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當|十二正經、奇經八脈(七)

足太陽膀胱經

從內眼角始,經前額至頭頂與督脈交會,主幹入侵絡腦。夾脊柱兩旁至腰入腹,絡腎屬膀胱。一支從肩內緣下經髖,大腿后與前支在腘窩處會合,向下沿足外側緣到足小趾與足少陰腎經相接。該經從睛明穴至至陰穴,共計67穴。主治泌尿、呼吸、循環、消化系統疾病和發熱等。

本經的循行路線是在體內,屬膀胱,絡腎,並與腦相連,在體表,由眼部向上越過頭頂,向後向下經過項部、背部兩側、臀部、下肢後面,止於小趾端。本經之脈起於目內眥之睛明穴,與足陽明、手太陽、陰陽二蹺相會。上過攢竹入督脈之神庭穴,折回眉沖,上歷曲差,五處、承光、通天等穴而至頭頂之百會,左右相交,其中一條支脈從頭頂到耳上角,穿過足少陽之曲鬢、率谷、天沖、浮白、與足少陽相會。復入竅陰會三焦經、膽經、至膽經完骨穴。直行的經脈,從通天穴後行,歷絡卻、玉枕,由督脈的腦戶穴入腦,再出督脈之風府穴與督脈、陽維相會。別行至頸部,過天柱入大椎與諸陽齊會。出督脈之陶道,又回本經,挾脊兩旁下行,在大杼穴會於太陽、少陽、過風門會督脈,經肺俞、厥陰俞,心俞、督俞、隔俞、肝、膽、脾、胃三焦各俞而至腰中。於背俞處入絡腎臟。下屬膀胱。再下經氣海、關元、大腸,小腸、膀胱、中膂、白環各俞,而為腎部之第二俞穴。其中一條支脈從腰中下行,入委中穴。另一支脈,自天柱下行到小趾端外側至陰穴接足少陰經。申時(15~17點)練功最好。

Advertisements

足太陽膀胱經偱行:1.睛明;2.攢竹;3.神庭;4.眉沖;5.曲差;6.五處;7.承光;8.通天;9.百會;10.絡卻;11.玉枕;12.腦戶;13.天柱;14.附分;15.魄戶;16.膏肓;17.神堂;18.膈關;19魂門;20.陽綱;21.胃倉;22.育門;23.志室;24.胞育;25.鐵邊;26.大抒;27.風門;28.肺俞;29.厥陰俞;30.心俞;31.督俞;32.膈俞;33.肝俞;34.膽俞;35.脾俞;36.胃俞;37.三焦俞;38.腎俞;39.氣海俞;40.大腸俞;41.關元俞;42.小腸俞;43.膀胱俞;44.中膂俞;45.白環俞;46.上髎;47.次髎;48.中髎;49.下髎;50.會陽;51.環跳;52.秩邊;53.承扶;54.殷門;55.委陽;56.委中;57.合陽;58.承山;59.飛楊;60.附陽;61.昆倉;62.仆參;63.金門;64.京骨;65.束骨;66.通谷;67.至陰(圖244)。

Advertisements

足太陽膀胱經主要穴位:

睛明穴,位於目內眥之內上方陷中。主治各種眼疾、顏面疾、鼻炎等。

攢竹穴,位於眉毛內端陷中。主治眼疾、頭痛、眉梭骨痛、視力不佳諸症。強力擊點,則昏厥不起。

通天穴,位於顱頂部,百會穴兩旁名1.5寸。主治頭痛、眩暈、神經官能症、鼻塞、鼻衄諸症。

風門穴,位於第二椎棘突下。旁開各1.5寸。主治項強、腰背痛、感冒、肺疾、氣管炎、咳嗽諸症。

肺俞,位於第三椎棘突下,旁開各1.5寸。主治肺疾患、支氣管炎、佝僂、瘰病等。

厥陰俞,位於第四椎棘突下,旁開各1.5寸。主治心臟病、肺氣腫、肋痛、呼吸病、胸悶嘔吐諸症。

心俞,位於第五椎棘突下,旁開各1.5寸。主治心臟病、胃出血、嘔吐、神衰、心悸、癲瘋、精神分裂諸症。

督俞,位於第六椎棘突下,旁開各1.5寸,主治主寒熱心腹痛、腸鳴、氣逆諸症。

隔俞,位於第七椎棘突下,旁開各1.5寸。主治心臟病、喘息、肺病、脅痛諸症。

肝俞,位於第九椎棘突下旁開各1.5寸。主治肝病、胃病、眼病、神志病、脊背病諸症。

膽俞,位於第十椎棘突下旁開各1.5寸。主治肝膽疾患、肋膜炎、頭痛、嘔吐、十二指腸病、口苦食不下諸症。

脾俞,位於第十一椎棘突下旁開1.5寸。主治胃病、消化不良、脾病嘔吐、下痢、喘息諸症。

胃俞,位於第十二椎棘突下旁開1.5寸。主治腹脹腸鳴、脊痛、肩脊腰背強急、胃炎、胃痙攣、胃腸病等。

三焦俞,位於第十三椎、第一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主治腰腿寒病、腳膝拘急、脅膨脹滿、慢性消化系統病、腎病眩暈、諸熱性痛等。

腎俞,位於第十四椎、第二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生治同三焦俞及遺精、陽萎、遺尿、月經不調、白帶、腰痛、頭昏、耳鳴、耳聾、水腫諸症。

大腸俞,位於第十六椎、第四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主治脊強不得俯仰、腰痛、大場病、淋病渚症。

小腸俞,位於第十八椎棘突下旁開1.5寸。平第一骶后孔。主治膀胱炎、腸疾患、月經不調、便秘諸症。

膀胱俞,位於第十九椎棘突下,旁開1.5寸。平第一骶后孔。生治腰脊強痛、膝寒無力、膀胱病、遺尿諸症。

委中穴,位於腘窩橫披終點處。主治中風、廈腿腫痛、膝不得屈伸、風濕麻痹、下肢癱瘓諸症。點、弾則不能站立。

飛揚穴,位於外踝骨上7寸處,主治頭痛、目眩、鼻寒、鼻衄、腰痛、腿軟無力諸症。

崑崙穴,位於足外踝后,跟骨上陷中。主治項強、頭痛肩背拘急、腰痛不能俯仰、腳跟踝關節腫痛、暈眩、衄血、下肢癱瘓、坐骨神經痛諸症。

申脈穴,位於外踝下5分陷中。主治頭痛、腰腳酸痛、膝胻寒酸不能久立,周身關節不伸、動脈硬化、有擴張脈管、伸展關節的作用。

金門穴,位子外踝下1寸,申脈前5分處。主治癲癇、小兒驚風、腰痛、外髁疼、下肢痹痛。

京骨穴,位於足外側大骨下,赤白肉際陷中。主治頭項強痛、腰腿不伸、足部痛、腦充血、暈眩諸症。

束骨穴,位於足小趾外側本節后,赤白肉際陷中。主治頭痛、項強、腰背痛、痙攣、足痛、暈眩諸症。

通谷穴,位於小趾外,本節前陷處。主治頭痛、項痛、目眩、鼻衄諸症。

至陰穴,位於足小趾外側,去爪甲1分處。主治小便不利、風寒頭重、鼻塞、胃痛、足痛、項痛、頭頂痛、矯正胎位、難產等。用力挖剝則半邊無力。

親愛的讀者您好!了解更多武術知識、功夫養生,搏擊防身,歡迎搜索微信公眾號:功夫之神(GFZS119),還能與各路英雄相互切磋武藝,提升自我,得到更高的修為。(長按複製)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