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節各縣區名字由來,你知道多少

七星關區

月夜 徐渠 攝

即原縣級畢節市,漢唐時期是彝族「比躋」系的世居之地。關於畢節的由來,有兩種說法,一種是畢節為彝語地名,彝族語讀作「比躋」,是彝族一個支頭人的名字;另一種是相傳元朝初年,平遲安德長官司修建驛館,開館之日恰逢除夕,這是一年裡最後一個節日,因古稱「比躋」,故轉音取名為畢節。

七星關,位於畢節市與赫章縣交界的七星山上,距離現七星關城區四十五公里,是貴州三大名關之一。《大定府志》卷之十六:「七星山,在城西九十里,形如北斗。相傳諸葛武侯南征過此,見群峰如七星羅列,因禡祭焉。後人即以七星名山。」七星關歷史悠久,底蘊深厚又因地形極其險要,自古以來就是川、滇、黔三省的交通要道,兵家的必爭之地。

Advertisements

大方縣

大方之名源於築城將官姓氏。明崇禎八年(1635年),副將方國安奉命建大方城為屯軍城堡,建成以後,取名大方。元明兩代,大方均是水西(貴州)宣慰司屬地。清康熙四年(1665年)水西宣慰使安坤反清被平西王吳三桂誅殺后,1666年實行「改土歸流」,設大定府於大方城。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降為大定州,雍正八年(1730年)改為大定府。民國三年(1914年)改為大定縣。1958年因原名有鎮壓少數名族之意,即改為大方縣。

黔西縣

黔西之名,來自於亦溪不薛。彝語「亦溪」漢意為「水」,原指六廣河,「不薛」意為「西」。「亦溪不薛」翻譯為「六廣河西邊」的意思。元代設亦溪不薛總管府。明洪武十五年(1382),貴州都指揮使馬曄在黔西建城屯兵,取名「水西城」。名屬水西(貴州)宣慰府。清康熙五年(1666年),水西宣慰使安坤反清被誅殺,廢宣慰司,設黔西府。康熙二十二年(1684年)黔西府降為黔西州,民國三年(1914年)改為黔西縣。

Advertisements

金沙縣

金沙縣名源於縣城打鼓新場的金寶屯、沙溪壩兩地名。今金沙境內,元明分屬於水西、播州兩宣慰司。明末清初「改土歸流」后,分屬大定、遵義兩府。民國時期,擬議設縣。當時,因境內有新民里,故呈報為新民縣,但全國已有同名縣,故改以縣城打鼓新場的金寶屯、沙溪壩二地名合為金沙縣。縣名兼寓「政治修明,黃金與沙土同價」之意,也寓高仲武「披沙瀝金」之句,喻細心挑選、去粗取精之意。

織金縣

織金縣名源於古彝語地名。曾被譯為直溪、直金,只雞等。元代起稱織金,有織金城、織金箐、織金河、織金關等地名。明代織金城改名比喇城,元明均為水西宣慰司屬地。清康熙四年(1665),水西宣慰使安坤反清被平西王吳三桂所誅殺,「改土歸流」,次年設平遠府於比喇城。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降為平遠州,1913年改為平遠縣,1914年再改名為織金縣。

納雍縣

納雍之名來源於剌雍河,剌雍為古彝語譯音。明代前譯為蠟雍。納雍元明為水西(貴州)宣慰司領地,清為大定府管轄地。民國三十年(1941年),從大定(今大方)水城、織金、郎岱(今六枝)4縣劃出37個聯保置縣。因縣城大兔場臨剌雍河,遂取古句「納民雍熙」之意,定名納雍縣,縣城大兔場改名那雍鎮。

威寧縣

威寧縣古地名為烏龍箐,彝族先民世居之地。元為烏撒烏蒙宣慰司,明設烏撒土知府。清康熙三年(1664年)烏撒、水西土司反清被討平。康熙五年(1666年)設為威寧府,雍正七年(1729年),威寧府降為威寧州,貴西兵備道駐之。民國二年(1913年),該威寧州為威寧縣。1954年,成立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區,1955年改為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

赫章縣

大韭菜坪風光 陳移 攝

赫章縣名源於墨特川,縣城處於墨特川(今六衝河前河)南岸。明洪武十四年(1381),潁川侯傅友德南征途中,在赫章築城,取名黑張,是彝語墨特川的另名譯音。縣境元代屬烏撒烏蒙宣慰司,明代屬烏撒土知府。清康熙五年(1666年)建威寧府(后改州、縣),縣境均隸之。康熙二十六年(1688年),設黑章訊,改「張」為「章」。民國五年(1916年),威寧縣得勝坡分縣遷到黑章。民國七年(1918年),改名赫章分縣,改「黑」為「赫」。1942年赫章從威寧縣分出,置赫章縣。

晚報全媒體記者 楊舒程 整理

感謝周遵鵬先生對本文提供資料

運營人員: 趙穎 MX007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