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醫論症|鹽與糖尿病

 糖尿病在我們日常生活中越來越常見,科研人員也在不斷研究它的新的治療方法。然而飲食治療在整個糖尿病的治療中起到很大的作用,很多糖尿病患者都知道飲食治療是糖尿病治療的基礎,只有嚴格控制飲食,做到規律有序,降糖藥物才能更好地發揮作用。而對於鹽的攝入則很少考慮,認為鹽吃得多點少點無所謂,食鹽與糖尿病關係不大。

  鹽與糖尿病的研究

  然而近日,在歐洲糖尿病研究協會年會上公布的一項最新研究發現,吃鹽太多會增加2型糖尿病和成人隱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的發病率。每天多攝入1克鈉(或者2.5克食鹽),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增加43%,而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患病率更是增加73%。研究根據每日不同的鹽攝入量將人群分成三組,分別是「低攝入組」(每日鹽攝入量低於6克),「中等攝入組」(每日鹽攝入量高於6克且低於9克),「高攝入組」(每日鹽攝入量超過9克),結果發現高攝入組人群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比低攝入組人群高出58%。對於有糖尿病高遺傳風險的人,如果每天鹽攝入量不予以控制,那他們患糖尿病的風險將是那些每日鹽攝入量低的人的4倍。研究指出,額外增加食鹽攝入可能引發胰島素抵抗,進而增加糖尿病風險。

Advertisements

  各類人群,食「鹽」有別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成人每人每日攝入6克食鹽為宜。目前我國居民每日食鹽攝入量平均為12~14克,還不包括鹽的一些隱形攝入,如生活中含鈉鹽較高的各類調味料如醬油、番茄醬、辣椒醬等,以及香腸、午餐肉、醬牛肉、燒雞等熟食,甚至鹹菜、醬菜、鹹鴨蛋等腌制食品。糖尿病患者食量少、代謝障礙、心腦血管合併症較多,比正常人更應少鹽,糖尿病非高血壓患者每日攝入鹽量應在5克以下,高血壓患者和糖尿病腎病患者不超過3克,如病情加重則限制更嚴,每日進鹽量不應超過1克。

  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如何控制食鹽呢?

  首先,每天只吃一蓋鹽 ,一個啤酒瓶的蓋子,去掉那層膠墊,裝滿鹽正好是6克。現在很多礦泉水、飲料瓶的瓶蓋,都削薄了一半,這種瓶蓋盛滿了,就是4~5克。這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已經足夠了。

Advertisements

  其二,吃完菜把菜湯倒掉,這樣能減少對食鹽的攝入。有些人喜歡喝菜湯,或是把菜湯倒入飯里泡飯吃,炒菜時很多鹽分都溶化在了菜湯里,所以菜湯里的鹽含量是最高的。

  其三,烹調菜肴時,先不放鹽,等菜熟待食用前把少量鹽末直接撒在菜上,這樣味蕾可直接受到鹽的強烈刺激,鹽量可以放少些。

  其四,生活中還有一些隱形鹽如醬油、香腸、鹹菜、零食等,所以也要注意控制隱形鹽的攝入。不吃或少吃鹹味或鮮味的小食品、零食、速食麵、蘇打餅乾等(含大量鈉),尤其是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及浮腫患者更應限鹽。

  其五,採用低鈉鹽也是個不錯的辦法。低鈉鹽當中的鈉要比普通碘鹽中的鈉低三分之一左右。因此,選用低鈉鹽就可以減少20%~30%氯化鈉的攝入。從味道上來說,低鈉鹽的鹹味兒跟普通精製鹽的鹹味是差不多的,因為低鈉鹽中增加了氯化鉀和氯化鎂的量,氯化鉀也有一定的鹹味,而且鉀和鎂對人體也是非常有益的。然而尿毒症、腎功能受損等腎臟病患者排鉀能力差不適宜吃低鈉鹽。

  大家都熟知過多攝入食鹽對血壓的影響,可未曾想到,食鹽其實還與糖尿病息息相關,過多攝入食鹽會加重胰島素抵抗而致糖尿病風險增加,而高血壓又是使糖尿病患者致殘、致死的主要誘因。所以,儘管這個食鹽的攝入標準會讓菜肴清淡一些,但為了我們的健康,我呼籲大家慢慢改變重口味,少吃鹽。

作者:葉 林 陸穎理

原文刊於《家庭用藥》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