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GA—流派之爭

前段時間邀請了Gyan老師到館內做公開課,會員們在指導里彼此互動還「玩"得很開心。而這樣的課堂里,也讓我看到了一個大師的謙遜之心。

當然,Gyan老師的公開課亦是有目的,讓更多人可以認識他。雖然他本身便已被很多人知曉,他此行到重慶的三十多個個案預約全部滿員,我幾乎能看到每個顧客結束以後的滿足感。但是讓我訝異的是,他願意在自己的公開課里,對於我的瑜伽之道表示肯定,鼓勵有疑惑的會員繼續跟我練習瑜伽,並不特別需要參加他的個案。課後他甚至還謙遜地問我到底採用了什麼方法,讓會員的腰椎間盤脫出可以恢復得如此之好。

前些年尤喜歡參加瑜伽盛會,接觸一些盛名遠揚的瑜伽大師,可是並非所有人都可以做到如此謙遜。他們認為自己的方式便是最好的,甚至有時會抨擊對方所練習的瑜伽流派,哪怕有時他們的課程根本無法解決某些問題。這種只顧於自身光環卻無法挖掘他人優勢的覺知,便讓我覺得已經不屬於瑜伽的行為了,或許瑜伽更應該是一種長久的自我修行。這個世間有很多事情,是他人無法幫助到自身的,唯有不斷地去參去修去悟。

Advertisements

其實我覺得瑜伽本不應有流派之爭的存在,瑜伽經典里已然將瑜伽流派羅列清晰,每個瑜伽流派都行有所擅長的部分。如哈他瑜伽對於體式的偏重,如王瑜伽對於精神的偏重,如奉愛瑜伽對於行動的偏重……諸如此類,它們完全可以共同存在,甚至可以共同存在於同一個修行者。所以何必去爭執呢,倒不如放低身段彼此互相學習,這不是兩全其美的事情嗎?

所以我不會拘泥於某種瑜伽的練習,我驚嘆於理療瑜伽的神奇功效,也享受於昆達利尼瑜伽的精神之樂,還履行著奉愛瑜伽的行動指南……它們都是瑜伽,都可以讓我看到瑜伽琳琅滿目的美,那又何必去爭執誰好誰不好呢?或許,這對於練習者來說,只有適合不適合的問題。

於是,我常常在館內接待瑜伽友人,三人行必有我師的道理,我是深深懂得的。但我也最不喜同行偷偷摸摸混進我的課堂,甚至派個人來探聽館內的各種信息。這並非吝嗇於傳遞自己的瑜伽之道,而是我覺得想要交流,便正大光明地到館拜訪便好。所以,我對於某個瑜伽館或者某個瑜伽老師尤為好奇的行徑,便是直接登門造訪求教。想要進步便學習取經,這不是一種偷偷摸摸的行徑,而是一種可以放低自己的謙遜。

Advertisements

曾經有人問我,覺得一個瑜伽老師最可貴的品質是什麼,我常常回答是謙遜。當然,這不僅是瑜伽老師的品質,同時亦是瑜伽本身的品質。真正的瑜伽人,便會發現瑜伽教我們的不止是體式,還有更多的是心性與品質。


素音老師,原名牟智平。知名情感作家,出版作品數十萬字。靈性瑜伽老師,近十年教學經驗。致力於文學、音樂、醫學、禪道與瑜伽的結合,以此療愈身心的各種疾病,由外至內達到人體的身心平衡。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