的手段,那就是標題黨。借用人家火了的標題,費力扯上點關係。讓看過老版的人有所期待,然後掏出腰包,或是增加點擊率。說到這裡,我們也很顯然看出拍這些電影的目的,八九不離十是跟賣座和商業有關。

商業和賣座沒有錯,要是你能一邊賺了錢,又一邊讓觀眾大呼電影過癮,那才是本事。否則,你賺了錢,卻冷了觀眾的心。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