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病飲食》脫肛的飲食宜忌

脫肛是中醫術語,西醫叫肛管直腸脫垂,即肛管、直腸向遠端移位。如脫垂部分在直腸內,肛門外無異常,稱為內脫垂;如肛門外可見腸粘膜或腸壁全層,稱為外脫垂。

脫肛多發生於兒童、產婦和老年體弱者,由於發育缺陷、神經損傷、慢性疾病等原因導致盆腔組織、肛門括約肌鬆弛無力、腹壓增加時,直腸移動導致脫肛。

脫肛發病開始肛管直腸只在排便時脫出,便后可自行還納,以後則要用手還納,兼有咳嗽、勞累、排氣、站立均可致脫出。同時伴有便秘、便血、排便困難和左下腹疼痛、肛門脹痛。

「脫肛」是中醫肛腸科常見的疾病之一,遠至隋朝,中醫古籍就有記載。中醫認為脫肛為脾氣虛、中氣下陷。

脫肛發病原因尚未完全清楚,下列各因素與發病有關:

Advertisements

1、解剖因素。小兒骶尾骨彎度小,直腸較垂直,老年人肌肉鬆弛,生育過多或分娩時會陰撕裂,當腹內壓增高時,直腸缺乏支持而易於使直腸發生脫垂。

2、腹內壓增高。長期便秘,腹瀉,慢性咳嗽和排尿困難等引起腹內壓增高,可導致直腸脫垂,近年來國外研究發現,直腸脫垂常伴有精神或神經系統疾患,兩者間的關係目前尚不清楚。

3、其他外傷。手術引起腰骶神經麻痹,致肛管括約肌鬆弛,引起直腸黏膜脫垂。

【自我康復要點】

脫肛是在長期的病理改變基礎上形成的,因此,無論是中藥保健治療還是鍛煉都要長期堅持,身體機能才能逐漸得到改善。

平時還要注意盡量避免久坐久蹲、負重遠行。

養成每天按時大便的習慣,縮短大便時間,並保持肛門乾淨。

Advertisements

積極治療慢性腹瀉、便秘、慢性咳嗽和肛門部位的慢性疾病等,防止腹壓過度增高。

藥物治療雖然能暫時解決脫肛的問題,但對於肛腸部位鬆弛的肌肉,仍不能使之恢復正常的功能,堅持體育鍛煉才是改善這一現象的關鍵。

體育鍛煉:應根據患者的體力耐受程度酌情選用。

1、收腹運動:防治脫肛的關鍵是加強腹肌與盆底肌的收縮鍛煉,如反覆收腹,一分鐘做30次,這樣能夠加強骨盆肌肉收縮功能。治療脫肛的鍛煉方法。

2、提肛運動:吸氣時收縮肛門,呼氣時放鬆肛門,每日2~3次,每次做20~30次。這樣反覆鍛煉,可增強肛門括約肌的收縮功能。治療脫肛的鍛煉方法。

3、衝天運動:雙手握拳,曲肘舉至肩高,兩膝關節半彎曲,然後突然用力向上衝起,使四肢完全伸直,每次200下,反覆鍛煉可提升臟器。

【宜】

(1)宜多食新鮮蔬菜、水果,如菠菜、小白菜、蕹菜、香蕉、梨、蘋果以及山藥、扁豆等補脾健胃、益氣升提的食品。

(2)飲食宜營養豐富,多食蛋類、瘦肉、動物內臟、豆類及豆製品、魚類。

(3)宜多食酵母、粗糧及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多飲水、保持大便通暢。

(4)久瀉者宜食含纖維素少的水果,如香蕉、菠蘿、蘋果泥以及各種青菜菜泥,少油膩、富脂肪食品。

【忌】

(1)忌辣椒、蒜、花椒、烈性酒等刺激性食物。

(2)忌肥甘厚味之品,如肥肉、多油湯類、糯米飯、糍粑等粘滯難消化食物。

(3)久瀉者忌蜂蜜、蔥、蒜、豆類、土豆、蘿蔔、芹菜、韭菜等質粗通便食品。

(4)忌引起的食物。

【食療偏方】

1、黃芪党參大棗粥:黃芪30—55克,党參20克,大棗10枚,大米適量,加清水共煮粥。粥成加入白糖調味再煮片刻即食。

2、人蔘升麻提肛湯:人蔘(另燉)、升麻各10克,炙黃芪80克,烏梅3個。后三味加水600毫升,煎至250毫升,取汁,再加水300毫升,煎至100毫升,2次藥液混勻,早晚2次分服,功能補氣生陽,澀腸舉陽,主治脫肛。

3、脫肛外洗效方:烏梅、五倍子各20克,金銀花、黃柏各30克。加水3000毫升,煎至2500毫升,置於盆內,待溫,坐浴洗肛部,早晚各1次。

4、豬大腸燉糯米綠豆:豬大腸300克,糯米30克,綠豆50克。將豬大腸洗凈,糯米與綠豆用清水浸泡1小時,然後把糯米、綠豆放入大腸內並加入少許水和食鹽,腸兩端用線紮緊,放入鍋內加水煮2小時即可服食。

5、脫肛民間驗方:升麻12g、党參15g、肉蓯蓉12g、地龍12g。用法:每日一劑,水煎取汁300ml,分3次溫服。7天一療程。

6、馬齒莧燉豬大腸:豬大腸250克,馬齒莧30克。將腸洗凈后入馬齒莧,紮緊兩頭,燉至爛熟服食。適用脫肛見大便時肛門疼痛或便後有沾液和血。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