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飲料「咔哇潮飲」為什麼就成了毒品

8月初,佛山市公安局南海分局接群眾舉報,稱該區維爾樂飲品有限公司生產的一款名叫「咔哇潮飲」飲料可能含有國家管制的第一類精神藥物成分。

經鑒定,該「咔哇潮飲」飲料中含有國家管制的第一類精神藥品γ-羥基丁酸(GHB)。那麼咔哇潮飲是如何成為毒品飲料,又是如何爆紅的,接下來本文將為你揭秘。

咔哇與咔哇飲料的來源

2002年,中央電視台《新聞30分》就專題報道過咔哇飲料在全球熱銷的情況。

2005年,咔哇被引進中國,然而當時並沒有引起太大反響。

2015年,國內真人秀節目《前往世界的盡頭》在江蘇衛視首播,節目中,大張偉、卜學亮率領的旅行達人們踏上南太平洋島國萬那杜,製作飲用「最幸福的飲料——咔哇」,引起了國內對咔哇的關注。

萬那杜是一個很漂亮的國家,位於太平洋西南部。屬美拉尼西亞群島,物價隨澳大利亞和紐西蘭,並不便宜。

當地的土著有時候聲稱他們的祖先來自台灣。除了土著,還有約10%的白人和黃種人。瓦國講三種語言,英語、法語和畢斯拉瑪語(當地土語)。整個國家不到三十萬人,首都維拉港也不過四萬人左右。

在《前往世界的盡頭》的首期節目中,大張偉、卜學亮率領的旅行達人有個任務與裸族共處三天、並製作重口味飲料「咔哇」的極限任務。

大張偉被當地居民帶到一片胡椒樹林里製作「咔哇」的特殊飲品,而製作咔哇最重要的環節便是將一種胡椒類植物的根部搗碎。

當地的製作環節有這麼一步,需將當地的的胡椒屬的植物放入嘴裡進行咀嚼,隨後將咀嚼過的樹根吐出集中到一起進行加工攪拌。

而根據當地人的說辭是:「樹根只有給處男咀嚼才能成為咔哇!」

聽到這樣的規定,大張偉只好說:「我也是處男啊!我除了自己的母親,沒接觸過任何女人。」

咔哇飲料被爆含有毒品成分后,大張偉早年疑似吸毒發作的視頻組圖又被人翻出來了。不少群里更有人直指大張偉喝的就是咔哇飲料。也有人為大張偉辯護,大張偉異常表現是低血糖。

事實上,在太平洋的島國,如斐濟,「咔哇」已然是當地人生活的一部分,大街小巷隨處可見。咔哇就如同茶葉和檳榔在我國的地位一樣,是一種大眾化的傳統飲食材料。當地人既把咔哇製成飲品,又把咔哇加入到平常食用的飯菜中,咔哇已經和當地人的生活息息相關,密不可分。

咔哇,在當地號稱已經有了3000年的藥用歷史,當地土著醫生聲稱——咔哇改善睡眠、緩解焦慮、戰勝抑鬱、鬆弛肌肉、消除疲勞。

總之,當地人眼中的咔哇幾乎是萬能的——被稱為「植物中的黃金」。

咔哇的英文名叫 Kava。而咔哇這個名稱跟卡哇伊容易混淆。卡哇咿是日語的譯詞,專門形容女孩可愛後來泛指可愛的造型。即"かわいい"的中文音譯,拼音是:kawaii。

咔哇跟卡哇伊的中文讀音,字體也一樣。進入到中國后,自然的把兩者混淆起來。

由於日系文化更流行,比如JK、宅男、御姐、蘿莉、正太等等名詞就是來自日本,在異次元一代中這種現象更甚,很多商家自然的把咔哇飲品與日本的卡哇伊聯繫起來。並不時的充滿著各種性暗示的宣傳。同時隨著中日關係的變化,其宣傳詞上充滿了與時俱進的變化。

咔哇飲品進入中國不久,名稱上馬上變成,咔哇潮飲。明面上的咔哇飲料一概都含有潮字,都代表新潮的意思。此外還有一個噱頭,不含酒精。

細觀察在夜店等場所,推銷員或者飲用者,時常心有靈犀的說,咔哇潮吹,咔哇屮,咔哇氿……

也有廠家嘗試註冊成咔哇潮吹,很顯然,工商那邊不可能給通過。

這些名稱暗示著喝了咔哇能助性,是含有春藥的的飲品。

很多日精與哈日一族對此非常熱衷。某些人甚至向人吹噓喝了咔哇會有「可愛的潮吹」。

有意思的是,商家為了迎合我國的反日情緒,一些商家的宣傳詞上做了與時俱進的調整。比如:

釣魚島咔哇,類似的名稱也出現在夜店中。這意味著,喝了以後可以狠狠的羞辱日本人。細細觀察咔哇飲品的流行軌跡,可以發現它同可口可樂的流行軌跡十分相似。

可卡因與可口可樂

可卡因,一種從生長在南美的灌木——古柯的葉子上提取的物質,或稱古柯鹼(Cocaine)。西班牙征服者們發現印第安人咀嚼古柯葉,用以抑制飢餓感,消除疲勞。19世紀中葉,有一位法國藥劑師依據這個常識,將古柯的萃取物摻入葡萄酒,調製一種飲料。這種與這位藥劑師同名的酒精飲料「馬里奧酒」(跟日本的某個人名是不是一樣)很快大受歡迎。

美國人約翰·史蒂斯·彭伯頓,在1880年調製並出售一種類似的混合飲料,名為「彭伯頓法式古柯葡萄酒」。但是這種產品推出得不是時候,不受歡迎。但是可卡因卻享有很好的名聲,於是彭伯頓便去掉了酒精成分,加入了糖漿等,並稱其為CocaCola——這就是我們今天所知道的「可口可樂」。

不過名稱相同,成分卻與今日的不太一樣。當年他推廣他的發明——「可口可樂」時,是作為「功能食品」進行的:一種高營養價值的補腦飲品,可以治癒神經性頭痛、神經痛、歇斯底里以及憂鬱症等癥狀,反正吹得要多牛有多牛,把可口可樂誇得跟一朵花一樣。

可口可樂的英文名Coca-Cola,這兩種成分就是古柯(Coca)的葉子和可拉(Kola)的果實!

發明人將Kola的K改C,然後在兩個詞中間加一橫,於是Coca-Cola便誕生了。

1905年的時候,可口可樂宣稱在其飲品中已經不包含可卡因的成份。

但是在美國禁酒令期間的多次檢測中發現可口可樂中依然含有可卡因。

需要指出的是,如今可口可樂依舊在使用古柯葉,當然,是「失效」古柯葉(即脫去可卡因成分)。由此可見,可口可樂和可卡因都有一個祖宗——古柯葉。

2009年,玻利維亞總統在聯合國禁藥會議上大嚼古柯葉,並呼籲大會將古柯葉從1961年訂定的禁藥名單上移除。同時推出一種飲料——可口可樂(CocaColla)。細觀察玻利維亞的可口可樂跟美國的可口可樂英文名稱上多了一個字母l。

飲料的配方

經常聽到可口可樂的配方只有老闆在內的幾個人知道。其實,這只是一個宣傳策略。其工藝技術,製作流程是保密的。但是其配方的成分,不能保密。可口可樂的秘密配方是個噱頭,或者說是營銷策略。

以現在的分析技術,不可能解不了這個配方秘密(如果真有秘密的話)。

更關鍵的是可口可樂有往飲料中加入毒品的黑歷史,怎麼可能還說配方保密呢?保不齊它又往飲料中加入其它毒品,這豈不是禍害了全世界的人們?

任何負責任的政府機構都不敢讓企業在食品與藥品配方上說保密。

咔哇飲品從研發到上市也是一樣的。其配方,以及原材料以及添加劑都是要經過審核,批准才可以上市的。

那咔哇飲料最重要的物質是什麼呢?以Luxury Kava這個公司宣傳為例:

Luxury Kava咔哇名品是由深圳貳伍零貿易有限公司在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研究的咔哇飲品核心配方的基礎上,改進生產的一款代酒飲品,目前共開發出了清爽雪梨,誘惑草莓兩種口味供消費者選擇。Luxury Kava咔哇名品裡面富含一種叫做Y-氨基丁酸的活性分子,能夠改善睡眠,延緩腦衰老,緩解抑鬱,美容潤膚的功效。

Luxury Kava咔哇名品的核心原料是全部進口自純天然無污染的南太平洋島國斐濟群島,並且通過了ISO9001安全認證。按照歐盟GMPC的管理要求、以嚴格的原料控制,生產過程式控制制、成品檢測控制名譽行業。確保每一瓶Luxury Kava咔哇名品在安全和質量方面達到最高品質。

上面的宣傳顯然是不合規與扯淡的宣傳。比如什麼什麼活性因子說辭,就是保健品化妝品的套路。純天然,無污染更是保健品忽悠的套路。這種套路可以看出,這個品牌面向的是婦女、老人一族的宣傳。

再來看另一個品牌的咔哇飲料。

這種風格是傾向於大眾,類似家庭主婦,休閑飲品,異域土特產飲品方向上宣傳。

不管哪種牌子,都會清楚的寫著 「γ-氨基丁酸」!

γ-氨基丁酸又叫做4-氨基丁酸、哌啶酸、4-氨基正丁酸、氨酪酸是一種氨基酸。2009年9月27日由衛生部批准使用的一種新資源食品。

在生化研究,有機合成,人造纖維合成中常常用到γ-氨基丁酸。

工業化生產中γ-氨基丁酸的製備方法有合成法和發酵法。

1、合成法由吡咯烷酮開環製得。

2、發酵法

使用大腸桿菌作為菌種,發酵培養基為麩皮水解液、玉米漿、蛋白腖、硫酸鎂和氯化鈉等。用料以豆油為消沫劑,用量約為0.1%,發酵單位約為100酶單位/ml發酵液。然後經過各種提煉純化,濃縮、結晶、乾燥后即得成品。

事實上,「γ-氨基丁酸」是一種抑制性的神經遞質,這種氨基酸廣泛分佈於動植物體內。植物如豆屬、參屬、中草藥等的種子、根莖和組織液中都含有這種物質。在動物體內,其存在於神經組織中,其中腦組織中的含量大約為0.1-0.6毫克/克組織。目前來看,「γ-氨基丁酸」並沒有成癮、依賴以及濫用方面的報告。

氨基變羥基,飲品變毒品

來自佛山市公安局南海的通報中是這麼說的:「飲料中含有國家管制的第一類精神藥品γ-羥基丁酸」。也就是原來的γ-氨基丁酸變成了γ-羥基丁酸。其中的氨基變成了羥基。也就是下圖中的-OH替換了原來的-NH2。

二者雖然僅一字之差,但是在性質上卻差距甚遠。

2005年我國就將「γ-羥基丁酸」列入二類精神藥物予以管制。

2007年變更為一類。

濫用「γ-羥基丁酸」會造成暫時性記憶喪失、噁心、嘔吐、頭痛、反射作用喪失,甚至很快失去意識、昏迷及死亡,與酒精並用更會加劇其危險性。

γ-羥基丁酸,又稱4-羥基丁酸( Gamma-Hydroxybutyrate),根據其英文又簡稱為GHB,G水,是一種在中樞神經系統中發現的天然物質,它也是一種神經藥物,在許多國家被認定為毒品,並被禁用。

GHB由亞歷山大·扎伊采夫(Alexander Mikhaylovich Zaytsev)於1874年首次合成。20世紀60年代初,Henri Laborit博士在研究神經遞質γ-氨基丁酸(GABA)時對GHB對人的作用進行了全面研究。由於GHB經常是溶於水或者酒精,它英文又有「 Liquid Ecstasy」、「 Gamma - O」、「Georgia Home Boy」、「Mils」、「Liquid X」以及「Liquid」等稱呼,在國內俗稱「G」、「神仙水」或「液體迷魂藥」。

GHB是一種無色、無 味、無嗅的中樞神經系統抑製劑,其各種鹽,有白色粉末、藥片 和膠囊等劑型,臨床主要用作麻醉劑,也被批准用於 發作性睡病、酒依賴及阿片戒斷癥狀的治療。GHB 在美國( 2002 年) 和歐洲( 2005 年) 被批准用於治療發作性睡病。 在歐洲部分國家GHB還被用於治療酒依賴。

所有的國家,GHB是作為處方藥物的,是限制劑量使用。

GHB 在香港又叫做「fing霸」、「迷奸水」。

作為濫用的麻醉劑,更常見的是GBL與GHB兩種。總之,GHB是一種中樞系統抑製劑,是毒品中的一 種。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