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和李白一樣也嗜酒如命

酒仙這個稱號好像是李白的專利,所以老輩兒的人喝了酒就敢說有李白的感覺,隨便一個酒樓都敢叫「太白樓」。還有很多李白喝酒的小故事,讓人稱讚喝酒的境界。比如涇川豪士汪倫,久慕李白大名,非常希望有機會一睹這位大詩人的風采。他聽說李白將要到安徽來遊玩,就修書一封,邀請李白赴涇川遊歷。其中寫道:「先生喜歡旅遊嗎?這裡有十里桃花的美景;先生喜歡喝酒嗎?這裡有萬家酒店供您痛飲。」李白讀後,高高興興地來到了涇川,卻根本沒有看到什麼十里桃花和萬家酒店。汪倫告訴他:「花是潭水名,並無桃花;萬家是一位店主的姓,並無萬家酒店。」李白聽了哈哈大笑,盡歡而散。其實喝酒能達到仙人級別的有的是,杜甫寫的那個《酒中八仙歌》裡面八個人都可以叫酒仙。就連詩人杜甫自己,不但是「詩聖」,也是個「酒聖」,他嗜酒的程度並不亞於李白。

杜甫嗜酒,是從青少年時期開始的。據他自己說:「往昔十四五,出遊翰墨場……性豪業嗜酒,嫉惡懷剛腸……飲酣視八極,俗物多茫茫。」十四五歲的杜甫已經是位酒豪了。到了壯年時期,杜甫同李白交往,二人在一起有景同賞,有酒同醉,親如兄弟。「醉眠秋共被,攜手同日行。」杜甫在長安任左拾遺,仍然和往常一樣縱酒作樂。「朝回日日典青衣,每日江頭盡醉歸。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當時的杜甫已到了要典當衣服來換酒喝的地步了,每次都要喝得「盡醉」。沒有衣服只好賒債,而且處處都有酒債。看來杜甫並沒有指望活到七十歲,只要拚命喝酒就好了。

杜甫窮困潦倒的時候,仍然嗜酒如命。「街頭酒價常苦貴,方外酒徒稀醉眠。徑須相就飲一斗,恰有三百青銅錢。」「數莖白髮那拋得?百罰深杯亦不辭!……此身飲罷無歸處,獨立蒼茫自詠詩。」這位白髮老人嗜酒的雄心不減當年,即使用大杯受罰百次也在所不辭,喝醉了無處歸身,只管自己獨立在蒼茫之中放聲誦詩。後來杜甫一次醉后騎馬,不料馬失前蹄,將詩聖摔下馬來。詩人卧床養傷,許多朋友前來慰問,更加夠朋友的是,他們都是帶著酒肉來的,賓主便開懷暢飲。「酒肉如山又一時,初筵哀絲動豪竹。共指西日不相貸,喧呼且覆懷中祿。」酒肉如山,又有琵琶和羌笛的合奏,賓主們歡呼痛飲,不管太陽是否西墜,詩人也完全忘記了傷痛。

進入暮年的杜甫,嗜酒的慾望愈強。「酒酣耳熱忘白頭,感君意氣無所惜。」杜甫靠貴人和朋友的接濟,還要拚命痛飲。直到他喝了過多的酒,衰弱的身體實在承受不了,就在一個晚上與世長辭了。郭沫若在《李白與杜甫》一書中統計杜甫現存詩文1400首,寫飲酒的300首,佔總數的21%。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