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太極拳的「神秘面紗」,太極拳系列談(三):太極拳的動與靜

我們嚮往的太極拳的習練狀態是,藍天白雲下,清風習習,最好是山頂,展開太極拳的動作,如行雲流水,清風微瀾,靜水流深,這是我們習練者憧憬的一種狀態,一種心靈的狀態,太極拳在追求靜謐的狀態、傳遞「靜」的審美。

中國人的情感裡面有「靜柔」情結,像我們的古人特別愛隱逸,隱逸山林是古代文人雅士特別嚮往的生活狀態和精神境界,他們想在這種靜的狀態里,反觀內心,求得與自己內心的和諧,他們陶醉其中。太極拳靜的外形,靜的精神內核,契合了我們中國人的這種情懷,也契合我們中國人的這種文化基因。

太極拳是一種運動的哲學,他強大的文化基因有時會讓我們忽略了 它是一種拳術,忽略了它的對抗性、治敵性,然而它又把文化性和實用性結合得如此完美。

Advertisements

中華文化具有極強的包容性,如印度的佛教傳入中國之後,我們沒有排斥,而是我們對它進行中國化的改造,變成「中國佛教」,融進了我們文化的基因,後來,佛教在印度消失,「中國佛教」又傳入了印度。我們常說我們信奉的是儒家文化,發展的過程中融進了很多的其他文化,增強了儒家文化的生命力,使它綿延兩千多年,生命力依然旺盛。太極拳遵循外儒內道,外儒內佛的原則,儒家思想講究積極入世,講規範,講禮儀,講原則,講等級,所以,太極拳裡面的「外三合」裡面,對於動作姿勢的要求極為嚴格,如手高不過眼,遠不過足,含胸拔背,尾閭正中,規範性要求的極強,這是儒家思想的體現;太極拳在習練時要求內心的安逸,超然於物外,精神上求逍遙、去雜念、萬事皆空的感覺,這是道家與佛家思想的體現。

Advertisements

太極拳內心求靜有其實際的意義,在實戰的對抗中,首先對抗的是內心,誰能靜誰的反應就更快,靜時心中沒有雜念,神情專註,意志堅定,「寧在一思進,勿在一思退」,就可以佔得先機。我們常說:氣沉丹田,歌唱演員、播音員也常常要求氣沉丹田,要求用丹田氣去發音,這樣聲帶會受到保護,嗓子不會壞,同樣,我們中國武術也非常重視「丹田氣」,那麼如何修鍊丹田之氣呢?丹田之氣怎樣才能沉下去呢?心無雜念,靜的狀態可以做到,我們常說,心浮氣躁,心裡有雜念了,一會想這,一會想那,心不能專註到一點上,氣就是浮的,就不能氣沉丹田。

平時習練太極拳時,我們是強調「靜」的,因為靜是一門功夫,是需要修鍊的。思維的活躍是人大腦的優點,讓人想象力豐富,但是優點有時也是缺點,人的思維因為活躍很難收得住,總愛異想天開,「樹欲靜而風不止」,關鍵時候不是你想靜就能靜下來的,需要修鍊。

太極拳的'動「主要體現在四肢和軀體上,"動"是一種訓練,讓軀體的運動更加的和諧,從而達到'一動俱動「的作用,一動俱動是一種和諧,有利產生合力,太極拳打人的力絕不是來自於一處,用手打人,其力不單單是來自於手,胳膊,而是力發於腳底,到腿,到腰,到背,到胳膊、手,發於指端,這是一種」合力」,我們總感覺太極拳的力量很大,其實它的某個部位的力量並不大,而是它能把各個部位的力整合得好,它的力比較「整」,比較的「協調」,所以在練習時對「外三合」的要求嚴格,對「一動俱動」的要求嚴格。

內部求靜,外部求動,那麼兩者是怎樣的一種關係呢?他們是一種以靜馭動的關係,動是在靜的意識驅動下運行的,但是動反過來,又作用於靜,因為思維易活躍,外部的動反而能牽制住活躍的思維,讓思維專註在動作上,從而達到一種靜的狀態。正所謂,靜中有動,動中有靜,相反相成。

馬雲說過,你要想活得長,就靜,就不動,就像烏龜它不怎麼動才長壽,要想活得好,就多動,多鍛煉,要活得又長又好,就把兩者結合起來。太極拳一動一靜,動靜結合,便是不錯的選擇。

《太極拳系列談》,下一談:太極拳的治敵。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