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上的由來,街道及名稱來由

四門大街 明《汶上縣誌·卷二·建置》:「邑中之途以四大為經:曰東、曰西、曰南、曰北。即以隅首為中心的四條主街:東門大街、西門大街、南門大街、北門大街。隅首是城內地面至高點,也是城內最繁華之處,大街兩側縱橫旁置僻街小巷、廟宇樓舍、門市商號、大街之上矗立著數座高大雄偉的過路石牌坊,皆為官宦賢達所立。故城日中之市有:關廟市、學前市、隅首南北市、馬廠東西市(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曾為農貿市場)、東門市、小城市、南門內外市、東嶽廟市、冉閣市、 西橋市。現今東門大街與西門大街為尚書路所取代,北門大街與南門大街為中都大街所取代,故原四門大街可作歷史遺存史料。

衙門縣前街 在縣城西北隅、衙門口之前稱衙門縣前街,即縣署之前至菜市口。過去有一俗語:「衙門朝南開,有理無錢莫進來」,但在汶上就不適用。汶上是孔子教化之地,有很厚重的儒文化設施,汶上人又有打抱不平的正氣之風,一般官司縣令都能秉公而斷。忠過兩思匾即是縣令的警示,其它地方的衙門都沒有見到。衙門口的四大石獅留存很久,解放后稱縣前街,后縣政府北移,因原有愛民坊,又更名安坊街,此街的牌坊,中都餘韻樓及縣公署建築,一兩千年構成汶上德治仁政儒韻文化區,對汶上的歷史有至關重要的舉足輕重影響。

黃安街 黃安街位於太子靈蹤塔東北百米處,原是通往北門的一條東北—西南走向的街,由北門直通太子靈蹤塔附近,后經改造成為東-西走向。

關於黃安街的來歷有兩種說法:一說因附近有清嘉慶三年修建的黃庵寺,故名黃庵街,后改為黃安街,在今文廟院東北隅明倫堂東山側有碑記可為證。另一說源於宋真宗皇帝在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封禪泰山回京時,沿兗州、曲阜、於十一月壬戌日巡視中都,親臨寶相寺(當時稱廣相寺)暫住停留,在通往寶相寺東北西南的大道上,遵照《尚書》典籍中所說:「西首東尾」的例隊方式舉行黃麾儀仗。黃麾儀仗的最大特點,就是用上千面各類黃色旗幟遮蔽於道路兩側,被遮蔽的大街形成長長的黃色甬道,天子及陪同大臣乘黃麾車輿,行於其間,顯示出極其威嚴盛大而又安全肅靜的景象。後人形象的把舉行過黃麾儀仗的道路,俗稱為黃安街。

以上兩種說法各有佐證。黃安街北側原確有黃姑庵,至今還留有碑文石刻。黃姑二字是織女星的別稱,古人把二十八宿分成東西南北四宮,每宮均為七宿,北宮七宿為鬥牛女虛危室壁,織女星占居北宮,故名黃姑庵。

宋真宗的黃麾儀仗排列是西首東尾,其中二十八宿的旗幟,例於南北兩側各十四面,北側為角亢氏房心尾箕鬥牛女虛危室壁,黃姑星旗亦居北側。古人把天與地合,地與人合的思想聯繫起來,按照姑姑庵占居的地理位置,命名為黃姑庵。而要說明的是:最早黃姑二字是河鼓的轉音,指的是牽牛星宿,又因黃姑的姑字含女字旁,轉而又訛指為織女星宿。從河鼓到黃姑,從牽牛到織女歷史演變的流年分析,黃姑庵的築建要比黃安街的得名晚的多。

根據第二種說法闡述的依據,可從兩個方面解釋:

一、宋真宗確實來過汶上:中華書局一九八五年版《宋史·卷八》記載,宋真宗封泰山,在回京的路上,途徑兗州、曲阜后,於「壬戌日,次中都,幸廣相寺。」但這於上海古籍出版社所記載的「次東都」有著極大的區別。為了解除讀者的困惑,中華書局出版的《宋史》在《校勘記》中作出說明曰:「中都縣,原作『東都縣』,據本書卷八五《地理志》,《長編》卷七·改。這是出版單位本著對歷史古籍負責的原則,根據歷史事實和各類史書對同一事物的記載,相互對照,相互印記作出的更改,與明《汶上縣誌記載:「祥符元年,真宗封泰山,幸闕里,取道中都,還汴」得到證實。

二、黃是黃麾仗的簡稱,皇帝的儀仗隊伍稱黃麾仗,根據出行的目的不同可分為四個等級;《宋史》云:「有黃麾大仗,黃麾半仗,黃麾角仗,黃麾細仗,」又云:「其鹵薄之等有四:「一曰大駕,郊祀大饗用之;二日法駕,方澤,明堂,宗廟,籍田用之;三曰小駕,朝陵,封記,奏謝用之; 四曰黃麾仗,親征,省方,還京用之。」據《中國通史》記載:「皇帝用黃麾仗(出行的一種儀仗)一萬零八百餘人,騎三千九百餘。」又據《宋史》記載:政和三年大朝會儀衛,黃麾大仗五千二十五人,同年視朝用黃麾半仗,共二千二百六十五人。政和中,遼使朝紫宸殿,用黃麾角仗,共一千五十六人。又是政和中,文德殿發冊,用黃麾細仗,共一千四百二人。《續資治通鑒·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丁卯,設黃麾仗於殿前。」既指宋真宗封太山,幸中都之重大活動,參加人員上萬,旗幟上千,尤如一條黃色長龍。

安指安全,安靜,遠離危險,或者懷疑有危險的地方。《新唐書·儀衛志》云:「唐制,天子居曰衛,行曰駕,皆有衛有嚴羽葆華,蓋旌旗,罕畢(帝王儀仗之旗)車馬之眾,盛矣,皆安徐而不嘩」。《晉書》云:「天子出,旌頭罕畢以前驅。」《史記·周本紀》:「百夫荷罕旗以前驅」。《獨斷》云:「前驅有九 雲罕。」《宋史·儀衛一》云:皇帝「綦天下之貴,一人而已。是故環拱而居,備物而動,文謂之儀,武謂之衛,一以明制度,示等威;一以慎出入,遠危疑也。」 根據以上文獻證明黃安街的來歷,是指宋真宗來汶上留下的街名。以上兩種來歷說法,均可參考,但黃安街確為汶上城區歷史悠久的一條古街。

塘子街 在原城關糧所西側,與衙門縣前街斜對。唐、宋時期稱趟子街,意為從衙門出來遛馬至常家窪的走道而名。后因居民以拖坯為生,形成坑塘甚多更名為塘子街。塘子街南北走向,三面環水,是城內最大面積的水面,今之長樂湖是水面的中心點。塘子街最南端有座奶奶廟,廟內古木參天,碑碣林立,廟東又有城內最大的水簸箕,大青石板鋪砌,光滑明亮,是盛夏納涼避暑之處。坑塘內盛產蒲葦、魚類,鳥語花香,風光綺麗。塘子街多為張姓,其他姓多在動亂時投親居住。張氏以前也有過騾馬成群的時代,清末出過幾位官員,其中第四支後裔張振山為魯西南剿匪司令,得過萬民傘,受過省巡撫封賞,什麼「千年黑,萬年白」。

他的摯友胡培熙晚年常來看望他。塘子街北端路西設有基督會教堂,教堂門前廣場上立有石牌坊,舊時星期日居民常去參加禮拜。其主人喬牧師德高望重,熱心公共事業,醫道很高,看病不收費,是城內頂級人物之一。其長子解放初為鐵道部隴海線總管,全家人有坐火車不花錢的待遇。次子喬遷為中國科學院高級研究員,成果頗豐厚,汶上縣誌有其傳略。

值得一提的是塘子街之東北部,居住一大戶——劉氏家園,占塘子街的四分之一,清咸豐年間劉韻珂深居此處。

劉韻珂(1792—1864),字玉坡,號荷樵,又號廉訪,山東汶上人,鴉片戰爭時任浙江巡撫。與林則徐關係密切,是在戰爭初期與林則徐等一樣堅決主戰的高級官員之一。后曾仕至閩浙總督。

劉韻珂是位著名書法家,小壩口碑文是其代表作。他在道光年間政績卓著,官至閩浙總督,從一品兵部尚書。當時江南眾多官員中降級、撤職、開缺的人很多,唯有他一人連連升遷,這足以證明他具有過人的聰明才智。他還憂國憂民,提出「十可慮,十不可不慮」等一系列施政措施,得到道光皇帝的讚賞。最讓人們讚譽的是他曾冒險渡海巡視台灣,安撫少數民族等。他與民族英雄林則徐來往密切,交情甚篤。

他還帶出一位驚世人物——蘭兒(慈禧之小名)對其待如親生,收為義女,努力培養,倍加愛護……當時全國僅有兩輛小轎車,皇宮裡有一輛,塘子街就有一輛,為劉家的——是慈禧得勢掌權后孝敬劉的。劉韻珂之後,兒子正四品官,孫子正一品高官。

曹家街 塘子街北端原武裝部家屬院南是一條東西街——曹家街,因一大戶曹家而得名。解放前東至小城,西至西城牆。

小廟口、神路口 塘子街與曹家街交叉口處有一高土台,上立一小廟,廟口之北緊貼曹宅高牆有一上西門大街的窄衚衕,此衚衕派生地名小廟口,僅為一行人過道,又窄又短,是一附屬地名。小廟口之東不足二百米處有一寬暢的路為神路口,因神路口路北有財神廟得名。財神廟之西緊靠城隍廟,廟內有「三山加(夾)一井」的典故,即三面屋山的夾道中有一眼井,此處解放后成為人民法院。

鼓樓街、鐘樓街 財神廟東三十米處有通往向北去的弧形路稱鼓樓街,長約百米,此街寬暢,能過往大車,中段路東有諾大空閑場地(操場),路西有一宏大的建築群,原為宋氏之宅院,為三進院落,門口有五個台階。解放前設立「中都完全小學校」,規模為城內最大的學校。鼓樓街解放后擴大為公安局,學校等均被佔用。鼓樓街北通鐘樓街,東西走向,在原公安局院後面,公安局成立后改為公安後街,鐘樓街東側有一龍王廟,緊靠大寺坑。鐘樓街西側路北有著名的「中都餘韻樓」,上懸鐘鼓,為定時刻、別昏曉之用,故名鐘樓街、鼓樓街。此街西通縣前街,解放初是最熱鬧之處,演戲、跳舞、開大會、訴苦會、公判會、慶祝各種活動,敲鑼、打鼓、扭秧歌,還有掃盲活動,各鄉鎮來人參加,人聲鼎沸,熱鬧非常。后因經常召開大會,全縣第一個大會堂就蓋在此處。后擴建成招待所,文革後期將招待所移至朝東的西大門。

馬廠街 即今寶相寺路寶相緣樓南鄰街穿心河橋東,再向東至今中都大街,明修《汶上縣誌·卷二》:「邑中之途以四大為經:曰東、曰西、曰南、曰北,其旁通者曰縣前……曰新……曰馬廠、曰寺路。」貿易之市有……東西馬廠市。馬廠街南有馬神廟,故名。馬廠街與鐵路口交接處往東至中都大街段,又稱小隅首。馬廠街解放前後長期設有集市,也是人員來往密集之處。

鐵路口街 即今實驗小學門前南北走向街道,南起花園路,北至尚書路。此街因有干鐵器活的爐匠作坊得名。原稱鐵爐口,打鐵修整農具、釘馬蹄掌等伙路很多,鐵路口南端有一歷史悠久的書院學校,是來往行人的重要之路。

關後街 關帝廟後街稱關後街,東西走向,東起今中都大街,西至今寶相寺路,因關帝廟之後故名。關後街東段解放前曾名小隅首,是城內名氣很高的繁華街道,民國初期設有慈善機構卍(音萬)字會主辦的育德小學,還有日偽時期的商會機構等,均有著名紳士胡培熙擔當。胡陪熙不僅擔任社會機構的會長、校長等職務,還是醫學專家、大學問家和著名書法家,在當時是汶上聲望最高的一位。他擁護共產黨,解放后是第一屆人民代表、政協委員。關後街解放初期還很寬暢,集市長期設在此處,且有多家麵食作坊、粥鋪、鹽店等。關後街之北,寶相湖之東排列著小庄衚衕、興隆衚衕、劉家衚衕,再北即今之農貿市場,原為大坑塘水面。

仁義衚衕 即今關帝廟西鄰往北之巷。今據清末馬煥奎《三續汶上縣誌·雜誌》載:「明尚書路北村任兵部尚書於南京,家居與鄰各欲築牆,界址久不決,家中稟尚書,欲其函告邑令,力爭之。公乃書一絕云:「千里遺書為一牆,相讓一牆有何妨。長城萬里依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家人遵訓讓於鄰,鄰亦相讓不居,遂成巷。人皆為『仁義衚衕』。這是爭者不足,讓者有餘,以仁義處事的典範。衚衕的地理位置與俗稱有異,父老亦相傳即今鐵路口雲,情節也稍有差別,今天如何裁定,可商榷。筆者傾向縣誌載。

閔子街 在城東北隅,縣釀酒廠向東至土產公司地段。《論語·雍也》:「季氏使閔子騫為費宰」,閔子騫曰:「善為我辭焉,如有復我者,則我必在汶上矣。」明修《汶上縣誌·游寓》:「汶雖偏小,子騫居之,以全其節。」「季氏嘗召為費宰,子騫遷汶以避之。」此為堅持原則,保持氣節,不與異黨為伍意。明華蓋殿大學士李東陽有「損也不宰費,顧此逃權臣」讚譽。閔子街因過酒廠原稱酒廠街,整頓地名時,此地古有閔子廟,更名為閔子街,其南是位居城內之三的大坑塘水面,名曰「聖府塘」,其東為農田底窪地。

花園路 在原中都市場向東至南市,系以按察副使王世雍(王杲之子)怡怡園得名。

文昌街 由文廟向南至城東南角魁星閣止,系此處原有文昌祠得名。文昌街是一條長街,直通城區南部轉彎直驅東南城牆角,后將此路分割數段。從文廟口至韓家衚衕處路面較寬,更名為匯文街,往南之段穿過牌坊街與花園路相交,此段更名為花園街,南段東移為花園村路。斜彎處廢止。

文廟後街 由原十六中向東戴家衚衕、徐家衚衕、周家衚衕,交會於教堂街。

教堂街 即今明星路東門小學至寶塔東路段。教堂街原是一條長街,北起故城東北隅的北市,南至故城東南隅的南市。因臨東門裡的天主教堂而得名。

新街 原西門裡路北有一當鋪,斗大的「當 」字在城門外猶為奪目,走在西關橋上就可看到。當鋪後有一大深坑,標準名曰「清水潭」, 解放后當鋪拆除建有新華書店。清水潭之東建有職工俱樂部,后改為文化宮,再后改為教育局。清水潭之北是新街,向北直通北護城河即今泉河。新街原規模較小,也較偏僻,解放后逐步擴大,有兩道出口,西有通往西城門口的彎曲小道,城牆拆除,命名新華街,還有通往東去到衙門前的路。

新街原有一千佛廟,是「千眼千手佛」之廟,此佛是黃銅所鑄,銅佛高1.5米左右,形態逼真,造形美觀,慈祥而端莊,佛體光滑明亮,解放后曾放在關帝廟戲樓之下過道處,後置於濟寧太白樓。新街早期還有通往寶相寺的路稱寺路街,因寺院早已廢圮,此路也同時廢止。

原汶上故城四城門外護城河上均架有石制欄杆橋,欄杆兩側石面上內外雕有菊、竹、蘭、梅、荷花、荷葉等裝飾,畫功精巧,生動逼真,亦為汶城一景。四橋分別為:

感化橋 在舊城西門外,明《汶上縣誌》載:「冉伯牛墓,在西 門外感化橋側。宋時改葬東平西北十五里。」冉伯牛為繼孔子之後第二任中都宰,他廣施仁政,鞠躬盡瘁,后死於任上,中都人深感其德,在西關建冉子閣。伯牛病重時,孔子嘗親探望,民受感化,故名。

望岳橋 在舊城東門外。工部尚書郭朝賓重修,改名通議橋。

迎仙橋 昇仙橋 迎仙橋在舊城北門外,橋側又有一昇仙橋,蓋因東北方向有泰山,泰山為五嶽獨尊,高可通天,神仙居處,故名迎仙橋、昇仙橋。又,汶邑東北有太白山,因李白游,故名。李白稱詩仙,亦有迎仙之意。

壩口橋 因此處有閘壩而得名。此橋為濟寧至東平必經之徑,咽喉要道。此橋原是木質結構,能過往大車,位置在今橋之南數十米,設在河道較窄之處。橋之北百米處設有攔水壩,壩面很寬,有五十餘米,圍繞四面的城河水匯聚於壩前,水量較大,如同瀑布,落差有1.5米左右,響聲震耳,解放后改為石板橋,下設漫水壩,后又不斷改進,改為橋閘兩用。現改建為加寬加長的鋼筋水泥結構,鐵制欄杆大橋,更為壯觀。

文廟 亦稱孔廟,是祭祀文聖孔子的場所,為廟學合一建制,位於隅首東近二百米路北,它同聖澤書院、思聖堂稱為汶上三孔廟。文廟是省級重點文保單位,始建於唐初,唐穆宗長慶四年(824年)縣尹刑審容始葺新,后經歷代修繕擴建,至明代甚具規模,佔地三十餘畝,形成了建築近百間的龐大古建群,其形制規格之高次於曲阜而優於周邊各州縣。建在月台上的大成殿是其主體建築,為斗拱彩繪歇山式琉璃瓦型制。大成殿前有戟門、鑿池象壁橋、欞星門,欞星門對峙路南為文明坊,其左又有瞻賢、仰聖二坊。大殿之後有訓導宅、教諭宅等。

解放前文廟多稱大學,千百年來培育出大量參政理國之才。解放後為「山東省立汶上一中」師資力量雄厚,培養出眾多的優秀人才。六十年代後期一中逐步移入南校。1991年文廟經過大修, 「大成殿」與「戟門」匾額,由孔子七十七代嫡孫、嫡孫女孔德成、孔德懋題寫,殿內重塑孔子及四配像,即孟子、顏子、曾子、子思彩塑像。

聖澤書院 原在次邱鎮湖口、朱庄一帶中都故城址。系孔子宰中都時,政暇與群弟子講習之地,始稱孔堂。北魏孝昌丙午順大夫陸愍重修,唐稱夫子廟堂,宋稱講堂、講書堂、聖澤書院,元明時多次葺修,長盛不衰。明嘉靖時,因漕運擴湖,撫台陳鳳梧求移址,縣令吳瀛移縣城今址,即今鐵路口之南端路西。后經縣令趙可懷、張惟誠繼修,稱為復古書院,尚贊繼修,殿宇一新,易門以坊,仍題「聖澤書院」。后又屢次修葺增廣,至道光、咸豐、同治時達到鼎盛。書院在清代設有考棚,同文廟一樣,歷為全縣教育重地。清末光緒三十年,廢科舉,改稱高等小學堂,解放后稱「汶上縣立書院完全小學校」, 文革稱東方紅小學,今稱實驗小學,是全縣師資力量雄厚、教學質量最好的學校。聖澤書院經數次拆遷改造,校址移至路東,路西為幼兒園,規模十分壯觀。

女子小學 在韓復榘主魯時期,汶上舊城曹家街東端靠西大街的地方,大致相當於現在的中國工商銀行處,設立過女子小學,當時的名氣很大,也是一件新鮮事。汶上的很多有識之士把女兒送去讀書,啟蒙思想,學習新學,轟動一時。女子小學的設立,是汶上縣婦女解放、走向文明的一大標誌。

廟、祠

汶上寶相寺 汶上寶相寺始建於唐朝,原名昭空寺,宋真宗封禪泰山時駐蹕汶上,御賜昭空寺為寶相寺。歷經千年,香火不衰,成為四方佛子、名流墨客禮佛觀光的勝地,是齊魯大地上的佛寺名剎,寺中文物古迹歷經千百年滄桑,至今仍保存完好。1994年農曆3月15日,在葺修寶相寺塔時,於塔宮地宮內發現佛祖釋迦牟尼真身佛牙、舍利等佛教聖物141件,轟動了全國,震驚了世界,使寶相寺在國內外享有「第二法門寺」之美譽。寺中供奉殿現供奉釋迦牟尼檀木貼金大佛、青石彩塑十八羅漢,塔宮深處供奉釋迦牟尼真身佛牙。寺內現存佛塔一座,為8角13層樓閣式磚塔,底層東、西、南各一券門佛龕,原有佛像。塔高41.5米,精工細作,古樸典雅,造型優美而雄偉。塔內所供奉的佛牙、舍利放於金棺銀槨內,並有跪式捧真身佛像,此葬祭式為佛教最高規格。佛塔北向群圓拱門,可通塔內,五層以上四面辟洞門。塔層外檐飾斗拱,上承圓椽連檐,皆作蟬肚形。惟四層外檐環雕大型蓮花寶座,蓮花瓣長寬各達0.3米,形成高大端莊的平座。塔內設螺旋階梯直達頂層。整個塔身自下而上逐層收斂,頂置黃琉璃圓葫蘆塔剎,金光閃閃,故有「黃金塔」的美稱。

關帝廟 關公世稱武聖,在汶上故城供奉關羽的廟不下二十餘座,規格最大的位於隅首西200米路北與文廟相對稱的關帝廟。該廟始建於元代,后經明清兩代數次修葺擴建,形成蔚為壯觀的兩進院落古典建築群。殿堂內有三尊神態逼真、栩栩如生、威風凜凜的關羽、關平、周倉之大型彩塑。殿堂對面寬闊場院的南部是一高高的戲樓,各種戲曲在戲樓上頻繁演出,不管白天夜裡,場場爆滿觀眾,是城內娛樂的最佳場所。五十年代中期此處又改建為禮堂式的戲院,仍不失熱鬧之地。八十年代中期恢復現狀,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汶上縣文物博物館初期也設在此處,太子靈蹤塔塔宮發掘的佛牙、舍利等珍貴文物曾在此長期展出。

天主教堂 在故城東門裡路北,有一座建築風格奇特的天主教堂,是晚清光緒26年(1900年)由德國傳教士出面所建。教堂內有寬闊高大的禮堂,堂頂有尖樓(鐘樓),高與塔比居二。進入高大的門樓,場院十分寬廣,正北部排列著數座教室的兩層樓,南面臨街也建有數座教室的兩層樓,是城內樓房最多的集中地。教堂內有德國修女,個頭比中國婦女高出一頭,她們身著黑衣,頭帶黑紗,眼睛深陷,舉止文雅、禮貌。除了傳教外,她們還免費給人看病,在抗日的艱苦年代里,日本人不敢進入教堂,當時的商會會長鬍培熙、農會會長孔祥明等能與日本人說上話的人進行斡旋,在此地掩護救治過許多抗日傷殘病員。

姑姑庵 南市的北端路東,離東門大街百米處,解放前有個姑姑庵,姑姑庵內多半為中年或年輕婦女,因家中貧困或其他原因出家,稱為尼姑即比丘尼。她們身穿淺蘭色大褂,頭帶蘭色小帽外出各處化緣,社會上對這類人多感同情和憐憫,都願拿出麵食或糧米供給。

張仙廟、奶奶廟 在城東北隅。張仙廟內有蘇洵碑,碑刻張仙像,蘇老泉題跋。

城隍廟 在縣治東(原法院、公安局之間),明洪武七年,知縣陳宗義始建。廟內殿、寢、門、廊、戲樓,由周六書、李弘讓二縣令繼修成。

馬神廟 在馬廠街南,明宣德間知縣衛方建。

八蜡神廟 在東門外百步許,縣令張惟誠建。

東嶽廟 在東門外,廟內有碧霞元君殿。

玉皇廟、火神廟 在東門外。

梁王太師廟 在西門外感化橋西,彥章死節處有彥章墓,俗稱彥章廟。明成祖靖難駐蹕汶上,親祀之,命有司每年以四月五日致祭。

火神廟、三官廟 在西門。

二郎廟、火神廟 在南門,為清縣令龔璁建。

玄帝廟 亦稱真武廟,在北門外。

史公廳 明洪武、建文、永樂間汶上縣令史誠祖,在汶凡二十九年,特贈四品服俸,濟寧知州仍理縣事,死後葬南門外,春秋祭祀,以其居之家為祀,后在儒學東南史公廳建祠。

韓公生祠 即韓惟倫生祠,在西門外感化橋畔。嘉靖間有「清如水,明如鏡」之謠。民久思念。

趙公生祠 即趙可懷生祠。在儒學西,嘉靖末任,實心任事,勞怨不辭,土田賦役夙弊一清,民被其澤。

張公生祠 即張惟誠生祠。在東關外,明萬曆初任,勞心勸稼,曲計生財,民多懷之,有愛養百姓坊旌表,邑尚書郭朝賓撰文。

呂公生祠 即呂兆璜生祠。在新橋驛東,清康熙十九年建。

汪公生祠 即汪震元生祠。在儒學門西,康熙十年建。在汶九年,廉正嚴明,人不敢欺,升任刑部主事。

雷公生祠 即雷一龍生祠。在城隍廟西(原法院、公安局西),康熙五十五年建。以孝著稱,廉慈兼施,居身儉素,與士子講書課藝無虛日,升遷離任之日,士民遮道相送。

雷呂遺愛祠 即雷一龍與呂兆璜合祠,在城隍廟西。因二人同為良循,為百姓所稱道。呂公生祠毀於火,故移呂公於雷公祠,稱之雷呂遺愛祠。

魁文閣 在城東南隅。

曹氏家祠 曹家街之東端,今工商銀行附近有一壯觀的廟宇群——曹氏家廟,是城內最高規格的家廟,供奉最高的神主之位是曹丕。廟門口有九蹬石制台階,兩旁立有旗杆,加之寬廣的紅漆大門,四根粗大木質紅漆柱支撐的飛檐斗拱,十分莊重、威嚴。門前有一開闊廣場,解放前開大會常設在此處,廣場之南,緊靠馬廠街的東西路,有一又高又長的紅色圍牆,兩端內收,亦有圍城之意,從此處向西北是一斜路,斜路延伸向正北至西門大街統稱為小城,小城有圍繞曹家家廟之意。

姬氏家祠 在城西門外姬溝村。《姬氏志·桃源志》云:「汶邑西郭外有地名姬家溝,蓋因孔子所溝於闞者而移名也。」其居之民多系姬姓,魯公之裔也。故村西南有元聖廟(元聖,周公的封謚,元聖文憲王),亦為姬氏家祠。廟內祀周公,以伯禽配享,金人從祀。院內古柏參天,並龍棗數株,巍然肅穆。《桃源志》又載:村西南有地高聳,形勢突兀,上可容數十家,遠近皆呼為桃源里。大約先世類多隱逸,不求聞達,托此終老,蓋取卜避秦之義也。「

忠親王祠 在西郭門內。

孔氏家祠 在今縣水利局址。建於明萬曆末崇禎初。建時得到六十五代衍聖公孔胤植的大力支持與資助。祠內祀孔子及孔子的前五代祖,中興祖孔仁玉,六十三代饋贈衍聖公孔貞寧,六十四代饋贈衍聖公孔尚坦,六十五代衍聖公孔胤植。這是孔子嫡裔明代嘉靖中由曲阜遷來汶上,后曲阜嫡支絕世,乃於天啟元年,由汶上長支尚坦子胤植嗣出,返曲繼承衍聖公爵位,系汶上為大宗戶的史證。蓋因孔子宰中都,並經久不息地影響著汶上,故此為汶邑聖人之邦的有力證據。

路氏家祠 在關帝廟西不遠處,原百貨公司曾在此主房作辦公室,為市級文保單位。是今存汶上明代四尚書在城內的唯一建築,是今命名尚書路的唯一依據,已拆除。

高氏家祠 在東門小學院內,上世紀九十年代末拆除。高氏,乃孔子七十二賢之一高柴之裔孫。高氏歷史上曾有三朝九宰相,七朝九節度使,文經武緯,富貴功名無有能出其右者。迄今,居汶高氏亦名門旺族。其族譜中的「序」多為名家曠世之作,如韓愈、虞世南、司馬光、蘇老泉、孔慶容等。上述作序者,皆歷史顯赫垂世人物。

忠義祠:在城內東北隅,凡為國家立功捐軀者,經國家批准,其神牌位放進忠義祠,由國家遣官祭祀。

鄉賢祠:在文廟后。凡有品德高尚者,經各鄉推薦,國家批准,其神牌位進鄉賢祠,由國家遣官祭祀。

宅院

曹家宅院

曹家在北門裡也有一大宅院,號稱「曹半城」, 其意有三:一是曹氏家族富有資產佔半城;二是曹氏家園地闊佔半城;三是曹氏家族為書香門第,功名多,有西旗杆、東旗杆,三省堂、餘慶堂、悅和堂、進德堂、天寶堂等宦世家,門第堂號。其四至為:東至鐵路口仁義衚衕街,西至城牆順城街,南至馬廠街往西接塘子街水坑北直至城牆,北自鐵路口西門大街,直到西門。

曹氏宅院是元代三俊之首、以詩文著稱於世的曹元用後裔之家宅,是典型的明代莊園建築,高牆闊院,高聳門樓,月台上大廳、樓閣、琴室樂廳、舞廳……七進院落華貴雍容,風格獨特、別緻,宏偉壯觀。曹家從元代起歷代享有高官厚祿,解放后破敗,家宅劃為縣政府、縣醫院,后改為民居。曹家為書香門弟,曹碩亭,年輕時人稱小爺,是城內頂級人物之一,個頭很高,博學多才,醫術高明。因聲望高,成份高(大地主),解放初曾被捕入監,因未做過壞事,又曾治病救過一位縣委書記,避免了牢獄之災。為發揮其高明醫術,曾在西門裡西旗杆處開一中藥鋪,醫術高超,頗有善名。

高家園

高家園位於聖澤書院之南部,高姓為主,高家園內路街縱橫交錯,均為小衚衕,絕大部分均為農戶,少數參加社會工作,解放戰爭後期多人逃往台灣,改革開放做了些力所能及的統戰工作,因離書院學校較近,相對文化素質較高,富裕戶少。其中有一張姓,民國時期為省級高官。民國二十七年,由本街富戶張子和及社會名流胡培熙、孫祥明等聯絡各方出資捐款,仿古城樓樣式於南門外修建了文昌閣、康阜橋等,使汶上城更顯壯觀。

房家園

房家園在高家園東南,房姓居多。原西邊南邊坑塘低洼地較多,居民多為沿街、沿路居住,因地理條件優勢做生意的較多,相比高家園生活稍好一些。近四十年,此地人口急增,比原先擴充近十倍,又新命名從黨校之東為吉祥街、濟聖街,還有通往南門口的觀河巷,現屬住家較稠密之地,造成交通不便。

陳家園

陳家園在房家園路北,以陳姓為主,佔有廣大地面,大戶較多,解放後為鎮公所、初級小學等,后被食品公司佔用,此後農業銀行也佔用一部分。

獨樂園 位於北門裡路家大院西南部,是明兵部尚書路迎宅院。路尚書不僅熟讀兵法,且愛好廣泛,他收藏的書畫詩詞等使獨樂園實際成為一個藝術館,在他身後留有大量藝術品。

后樂園 在城東門裡路北,是明代工部尚書郭朝賓宅院,近處原有兩座過路石牌坊。此處九十年代初曾發掘出一石板,上有類似甲骨文的字,中央文字研究部門來兩位教授考察過。

怡怡園 在城東南隅,是戶部尚書王杲宅院,五十年代還存放一巨大太湖石,形體高大,自然空洞很多,樣式美觀,十分珍貴。今之花園街、花園村、花園路均以原有怡怡園命名。

壩口 壩口村因有閘壩得名,屬派生地名,明清民國時期為重要交通要道。南有南站,北有沙河站,均離此25里,是來往客商的重要驛站,常留住於此。設有客房、飯店、茶棚、酒樓多處,經濟十分繁榮。

東小樓 東小樓位於城東南角,此處明代因建有兩層土樓稱小樓,地名普查時標準名稱為東小樓,以區別寅寺的西小樓。

為防止圖片在公眾號裡面放大看不清,小編放大后局部截圖。

汶上故城(即現城址),座落在北(京)珠(海)國道、蒙(陰)館(陶)省道的交匯處,位於魯西南今汶上縣境的中部。故城基本呈正方形,東西長三點二華里,南北寬三點一華里,城垣周長十二點六華里。

明代萬曆戍申(1606年)編《汶上縣誌·建置志·城池》中載:「邑之城周長十二里有奇,自厥以來興廢無考,唐已有之,李白之什足徵也。」唐天寶年間,詩仙李白游中都時有:「城隅淥水明秋日」、「昨日東樓醉」等詩句,故而知之汶上自唐代已有城池。

汶上夏代為厥國,春秋時期為中都,戰國時期為平陸,漢代為東平陸,但何時始築城,后又幾經興廢,都無從查考。《山東考古錄》上載:「天寶元年(742年)改平陸為中都」,即今治,證明汶上縣城作為縣治,迄今已有一千二百七十餘年的歷史。

五代時期,汶上縣城因年久失修,或因戰亂而毀。《五代史》記梁將王彥章事云:「中都無壁壘,抑兵亂之後偶墮廢耳。」明代編《汶上縣誌·宦跡·武功附》記述五代時期梁將王彥章「至遞坊,兵少,戰敗,退保中都,又敗……彥章傷重,馬踣被擒。庄宗見之,曰『爾嘗以孺子待我,今日服乎?』又曰『爾善戰者,何不守兗州,而守中都?中都無壁壘,何以自固?」』上述資料證明,唐代修築的汶上城垣,到了五代時期已毀,未復修建。

明代編《汶上縣誌》,沒有記載宋、元兩代修築汶上縣城(城牆)一事。我們可以推想,明與元相去不遠,如果元代人有修城之績,明代人不會一無所知,況且修城乃浩大工程,如果宋、元兩代修過城,也不可能無文字資料留於後世,明編《縣誌》即無記述,可見宋、元兩代未有修城之役。

今已廢之故城是明代成化年間至萬曆十年期間所建。明編《汶上縣誌》對百餘年的修城之績記述甚詳。成化年間(1465一1488年)王徵、正德年間(1506—1522年)王栻、后經王經、孟洋,相繼大規模地修築了土城,又計里置巡舍,嘉靖年間(1522一1566年)董世卿新葺城門樓,王昱創角樓於四隅,至賈淮益時城已高達四丈二尺(14米),增巡舍四十餘座,外築有城,上構重樓,屹然為巨鎮。隆慶年間(1567—1572年),張惟誠復甃其舊城,至萬曆十年(1592年),縣令李迪吉主持募捐,多處設窯,「隨鳩工置陶擬甃全城」,城牆外圍始有磚砌。

於此同時,四面城牆坐中俱設城門、重門,城門頂端均有城樓,以西門城樓最為壯觀:三楹,翹檐飛角,四角懸挂風鈴,周圍有木質紅漆十二柱,遠看樓式形狀似方形。其餘三座城樓為古式起脊三間青磚灰瓦房,約有兩層樓高。城四門皆鑲題額,東曰「醉白」,西曰「懷冉」,南曰「觀河」,北曰「望岳」。四城門外均設有月城,俗稱瓮城,東月城之門名「千室金湯」,后易曰「寅賓東作」,南月城之門名「盛世崇屹」后易曰「茂對南董」,西月城之門名「平秩西成」,北月城之門名「遙拱北極」。

四城門、重門上部均為圓弧形磚拱券結構,下部大青條石包角鑲嵌,渾厚堅固。兩扇紅漆大門全以鐵皮包裹,厚二十公分,每扇門上面排列著81個整齊的鐵制饅頭狀大釘(縱9橫9),俗稱饃饃釘。四城門內右側均有上馬道,騎馬登城可馳騁於城垣之上四周。

城牆的主體部分曾有人測之,高十四米余,下寬上窄,底部基礎多為條石、石柱(碾的半成品)、沙石層砌壘,寬三十餘米,四牆基部均有差異,北寬三十八米,東與南三十五米,西又稍窄,內牆只有西部為磚砌,余均為土築之牆。外牆四周全以大青磚包皮,頂部用大磚鋪之,城牆上平坦,寬十餘米。牆上距外圍牆身十厘米處砌有五十厘米寬的馬蓮垛式城牆垛口,垛口高約兩米,均採用特大型青磚壘砌,磚重四十五斤(50×24.5×17公分)。城牆上分段於垛口處下設排雨水道。

在每面的城牆上各設四座炮台,又稱炮樓。每個炮樓連同城樓、角樓均相距半華里,周計二十四(四個城門樓、四個角樓、十六個炮樓)。炮樓相間即對稱城門,又對稱城角。炮樓凸於城牆外側呈方形,頂部面積約五十平方米,三面垛口均設有炮眼,站在炮樓之中可看到城牆上下左右,是觀察敵情的最佳方位。炮樓(台)的設置,既加固了城牆,又增添了美觀,更是禦敵之理想設施。

城四周挖有護城河,深、廣各五丈。得天獨厚的汶泉河水由北門外匯入,繞城西,過壩口,入蜀山湖。四城門外護城河上,均架有石制欄杆橋,東曰「通議橋」,西為「感化橋」,南名「通濟橋」,北為「迎仙橋」,又稱「五步三座橋」,呈「Y」形。

當時,整個汶上城可謂雄偉、壯觀、堅固、嚴謹,是一般的縣級城池所不及的。究其原因,明朝汶上曾仕出戶、吏、工、兵四大尚書,對汶上修城之舉產生過頗大的影響。

據清宣統三年(1911年)編《汶上縣誌》記載,明代中期所修頗為完整之汶上城池,到了明末,已破損不堪,清代又屢有修建。順治年間(1622—1644年),知縣湯文紀暫葺,守御至十年,知縣雷一龍重修,始完復壞。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知縣聞元炅立窯燒磚,費金千餘,修葺南北二城門。直至民國二十七年,還有一張姓人家出資,仿古城樓式樣於南門外修建了文昌閣、康阜橋,以助城威。

一九八一年,文物普查實測得知:1、故城東西長三點二華里,南北三點一華里,面積為九點九二平方華里,城垣周長十二點六華里,與明、清縣誌記載相合。2、城牆夯土大都純凈,只在南城牆的夯土中見到過雜有灰土、陶片、瓷片,最晚的瓷片為元代,可見汶上故城之城池為明代所建無疑。

汶上故城直至解放戰爭初期還比較完整,解放戰爭時因各取所需,有修有毀。解放后,汶上城池已完成了其歷史使命。在大躍進年代,因興修水利和修城中的穿城河等,扒城牆磚修築之,再加管理不善,城內、鄉下農民多有扒取。後來,土質城牆或因燒磚,或因用土,或因建築規劃之需要,逐年挖取,現已不復存在。城東、城西護城河為美化為水城,現已擴為東、西兩湖。

據考證,原汶城南門瓮城之中有一影壁牆,牆裡有一小關帝廟,廟內有關公彩塑像,身佩青龍偃月刀,似守城之態,來往行人均在影壁牆兩側通過。南城門外兩側鑲有引人注目的漢畫石刻像,兩塊(100×50公分)對稱的大石上,精雕細刻著形象逼真的四輛兩進兩出的騾馬大車。皆呼二石四輛騾馬大車東進西出。可惜這一珍貴文物在十年動亂期間於泰安拍賣給英國商人,現存放在英國皇家博物館。

原東門城樓上存有至聖先師孔子之履。今日汶上,古之中都,是孔子所宰之邑,因為政清廉、政績卓著,故後人引以為榮,對其懷念所設。東樓上還刻有唐代詩人李白《東樓醉起》之詩,東樓並俗稱「李太白賦詩樓」。

四城角面積開闊,原有角樓,外角稍有弧度,以東南城角最為寬廣,據說也是坍塌較早的地方。1946年汶城第一次解放前尚存八角魁星樓,室內原有一銅製魁星神塑象,高半米余,曲身舉筆作點名之狀,有「魁星點狀元」之說。傳說人不可進入,步入之內頓生悲觀厭世、自尋短見之念,也確實有多人在此上吊自盡,是否環境布局使人產生幻覺,或神道設教純屬迷信也未可知。西南城角東側立一石碑,與衙門正遙望相對(距二華里),上書「狀元碑」三個大字,背面(南)鐫有修城年號、主持人等,此碑現已下落不明。

當年護城河水清澈碧綠,魚鱉蝦蟹多有繁殖。水質甘甜可口,城內近郊百姓多飲此河水。夏日兒童常在河內游泳,撈取菱角、雞斗米、菏蓮、魚類等水生物食用。

城四關相繼建有許多祠、壇、廟宇。東關有天齊廟、東嶽廟、火神廟、八蜡廟、先農壇、張公祠等;西關有社稷壇、火神廟、彥章廟、冉子祠、韓公祠等;南關有風雲雷雨山川壇,路東為二郎廟、螞蚱廟,路西為火神廟等,北關有歷壇、元帝廟,真武廟等。

通往四城門的東西、南北兩大街划城為四等份,兩條大街相交處——隅首是城內地面至高點,與城牆頂端高度相差無幾,也是城內最繁華之處。大街兩側縱橫旁置僻街小巷、廟宇樓舍,門市商號。大街之上矗立著數座精雕細刻的過路石牌坊,皆為大戶、名流所立,僅南門裡百米之段就有三坊,東西大街計有六坊。

城內坑塘甚多,約佔全城面積的三分之一,大致分佈在東北、西南、西北、東南四隅,為古汶河兩支流故道遺址。最大的坑塘位於西南隅的常家窪,水量充沛時匯為一片汪洋,方園五華里之餘。塘子街三面環水,突出水面部分的南端有座奶奶廟,廟內樹木參天,碑碣林立,廟東又有城內最大的水簸箕,全以大青石板鋪砌,光滑明亮,每當盛夏是納涼避暑之處。坑塘內盛產蒲葦、魚類,夏日鳥語不絕,風光綺麗。

第二大坑塘位於城內西北隅的大寺坑,因有寺院得此名。原曾有始建於唐代的「昭空寺」,北宋咸平五年重修更名為「寶相寺」,寺內有挺拔秀麗、高聳入雲的寶相寺塔,塔因城而增色,城因塔而添輝。近處又有唐、宋、元、明、清歷代縣署(丞衙)建制,是一片富麗堂皇的建築群,名勝古迹甚多,是觀光覽勝之地。

建築風格奇異的天主教堂,是晚清光緒26年(1900年)所建,位於東門裡路北,堂頂施有尖樓(鐘樓),高與塔比居二,也是城內一大景觀。

城內廟宇、樂園各具特色:有以奉祀孔子所建的文廟,即孔廟,又稱大學,位於隅首東200米路北,唐穆宗長慶四年(824年)縣尹刑審容葺新,后經歷代修繕擴建,至明代甚具規模,建築佔地三十餘畝。以大成殿為主體,前有門、坊、祠、堂、閣、石橋、碧水,殿後又有教諭宅、訓導宅……千百年來培育出大量參政理國之才。還有宋元佑四年(1089年)縣尹周師中於縣衙內建的思聖堂,堂內有孔子、冉伯牛等彩塑,設有杏壇、准字池。又有在馬廠街馬神廟(太僕寺)南側,於明嘉靖二年(1523年)所建的聖澤書院,後於明隆慶六年(1572年)經縣令張惟誠改建,稱汶陽書院,大廳、祠、堂,建築規模宏偉,歷為全縣教育重地。

城內有供奉三國蜀漢名將關羽的廟宇多處,較著者系位於隅首西200米路北,與孔廟相對稱的關帝廟。該廟始建於元代,后經明、清兩代數次裝飾大修,形成了可觀的古典藝術建築群。殿堂內有三尊神態逼真、栩栩如生、威風凜凜的關羽、關平、周倉之大型彩塑。

還有位於西門裡路北的財神廟、城隍廟,城隍廟內有「三山加(夾)一井」的典故,即三面屋山的夾道中有一眼井。城內大小廟宇不下六十餘座,諸如千佛廟(在新街)、龍王廟(在公安街)、閔子廟(在北門裡)、張仙廟(在北市街)、姑姑庵(在南市街)等。

汶上大地,長期以來育出了眾多干國功臣、名流學士,僅明朝嘉靖時期就有「小縣不大四尚書」之美譽。其中三位於城內設有樂園:西北隅有兵部尚書路迎的獨樂園,東北隅有工部尚書郭朝賓的后樂園,東南隅有戶部尚書王杲的怡怡園,亦稱南花園。園臨池塘綠水,相互輝映。

元代以詩文著稱於世的曹元用後裔之家宅坐落在汶城的西南部,是典型的古莊園建築,號稱「曹半城」,故名曹家街。曹宅高牆大院,門樓高聳,殿堂、樓閣、宿房、戲樓……以月牙門相通為走廊的七進院落,華貴雍容,風格別具,極為壯觀。另外還有劉家園、陳家樓、胡家大院……建築各放異彩。加之眾多家廟,均為汶上之城增添秀麗。

綜而述之:汶上縣城歷史悠久,設計造型優美,結構方正嚴謹,建築別具一格,布局錯落有致,名勝古迹眾多,是其他縣城所不能比擬的,也是古代汶上勞動人民勤勞智慧的佐證。

始施治於公元742年的舊縣公署駐地位於汶城西北隅,即百姓俗稱的老衙門口、安坊街,明縣誌記為「縣前街」。其建築風格和設施為全國所獨有,自唐天寶元年(公元742年)迄今已有一千二百七十餘年的歷史。南自縣前街口向北古建築依次有:

古中都至聖舊治(兩面題字)坊 為木質斗拱彩繪坊。此為舊縣衙的最高規格。官員、行旅人等皆仰慕而瞻。

愛養百姓坊 坊額為敕封榜書「愛養百姓」。明萬曆二年正月,天下有司各述所職,詔舉賢能卓異,共二十五人,汶上縣令張惟誠居其首,受到皇上的宴請款待,並金幣寶鏹的獎賞和「養生送死之節」的天語褒榮。其意就是孔子宰中都時的「養生送死之節」,在汶上又做到了,張惟誠為愛養百姓的楷模。以此坊作為通往縣公署的第二道牌坊,實為不凡。坊文記略為邑人工部尚書郭朝賓所撰。

中都餘韻樓 萬曆中邑令張惟誠在葺修五椿譙樓時,納汶大夫賢士咸議,更名「中都餘韻樓」。意謂孔子之道如金聲玉振,成為後之縣令效法儒術新民為政的鐸令。縣令栗可仕在「中都餘韻樓記」中嘆曰:「自宣尼振鐸,首重風教,嗣是而後,幾於絕響。栗生不敏,既厚幸履茲聖人之邦,思鐸音而拜下風,栗生知勉。」康熙五十八年,縣令聞元炅在《重修餘韻樓記》中贊曰:「先師為中都宰,而流風千載不泯歟,抑后之蒞斯土者,仰企聖治而懋績異,政可垂無窮,故取此以志不忘歟。」有邑人「題餘韻樓」詩一首:

中都小試亦東周,自有餘風汶水流。

遙望隔城雙檜閣,放懷故址五椿樓。

金聲自昔傳題夏,木鐸於今不計秋。

更鼓每聞天際響,猶將過化注心頭。

戒石亭 在大堂前甬道上,為六角亭。謂警戒敬畏之意。取《中庸第一章》:「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獨。」夫道,無物不有,無時不然,別人看不見而心存有,他人聽不到而己獨知的一已之私,都要警戒敬畏,不敢疏忽,不令其萌發。即便是容易疏忽的暗處角落,細微末節小事,都不要心存僥倖,特別是在獨處之時,都是如此,如同眾目睽睽一樣,絲毫不能疏忽。

准字池 在大堂上。以方石為之,中刻「准」字,周刻四鯽魚。此為中行之意。魚走中行,不偏不倚,不偏之為中,不易之為庸,即以中行中庸為準,執其兩端而用其中,處事理案要公平公正,不帶框子,不能偏頗。東西南北中,唯中為正。

忠過兩思額匾 在二堂之後的退堂。源於《論語·學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一天之中以此三個方面三次乃至多次反省思過。如今之所說過電影一樣,回顧反思辦案處事是否公正無私,有無偏袒或冤枉,從而達到至善。

過化祠 在大堂西側,木質斗拱彩繪坊,上書「過化祠」榜書金字。過,經過,化,教化、啟迪。無論庶民君子人等,於此經過都受到教化、啟迪而向善,使風淳政清。

思聖堂 宋元祐三年(1088年)縣令周思中以繼宰中都為榮,思念孔子,求孔子之意而致其政,故建堂曰「思聖」。內祀孔子,冉伯牛、岳飛配享。冉伯牛是孔子的高足,孔子宰中都時伯牛左右侍,孔子離任后以伯牛繼,竟卒於任上。岳飛掃金兵時為河南北諸路招討使,人心歸順朝廷,黃河兩岸豪傑集兵固守,以待王師,自燕以南金之號令不行,中都黎民於此時亦遙為策應。岳飛為尊儒、忠孝之典範,故以配享。此堂供奉格局為汶上所獨有。元按察使胡祇yu、明吏部尚書大學士李東陽、南京吏、禮、兵部尚書湛若水等封疆大吏都賦詩讚頌。

杏壇亭 在思聖堂之後。始建於唐,元至元間縣尹王居敬重修。今寶相寺碑廊內存「大元東平路重建杏壇亭碑記」,肅政廉訪使王士熙撰文。碑陰落款陣容龐大,路府州縣官員及相關人員達百餘人。《莊子·漁父》篇有云:「孔子游乎緇帷之林,休坐乎杏壇之上,弟子讀書,孔子弦歌鼓琴」,此為孔廟中修建杏壇的根據。「杏壇」即意教育。杏壇建於縣衙內,意味著縣令尊師重教,遵孔子教誨,把教育育人作為放在心上、看在眼裡、抓在手上的要務持之以恆地去抓,視教育為首務。舊縣公署附屬古建以建在月台上高大寬暢、雕樑畫棟、氣勢威嚴的正堂(大堂)為主體建築,整個建築群既莊嚴肅穆又富麗堂皇。

據縣誌和有關文獻族譜不完全計,自宋穆修迄清末,科舉中試者,文進士52名,武進士12名,舉人153名,歲貢生286名,拔貢47名,恩貢28名,功貢4名,武舉74名,武亞元3名,武解元2名。中都出現如此多的科舉功名,絕非偶然。

自古儒家文化獨領風騷,現今孔子學院多達四百餘處,遍布世界,黨和國家領導人出訪時多次為孔子學院揭牌,更加凸顯了儒學的突出地位。孔子宰中都施德治仁政,政績卓著,一年大治,四方效之,留有路不拾遺,夜不閉戶,器不雕偽,市不貳價等美譽,至今是汶上人的驕傲,值得讚頌。自唐置縣治,繼任者以孔子為榜樣,諸如邢審容(唐),周師中(宋),史誠祖、孟洋、趙可懷、張惟誠、雷一龍(明、清)等十餘人政績突出,百姓為之立生祠,永久祭祀,邑之四尚書和蒞汶官員對其卓異者多有讚詞。明代史誠祖獲永樂皇帝「治績第一」的讚譽,賜御酒及金幣紗衣,加至四品服俸,任濟寧知州代管汶上;萬曆年間縣令張惟誠為官清正,鞠躬盡瘁,居全國詔選二十五位政績卓越者之首,此皆為在汶德治仁政之楷模。

上述一系列建置設施和政治功績,是歷任縣令繼宰中都,施仁愛睿智,匠心獨具的結晶傑作,是孔子儒家的德治、仁政、民本、教化思想淋漓盡致的體現,是汶上歷史文明的見證,是一份珍貴的物質與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他地無以匹配的、得天獨厚的優秀傳統文化與旅遊資源。現僅存的思聖堂,已是搖搖欲傾,亟待搶救重修。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